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335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349569.3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9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从沙葛中提取鱼藤酮的方法,通过选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液,可以实现沙葛叶中鱼藤酮最大程度的提取,节省乙醇用量,同时避免沙葛叶中一部分其他有机物进入提取液,降低后期分离难度;由于鱼藤酮极性较小且水溶性较差,利用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内部孔表面带有弱极性基团,对于水溶性差从水相扩散到树脂相阻力较大的有机物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的特点,实现对待提取物中鱼藤酮的吸附;先利用水将吸附到树脂上的水溶性杂质洗脱掉,最后利用乙醇实现对鱼藤酮的洗脱。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提取液和洗脱液用到的试剂只有乙醇和水,避免了高毒性物质苯和甲苯的使用,因此提高了鱼藤酮提取方法的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46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679390.X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23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氨酸锌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组氨酸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L‑组氨酸、锌源与水混合,进行螯合反应,得到螯合产物体系;其中,所述锌源为氧化锌或氢氧化锌;将所述螯合产物体系浓缩后进行冷却结晶,得到组氨酸锌。本发明以氧化锌或氢氧化锌作为锌源,不需要利用碱性试剂调节体系pH值,直接将L‑组氨酸、锌源与水混合,即可通过一步法制备得到组氨酸锌,避免了引入对机体有害的硝酸根或硫酸根,且工艺简单,节约成本;同时,本发明中目标产物组氨酸锌以结晶的形式析出,产品纯度高,质量好,安全无毒,为后期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32336.5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离子液体/活性陶瓷复合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聚离子液体/活性陶瓷复合电解质包括聚离子液体和活性陶瓷,还包括锂盐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聚离子液体/活性陶瓷复合电解质,通过在高离子电导率的活性陶瓷中加入具有动态离子网络的聚离子液体赋予复合固态电解质优异的力学性能,为开发高性能的固态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610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5574.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C08F230/08 , C08F220/14 , C08F22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电解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烷咪唑类聚离子液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硅烷咪唑鎓离子液体共聚物)为组分,硅烷咪唑鎓离子液体共聚物的分子链之间通过交联,形成非结晶区域,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其锂离子迁移数从0.20增加到0.86,并且赋予了硅烷咪唑鎓离子液体共聚物良好的强度和耐溶性等性能,进而使得本发明制备的硅烷咪唑类聚离子液体电解质,表现出了较高的锂离子传导能力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与现有的咪唑类聚离子液体电解质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硅烷咪唑类聚离子液体电解质不仅离子电导率高,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30~6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49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43012.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水系沉积物及土壤中硼的方法。样品加入盐酸、氢氟酸、硝酸后密闭加热分解,分解完全后,加入含有氯化铵及甘露醇保护剂的内标溶液,蒸干除去大量氢氟酸,加入酒石酸溶液溶解,再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大部分盐类,摇匀,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上进行测定。本发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检出限远低于现有方法,可以达到土壤及水系沉积物中硼检测的最低要求,采用氯化铵及甘露醇的共同保护,避免了硼的挥发损失,可以对土壤及水系沉积物中硼的快速、准确测定,且各含量段硼的测定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方法更易掌握及批量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49569.3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9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从沙葛中提取鱼藤酮的方法,通过选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液,可以实现沙葛叶中鱼藤酮最大程度的提取,节省乙醇用量,同时避免沙葛叶中一部分其他有机物进入提取液,降低后期分离难度;由于鱼藤酮极性较小且水溶性较差,利用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内部孔表面带有弱极性基团,对于水溶性差从水相扩散到树脂相阻力较大的有机物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的特点,实现对待提取物中鱼藤酮的吸附;先利用水将吸附到树脂上的水溶性杂质洗脱掉,最后利用乙醇实现对鱼藤酮的洗脱。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提取液和洗脱液用到的试剂只有乙醇和水,避免了高毒性物质苯和甲苯的使用,因此提高了鱼藤酮提取方法的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99011.7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含该非水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电解质盐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化合物I。化合物I含有四苯环结构,其属于氧化还原类添加剂,不仅可起到过充保护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该添加剂具有以硼原子为中心,连接的苯环上具有大量氟原子的复杂基团,该复杂基团能形成在碳酸酯类等非水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更低的NaF无机成分,故界面阻抗低,可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解液中钠离子的传导速率,并且不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发挥。再者具有该复杂基团的添加剂结构稳定,氧化电位高,即抗氧化能力强,于高电压体系下仍能起到较佳的防过充效果。#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610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7572.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杂环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氮杂环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所述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所述R1和R2独立为氢原子、芳香基、含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有1~6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本发明将氮杂环化合物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中,锂电池在化成阶段可以在正极材料界面形成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CEI膜,可以缓解正极颗粒在充电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而导致的破裂,从而提高锂电池的稳定循环性能及存储性能。#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610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6424.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氮唑类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富氮唑类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所述富氮唑类化合物具有如下任一结构;所述R1~R10独立为氢原子、巯基、氨基、芳香基或含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R7和R8与所连的碳原子和氮原子成环。本发明所述富氮唑类化合物具有高极性,使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电解质(锂)盐的溶解有所提升,提高锂离子电池电导率和转移数;同时富氮唑类化合物通过与电解质盐形成离子配合物,可以稳定电解质盐,从而抑制电解质盐中反复出现的副反应,提高电池的高温性能,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存储性能。#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27153.5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 C07D493/04 , C07D307/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涉及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微量的四羧酸二酐类有机化合物后,四羧酸二酐类有机化合物在化成阶段可以优先氧化或还原并同时在正极和负极材料表面上形成坚固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同时还能有效地去除具有破坏性的HF/H2O,抑制电解液的分解,有效地保护阴极活性材料,从而提高了电池常温循环性能、高温循环性能、高温存储性能及低温放电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