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6194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7754.X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对薄片状的记录材料进行图像转印处理;定影部,对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转印处理后的记录材料,利用热进行定影处理;第一输送通道,经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和定影部,输送所述记录材料;第二输送通道,在对所述记录材料的双面进行图像转印处理时,将经过所述定影部的定影处理后的记录材料,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的该定影部的下游一侧送回到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游一侧;以及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之间,生成横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进行吸气、并横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进行排气的空气流。据此,可以充分冷却在单面图像形成中成为高温的记录材料,可以使其第一输送通道中的输送状态趋于稳定。

    抽出机构及具有该抽出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90486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90688.1

    申请日:2008-04-09

    Inventor: 野口阳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623 G03G2221/16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力负荷较小、小型、并且可以减少组装工时、零件数以及成本的抽出机构及具有该抽出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抽出机构包括:平板状框架;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互隔开规定距离配置在所述框架的表面上;以及导轨,可以在装置于所述框架表面上的第一状态和沿着规定的抽出方向从所述框架抽出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各个滚轮各自具有形成在该各个滚轮的径向外周部上的导向周面和隔开规定距离与所述框架的表面相对的下面。所述导轨具有沿着所述抽出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一被夹持部和第二被夹持部,它们分别被夹持在所述框架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滚轮或导向周面之间以及所述框架的表面与第二滚轮的下面或导向周面之间。

    图像形成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90486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090688.1

    申请日:2008-04-09

    Inventor: 野口阳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623 G03G2221/16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力负荷较小、小型、并且可以减少组装工时、零件数以及成本的抽出机构及具有该抽出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抽出机构包括:平板状框架;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互隔开规定距离配置在所述框架的表面上;以及导轨,可以在装置于所述框架表面上的第一状态和沿着规定的抽出方向从所述框架抽出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各个滚轮各自具有形成在该各个滚轮的径向外周部上的导向周面和隔开规定距离与所述框架的表面相对的下面。所述导轨具有沿着所述抽出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一被夹持部和第二被夹持部,它们分别被夹持在所述框架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滚轮或导向周面之间以及所述框架的表面与第二滚轮的下面或导向周面之间。

    图像形成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80582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10087754.X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对薄片状的记录材料进行图像转印处理;定影部,对经过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转印处理后的记录材料,利用热进行定影处理;第一输送通道,经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和定影部,输送所述记录材料;第二输送通道,在对所述记录材料的双面进行图像转印处理时,将经过所述定影部的定影处理后的记录材料,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的该定影部的下游一侧送回到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游一侧;以及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之间,生成横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进行吸气、并横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进行排气的空气流。据此,可以充分冷却在单面图像形成中成为高温的记录材料,可以使其第一输送通道中的输送状态趋于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