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体收容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9740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738855.8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薄片体收容装置包括限制端游标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转动的转动限制部。转动限制部包含:被设置在端游标上,且抵接于导轨,限制端游标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转动的限制片;以及被设置在导轨的规定位置,且限制片可嵌入的卡合凹部,在导轨的规定位置,通过限制片嵌入卡合凹部,容许端游标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转动。据此,在具备可折叠的端游标的情况下,难以引起薄片体的尺寸的误检测。

    薄片体收容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97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38855.8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薄片体收容装置包括限制端游标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转动的转动限制部。转动限制部包含:被设置在端游标上,且抵接于导轨,限制端游标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转动的限制片;以及被设置在导轨的规定位置,且限制片可嵌入的卡合凹部,在导轨的规定位置,通过限制片嵌入卡合凹部,容许端游标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转动。据此,在具备可折叠的端游标的情况下,难以引起薄片体的尺寸的误检测。

    图像形成装置
    3.
    发明公开
    图像形成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3202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494420.4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机内加热器、记录头、记录头加热器、记录头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部。所述机内加热器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加热。所述记录头被收容于所述箱体,且被按每种颜色的油墨来设置。所述记录头加热器被设置于各所述记录头,用于对被收容于所述记录头的油墨进行加热。所述记录头温度传感器用于对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油墨的温度达到打印许可温度之前驱动所述机内加热器并在达到所述打印许可温度之后维持所述打印许可温度的方式来对所述记录头加热器的驱动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油墨的温度是指基于所述记录头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温度。据此,能够减少由温度引起的颜色偏移等不良情况。

    图像形成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6779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608068.2

    申请日:2015-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7/20 G03G15/50 G03G15/5012 G03G15/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卡纸而浪费的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运送通道、打印停止部、卡纸消除确认部和连续打印恢复部。所述运送通道在连续打印时,同时运送多张打印用的片材。所述打印停止部在连续打印开始时或连续打印执行过程中,当满足预先指定的打印停止条件时,停止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所述卡纸消除确认部在图像形成动作通过打印停止部被停止之后,通过在所述运送过程中运送一张片材的确认运送动作,来判断该片材是否被正常运送。所述连续打印恢复部在通过所述卡纸消除确认部判断为被正常运送时,恢复执行基于在所述运送通道中同时运送多张片材的通常运送动作的所述连续打印。

    图像形成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6779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608068.2

    申请日:2015-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7/20 G03G15/50 G03G15/5012 G03G15/70 G03G15/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卡纸而浪费的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运送通道、打印停止部、卡纸消除确认部和连续打印恢复部。所述运送通道在连续打印时,同时运送多张打印用的片材。所述打印停止部在连续打印开始时或连续打印执行过程中,当满足预先指定的打印停止条件时,停止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所述卡纸消除确认部在图像形成动作通过打印停止部被停止之后,通过在所述运送过程中运送一张片材的确认运送动作,来判断该片材是否被正常运送。所述连续打印恢复部在通过所述卡纸消除确认部判断为被正常运送时,恢复执行基于在所述运送通道中同时运送多张片材的通常运送动作的所述连续打印。

    片材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2131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80000532.8

    申请日:2015-03-03

    Abstract: 片材进给装置(1)具备盒(10)、尺寸检测部(60)及安装检测部(30)。尺寸检测部(60)对装载于盒(10)的片材的尺寸进行检测。尺寸检测部(60)包括联动部件(61)及开关单元(81)。联动部件(61)包括复数个尺寸被检测部件(64),与限制部件(11)的滑动联动地进行移动。开关单元(81)基于对尺寸被检测部件(64)进行检测的开关(82)的状态,检测限制部件(11)的位置。安装检测部(30)包括安装被检测部件(31)及安装检测部件(41)。安装检测部件(41)根据盒(10)的安装而对安装被检测部件(31)进行检测。控制部(70)根据由安装检测部(30)检测到的盒(10)的安装,基于开关单元(81)的状态对片材的尺寸进行检测。

    液体供给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01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240036.7

    申请日:2024-09-05

    Inventor: 醍醐宏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供给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液体供给装置具备隔膜泵、吸入单元、喷出单元和可选单元。所述吸入单元和所述喷出单元将至少一个所述可选单元夹在中间,以所述吸入单元的流入室和所述喷出单元的流出室在隔膜的往返方向的一侧连续地与所述隔膜相对的方式重叠地配置。所述吸入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和所述可选单元可彼此装拆。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01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847720.0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本发明的薄片体排出装置具备排出部、薄片体堆放托盘、包括一对对齐构件及一对宽度限制构件的对齐机构、移位部以及控制部。一对对齐构件具有由刚体形成的臂部以及由平板状的弹性材料形成且固定于臂部的摆动端的对齐部。控制部为,在分类处理中,当将薄片体堆放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对齐构件搭在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二对齐构件的第一侧端缘与薄片体接触,将薄片体对齐到第一位置,当将薄片体堆放在第二位置时,第二对齐构件搭在薄片体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一对齐构件的第一侧端缘与薄片体接触,将薄片体对齐到第二位置。

    片材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2131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80000532.8

    申请日:2015-03-03

    Abstract: 片材进给装置(1)具备盒(10)、尺寸检测部(60)及安装检测部(30)。尺寸检测部(60)对装载于盒(10)的片材的尺寸进行检测。尺寸检测部(60)包括联动部件(61)及开关单元(81)。联动部件(61)包括复数个尺寸被检测部件(64),与限制部件(11)的滑动联动地进行移动。开关单元(81)基于对尺寸被检测部件(64)进行检测的开关(82)的状态,检测限制部件(11)的位置。安装检测部(30)包括安装被检测部件(31)及安装检测部件(41)。安装检测部件(41)根据盒(10)的安装而对安装被检测部件(31)进行检测。控制部(70)根据由安装检测部(30)检测到的盒(10)的安装,基于开关单元(81)的状态对片材的尺寸进行检测。

    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082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236557.0

    申请日:2013-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29/00 G03G15/6552 G03G21/1638 G03G2215/00544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片体输送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具备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大致正交且彼此相对的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薄片体送入口,在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薄片体送出口,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薄片体输送通道。所述外壳包括构成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的第一导向构件和第二导向构件。在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转动自如地相连结。在从所述第三侧面的所述连结部到所述第一侧面的区域中,在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之间设置有间隙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