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4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255980.5

    申请日:201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容器、搅拌部件、磁性辊、显影辊、显影剂补给口、以及显影剂排出部。在显影剂排出部设置有具有螺旋叶片且运送剩余的显影剂的排出叶片、通过排出叶片将运送来的剩余的显影剂排出到显影容器的外部的显影剂排出口、以及空气流出口,显影容器内的空气流通过所述空气流出口流向所述显影容器的外部,显影剂排出口被形成在比显影剂排出部内存在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低的位置上,空气流出口被形成在比显影剂排出部内存在的显影剂的上表面高的位置上。根据本发明,显影容器内的浮动调色剂能够从排出剩余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被回收至显影剂回收瓶。

    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9667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1042220.6

    申请日:2016-11-22

    Inventor: 藤村武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包括:调色剂引导件,在下端部具有调色剂供给口,将调色剂向调色剂供给口引导;开闭部件,在封闭调色剂供给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调色剂供给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开闭调色剂供给口;以及施力部件,对开闭部件向关闭方向施加作用力,关闭方向是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侧。开闭部件具有:底座,在关闭位置时,与调色剂供给口对置而封闭调色剂供给口;延伸部,从底座的关闭方向侧的端部向下方弯曲延伸;以及调色剂接收部,设置在延伸部的关闭方向侧的侧面,受到与关闭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的推压力能够收缩,失去推压力时扩展而接收从底座的端部向下方落下的调色剂。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101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058056.2

    申请日:2014-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00127 H04N1/00167 H04N1/00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可靠地支承可动部、但不会降低可动部的滑动性能。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放置原稿的承载部件、按压原稿的按压部件和开关检测部。开关检测部包括可动部、导向孔和传感器。所述可动部具有在其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部,所述多个槽部的一部分包括引导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孔具有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从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向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突出。所述导向突起仅在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槽部中的所述导向槽相对的位置上形成。

    显影装置以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250494.4

    申请日:2013-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12 G03G21/206 G03G2215/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影装置以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调色剂供应辊、限制刮板、刮板保持部件、调色剂接受部件、以及壳体。限制刮板与调色剂供应辊相隔预定间隔而相对配置。刮板保持部件沿着限制刮板的长度方向配置,并保持限制刮板。调色剂接受部件沿着限制刮板的长度方向配置在限制刮板之上,并接受从显影辊下落的调色剂。壳体容纳显影辊、调色剂供应辊以及限制刮板。在刮板保持部件的内部,形成有排出壳体内的空气的流通路径,在调色剂接受部件、限制刮板以及刮板保持部件中的每个上,形成有沿着限制刮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流通路径相连的槽孔。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可抑制调色剂堆积在限制刮板周围的显影装置。

    调色剂收存容器、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收存容器的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2846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85060.9

    申请日:2012-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79 G03G2221/16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色剂收存容器、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收存容器的驱动方法。调色剂收存容器具有容器主体、排出口、搅拌部、运送部、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被设置成能够进行正反旋转。当所述驱动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所述搅拌部和所述运送部旋转。当所述驱动部向另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搅拌部向与所述驱动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相同的方向旋转,所述运送部不旋转。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应对想要在进行向显影器的调色剂供应的同时搅拌调色剂的情况以及想要不进行向显影器的调色剂供应而搅拌调色剂的情况这两者的调色剂收存容器。

    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966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11042220.6

    申请日:2016-11-22

    Inventor: 藤村武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包括:调色剂引导件,在下端部具有调色剂供给口,将调色剂向调色剂供给口引导;开闭部件,在封闭调色剂供给口的关闭位置和打开调色剂供给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开闭调色剂供给口;以及施力部件,对开闭部件向关闭方向施加作用力,关闭方向是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侧。开闭部件具有:底座,在关闭位置时,与调色剂供给口对置而封闭调色剂供给口;延伸部,从底座的关闭方向侧的端部向下方弯曲延伸;以及调色剂接收部,设置在延伸部的关闭方向侧的侧面,受到与关闭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的推压力能够收缩,失去推压力时扩展而接收从底座的端部向下方落下的调色剂。

    显影装置以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45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10250494.4

    申请日:2013-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12 G03G21/206 G03G2215/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影装置以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调色剂供应辊、限制刮板、刮板保持部件、调色剂接受部件、以及壳体。限制刮板与调色剂供应辊相隔预定间隔而相对配置。刮板保持部件沿着限制刮板的长度方向配置,并保持限制刮板。调色剂接受部件沿着限制刮板的长度方向配置在限制刮板之上,并接受从显影辊下落的调色剂。壳体容纳显影辊、调色剂供应辊以及限制刮板。在刮板保持部件的内部,形成有排出壳体内的空气的流通路径,在调色剂接受部件、限制刮板以及刮板保持部件中的每个上,形成有沿着限制刮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流通路径相连的槽孔。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可抑制调色剂堆积在限制刮板周围的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4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146242.7

    申请日:2013-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12 G03G15/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具备显影辊、调色剂供给辊、厚度限制部件和筐体。显影辊与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体对置配置,在与图像承载体的对置区域中对图像承载体供给调色剂。调色剂供给辊与显影辊对置配置,在与显影辊的对置区域中对显影辊供给调色剂。厚度限制部件与调色剂供给辊隔着规定的间隔对置配置,限制调色剂供给辊所承载的调色剂的厚度。筐体收容显影辊、调色剂供给辊和厚度限制部件。厚度限制部件配置在显影辊与调色剂供给辊的对置区域的下方,形成为辊形状,并且能够与显影动作过程中的调色剂供给辊的旋转方向同方向转动。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能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堆积并凝集在厚度限制部件周边的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2334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552071.8

    申请日:2013-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06 G03G15/0808 G03G2215/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的膜部件相对于显影装置的内壁部能够振动。显影装置的惰齿轮包括突起,并能够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第1位置是相应于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供应辊的旋转,惰齿轮的突起从膜部件的端缘离开的位置。第2位置是相应于非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供应辊的逆向旋转,惰齿轮的突起与膜部件的端缘重叠的位置。惰齿轮的突起伴随第2位置的惰齿轮的旋转,通过与膜部件的端缘间歇地接触,来使膜部件振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