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支承系统和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0614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303989.X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进行便携式装置相对于支承装置的定位的设备支承系统和支承装置。终端装置具备壳体和第一端子(充电端子)。壳体大致呈板状,形成有卡定孔。第一端子被设置在壳体中的形成有卡定孔的面(下表面)上。作为支承装置的支架具备支承部件、第二端子(充电端子)以及作为旋转部件的引导部件。第二端子能够与终端装置的端子进行连接。支承部件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连接的情况下支承壳体的规定面(背面)。引导部件被设置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时被插入卡定孔中的位置上,能够沿规定方向旋转。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容易地进行便携式装置相对于支承部件的定位。

    游戏控制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8585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710108430.9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游戏控制器,其包括设置于壳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部的L按钮和R按钮,以及设置于L按钮和R按钮的靠近游戏控制器的背面的那侧的ZL按钮和ZR按钮。ZL/ZR按钮包括在游戏控制器的背面的方向和游戏控制器的侧面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这使得能够增大ZL/ZR按钮的键顶的上表面的面积,并且改善ZL/ZR按钮的可操作性。

    设备支承系统和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0614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303989.X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进行便携式装置相对于支承装置的定位的设备支承系统和支承装置。终端装置具备壳体和第一端子(充电端子)。壳体大致呈板状,形成有卡定孔。第一端子被设置在壳体中的形成有卡定孔的面(下表面)上。作为支承装置的支架具备支承部件、第二端子(充电端子)以及作为旋转部件的引导部件。第二端子能够与终端装置的端子进行连接。支承部件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连接的情况下支承壳体的规定面(背面)。引导部件被设置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时被插入卡定孔中的位置上,能够沿规定方向旋转。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容易地进行便携式装置相对于支承部件的定位。

    游戏控制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2317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419411.5

    申请日:2012-10-26

    Abstract: 一种具有把手部的双手操作的游戏控制器,在从正面看时的左上和右上的、在把持把手部时能够用拇指操作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摇杆,在该摇杆的内侧的、能够用拇指操作的位置处设置有方向键和多个第一种操作按钮。并且,在两根摇杆之间设置有第二种操作按钮,在方向键与多个第一种操作按钮之间设置有第三种操作按钮。另外,在控制器上表面的两端设置有第四种操作按钮。

    游戏控制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8585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108430.9

    申请日:2017-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3F13/24 A63F2300/1043 A63F13/23

    Abstract: 游戏控制器,其包括设置于壳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部的L按钮和R按钮,以及设置于L按钮和R按钮的靠近游戏控制器的背面的那侧的ZL按钮和ZR按钮。ZL/ZR按钮包括在游戏控制器的背面的方向和游戏控制器的侧面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这使得能够增大ZL/ZR按钮的键顶的上表面的面积,并且改善ZL/ZR按钮的可操作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