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正极以及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8372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80018099.9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其是包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包含作为一次颗粒的凝聚体的二次颗粒和与上述二次颗粒独立存在的单颗粒,其中,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由下述组成式(I)表示,并且上述单颗粒的平均抗碎强度超过80MPa。Li[Lix(Ni(1‑y‑z‑w)CoyMnzMw)1‑x]O2(I)(式中,M为选自Fe、Cu、Ti、Mg、Al、W、B、Mo、Nb、Zn、Sn、Zr、Ga、La和V中的一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满足‑0.1≤x≤0.2、0≤y≤0.4、0≤z≤0.4和0≤w≤0.1。)。

    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正极以及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8372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80018072.X

    申请日:2019-03-13

    Inventor: 黑田友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是由作为一次颗粒的凝聚体的二次颗粒和与上述二次颗粒独立存在的单颗粒构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其中,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由下述组成式(I)表示,并且当以独立存在的单颗粒数为a、以二次颗粒数为b时,[a/(a+b)]满足0.5<[a/(a+b)]<1.0。(式中,M为选自Fe、Cu、Ti、Mg、Al、W、B、Mo、Nb、Zn、Sn、Zr、Ga、La和V中的一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满足‑0.1≤x≤0.2、0≤y≤0.4、0≤z≤0.4和0≤w≤0.1。)Li[Lix(Ni(1‑y‑z‑w)CoyMnzMw)1‑x]O2(I)。

    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正极以及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8372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1980018099.9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其是包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包含作为一次颗粒的凝聚体的二次颗粒和与上述二次颗粒独立存在的单颗粒,其中,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由下述组成式(I)表示,并且上述单颗粒的平均抗碎强度超过80MPa。Li[Lix(Ni(1‑y‑z‑w)CoyMnzMw)1‑x]O2(I)(式中,M为选自Fe、Cu、Ti、Mg、Al、W、B、Mo、Nb、Zn、Sn、Zr、Ga、La和V中的一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满足‑0.1≤x≤0.2、0≤y≤0.4、0≤z≤0.4和0≤w≤0.1)。

    锂金属复合氧化物、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锂二次电池以及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9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80008235.3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其是具有层状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其至少含有锂、镍和元素X,上述元素X是选自Co、Mn、Fe、Cu、Ti、Mg、Al、W、Mo、Nb、Zn、Sn、Zr、Ga、V、B、Si、S和P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包含单颗粒,并且满足所有要件(1)~(5)。要件(1):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50%累积体积粒度D50为2μm~10μm。要件(2):上述单颗粒在表面的一部分具备覆着微颗粒。其中,上述覆着微颗粒的最大粒径比上述单颗粒的粒径小。要件(3):上述单颗粒的粒径是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D50的0.2倍~1.5倍。要件(4):上述覆着微颗粒的粒径是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D50的0.01倍~0.1倍。要件(5):覆着于一个单颗粒的覆着微颗粒的平均个数在能够从由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的图像中观察到的范围为1个~30个。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885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80051065.7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至少含有Li、Ni、元素X和碳原子,上述元素X为选自由Al、Ti、Nb、B、W、Zr、Mg、Sn及P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且满足下述的(1)及(2)。(1)Cx/Cy≤10(2)0<(Cy/Cz)≤100(上述(1)或(2)中,Cx为通过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的测定而得到的上述元素X的存在量(质量%)。Cy为由通过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的测定而得到的C1s光谱求出的上述碳原子的存在量(质量%)。Cz为通过使用燃烧‑红外线吸收法的测定而得到的上述碳原子的存在量(质量%)。

    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正极以及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677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80026604.7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其是具有层状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其至少含有Li、Ni、元素X和元素M,上述元素X是选自Co、Mn、Fe、Cu、Ti、Mg、Al、W、Mo、Nb、Zn、Sn、Zr、Ga和V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上述元素M是选自B、Si、S和P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Ni/(Ni+X)以摩尔比计满足0.40以上,上述元素M与镍和上述元素M的总量之比例M/(Ni+X)以摩尔比计超过0且为0.05以下,上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粉末具备芯颗粒和包覆物,上述包覆物包含元素M,上述包覆物所包含的元素X的浓度超过0.0185摩尔/cm3且为0.070摩尔/cm3以下。

    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用前体及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17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80044024.5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用前体,其为至少包含镍原子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用前体,在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得到的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曲线中,当将从小粒子侧开始的累积体积比例达到10%的粒径(μm)设定为D10、将达到30%的粒径(μm)设定为D30、将达到50%的粒径(μm)设定为D50、将达到70%的粒径(μm)设定为D70、将达到90%的粒径(μm)设定为D90时,上述D10、上述D30、上述D50、上述D70以及上述D90满足下述(1)~(3):(1)(D50‑D10)/D30≤0.6;(2)(D90‑D50)/D70≤0.6;(3)0.90≤[(D50‑D10)/D30]/[(D90‑D50)/D70]≤1.1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