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38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449021.6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71/22 , A01N43/90 , A01P7/04 , A01P5/00 , A01P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碱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苦参碱类衍生物具有如式(Ⅰ)或或式(Ⅱ)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及其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前药、水合物、溶剂化物或代谢产物:#imgabs0#R1为硝基、三氟甲基或氰基;R2为硝基或三氟甲基。本发明提供的苦参碱类衍生物具有更高的杀虫活性,且制法简便、成本低廉,环境相容性好,可制备为环保型高效性、高环境相容性和经济性的杀虫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0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845628.1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IPC: C08J9/26 , C08F212/36 , C08F220/14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苦参碱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共聚物内核的制备、共聚物内核表面接枝分子印迹层的微球的制备及微球中的苦参碱Mat洗脱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仅需两步沉淀聚合反应即可得到,工艺简单,且无副反应产生,制备得到的表面印迹材料具有含功能单体聚合物的内核,及均匀分布在内核表面的分子印迹层,对Mat模板分子有高度特异的选择性,且选择性吸附性能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44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202662.2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71/22 , A61K31/43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其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氟或碘,所述R的取代位点为吲哚环上4、5、6或7位取代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将槐果碱与卤代吲哚在水相和弱碱催化体系中进行化学反应与转换,得到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高、制法简便、成本低廉的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该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与无取代的吲哚苦参碱衍生物、苦参碱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在抗肿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4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02662.2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71/22 , A61K31/43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其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氟或碘,所述R的取代位点为吲哚环上4、5、6或7位取代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将槐果碱与卤代吲哚在水相和弱碱催化体系中进行化学反应与转换,得到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高、制法简便、成本低廉的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该卤代吲哚苦参碱衍生物与无取代的吲哚苦参碱衍生物、苦参碱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在抗肿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87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0945990.X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7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提取纯化方法。本发明将超声、有机溶剂提取和多种分离技术进行科学综合应用,总结获得所述常规提取纯化方法中的有机结合点,利用合理浓度的乙醇超声初提取,然后经过大孔树脂有效提取苦参中的总碱,最后利用进行柱层析分离到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尤其是应用特定的吸附剂作为填充剂,获得最优的分离效果。本发明提取工艺精细,提取率及得到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纯度都在91%以上。本发明过程简单、易实现工业化,产品纯度高,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有力的保障,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9223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6012.7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A23L33/105 , A23L2/02 , A23L2/52 , C07C37/68 , C07C39/21 , C07D311/30 , C07D31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105 , A23L2/02 , A23L2/52 , A23V2002/00 , C07C37/004 , C07D311/30 , C07D311/40 , A23V2200/30 , A23V2200/302 , A23V2200/326 , A23V2200/308 , A23V2250/2132 , A23V2250/2116 , A23V2250/032 , A23V2250/642 , A23V2250/6406 , C07C3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白藜芦醇和木犀草素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保健品中,包括由白藜芦醇提取物和木犀草素提取物的混合物,尤其是二者按照质量比为1:1组成的混合物,进一步以桑果汁、柠檬酸、山梨糖醇和/或食用甘油互配获得口感好的保健品。所述保健品不仅具有全面的保健功能,具有芳香味道,而且味道可口,饮用方便,符合消费者口味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4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119640.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71/22 , A01N43/9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杀虫活性的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其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卤素;所述R的取代位点为吡唑环上3、4或5位取代或它们的组合。本发明通过将槐果碱类化合物与卤代吡唑在水相和弱碱催化体系中进行化学反应与转换,得到一类具有杀虫活性高、制法简便、成本低廉的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其中,使用0.5g/mL的4‑碘吡唑苦参碱72h后小菜蛾的死亡率达100%,本发明所述的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在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防治鳞翅目害虫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19640.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7D471/22 , A01N43/9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杀虫活性的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其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卤素;所述R的取代位点为吡唑环上3、4或5位取代或它们的组合。本发明通过将槐果碱类化合物与卤代吡唑在水相和弱碱催化体系中进行化学反应与转换,得到一类具有杀虫活性高、制法简便、成本低廉的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其中,使用0.5g/mL的4-碘吡唑苦参碱72h后小菜蛾的死亡率达100%,本发明所述的卤代吡唑苦参碱衍生物在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防治鳞翅目害虫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8434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1076243.3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C08F222/14 , C08F212/36 , C08F220/06 , C08J9/28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晶紫分子印迹微球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结晶紫为模板分子,在乙腈溶剂条件下,以MAA为功能单体,EGDMA或DVB为交联剂,在引发剂作用下,经恒温水浴振荡沉淀聚合法聚合反应,合成得到结晶紫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分子印迹微球可有效地吸附结晶紫并具有良好的专一识别性,通过对模板分子的识别与吸附,达到更好的分离富集效果。本发明在整体合成步骤的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优选的交联剂、搅拌方式、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溶剂用量的比例对微球性能的影响,聚合物的吸附容量高达39.12μmol/g,印迹因子为3.17,表明合成制得的聚合物对目标分子具有良好的识别吸附能力,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745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129911.3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IPC: A61K31/353 , A61P35/00 , A61K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联合施用的白藜芦醇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原花青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发现,与单药对比,将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联合使用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的协同疗效,经体外细胞实验证实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可有效地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而且一方面可以多靶点、多通路调节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另一方面组合物在对细胞的毒副作用方面也有所减轻,为研发新型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其他药物组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