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型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8454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563492.7

    申请日:2010-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66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杠杆型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其目的是防止壳体的错误连接。如果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过程的最后阶段,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姿势从正确姿势倾斜,则杠杆(60)的挤压部(73)挤压第一壳体(10)的可挤压部(29),从而校正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姿势。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过程中,在挤压部(73)挤压可挤压部(29)之前,当杠杆(60的可操作部(61)位于盖子(12)的后表面附近或者与盖子(12)的后表面重叠的位置处时,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相互连接力达到最大值。

    杆式连接器和连接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8272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010196628.5

    申请日:2008-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杆式连接器和连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防止壳体倾斜而保证端子接头之间的充足接触余量。在第一壳体(20)的一个侧表面上,沿纵向在相对于与第二壳体连接的连接区域的中心对称的位置形成两个支撑部分(24)。选择性地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安装杆(60),第一模式中,该杆支撑在两个支撑部分的一个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一侧旋转,第二模式中,杆支撑在另一个支撑部分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另一侧旋转。杆形成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在杆旋转时沿使两个壳体的连接操作继续进行的方向对第一壳体施加推力。第一部分形成为与第二壳体的从动销可接合的凸轮槽(68),第二部分形成为与不支撑杆的支撑部分可接合的凹槽(73)。

    杆式连接器和连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2725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96628.5

    申请日:2008-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杆式连接器和连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防止壳体倾斜而保证端子接头之间的充足接触余量。在第一壳体(20)的一个侧表面上,沿纵向在相对于与第二壳体连接的连接区域的中心对称的位置形成两个支撑部分(24)。选择性地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安装杆(60),第一模式中,该杆支撑在两个支撑部分的一个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一侧旋转,第二模式中,杆支撑在另一个支撑部分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另一侧旋转。杆形成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在杆旋转时沿使两个壳体的连接操作继续进行的方向对第一壳体施加推力。第一部分形成为与第二壳体的从动销可接合的凸轮槽(68),第二部分形成为与不支撑杆的支撑部分可接合的凹槽(73)。

    杠杆式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520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924.7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H01R13/629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杠杆式连接器,其目的是防止导线被卡住。杠杆(40)能够围绕轴部(19)旋转到突出位置和收回位置,在突出位置,侧板(42)从壳体(10)的后端边缘以较大程度突出,在收回位置,侧板从壳体(10)的后端边缘以较小程度突出或不突出。在侧板的前端边缘上形成突出件(61),突出件向前突出,并且在突出位置,突出件的前导端部沿前后方向与壳体的后端边缘交叠。在突出位置,由突出件的相对侧边缘、侧板的前端边缘和壳体的后端边缘形成第一空间部(63)和第二空间部(64)。在所述空间部,轴部附近的第一空间部作为退避空间,在收回位置,形成在配合壳体(80)上的凸轮随动件(85)插入到所述退避空间中。

    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5193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909.2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H01R13/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使盖能够顺利地安装。一种连接器元件形成有第一滑动部(22F、22R)和第一锁定部(23)。盖(70)形成有第二滑动部(76F、76R)和第二锁定部(79)。盖(70)以能在待命位置和安装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连接器元件上。第一滑动部(22F、22R)和第二滑动部(76F、76R)一个在另一个上滑动以引导盖(70)从待命位置(SP)到安装位置(MP)的滑动。在安装位置,第一锁定部(23)和第二锁定部(79)相互接合,以防止盖(70)返回移动到待命位置。连接器元件形成有引导路径(55),用于将盖(70)定位和引导到待命位置。

    杆式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1510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9508.5

    申请日:2008-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杆式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防止壳体倾斜而保证端子接头之间的充足接触余量。在第一壳体的一个侧表面上,沿纵向在相对于与第二壳体连接的连接区域的中心对称的位置形成两个支撑部分。选择性地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安装杆,第一模式中,该杆支撑在两个支撑部分的一个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一侧旋转,第二模式中,杆支撑在另一个支撑部分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另一侧旋转。杆形成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在杆旋转时沿使两个壳体的连接操作继续进行的方向对第一壳体施加推力。第一部分形成为与第二壳体的从动销可接合的凸轮槽,第二部分形成为与不支撑杆的支撑部分可接合的凹槽。

    杠杆型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8454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010563492.7

    申请日:2010-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66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杠杆型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其目的是防止壳体的错误连接。如果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过程的最后阶段,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姿势从正确姿势倾斜,则杠杆(60)的挤压部(73)挤压第一壳体(10)的可挤压部(29),从而校正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姿势。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连接过程中,在挤压部(73)挤压可挤压部(29)之前,当杠杆(60的可操作部(61)位于盖子(12)的后表面附近或者与盖子(12)的后表面重叠的位置处时,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相互连接力达到最大值。

    连接器、系列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5106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010522464.0

    申请日:2010-10-22

    Inventor: 社本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56 H01R13/62938 H01R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系列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在于改进移动连接器时的操作性。连接器设置有外壳(10)和突出(21),所述外壳能与配合外壳(40)相连,所述突出相对于正交于连接方向的宽度方向形成在外壳(10)的外表面的端部。当所述突出(21)装配到形成在所述配合外壳中的凹部(46)中时,进行所述两个外壳(10、40)的连接操作;而当所述突出(21)未能装配到所述凹部(46)中时,防止所述两个外壳(10、40)的连接操作。所述突出(21)的、面向所述外壳(10)的宽度方向中央的表面为向外倾斜的倾斜表面(24)。

    杆式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1510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189508.5

    申请日:2008-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杆式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防止壳体倾斜而保证端子接头之间的充足接触余量。在第一壳体的一个侧表面上,沿纵向在相对于与第二壳体连接的连接区域的中心对称的位置形成两个支撑部分。选择性地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安装杆,第一模式中,该杆支撑在两个支撑部分的一个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一侧旋转,第二模式中,杆支撑在另一个支撑部分上,关于该支撑部分朝另一侧旋转。杆形成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在杆旋转时沿使两个壳体的连接操作继续进行的方向对第一壳体施加推力。第一部分形成为与第二壳体的从动销可接合的凸轮槽,第二部分形成为与不支撑杆的支撑部分可接合的凹槽。

    连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519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926.6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13 H01R13/5812 H01R13/629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防止导线被卡住。所述连接器具有:外壳(10),导线(200)从该外壳(10)的后表面抽出;以及盖(70),其安装在外壳(10)上,用于在面对外壳(10)的后表面的位置上规定导线(200)的抽出方向。朝着外壳(10)凸出从而与外壳(10)接合的多个支腿件(77)形成在盖(70)的周缘部上,同时被间隔开。当盖(70)安装在外壳(10)上时,在各个支腿件(77)之间限定用于暴露从外壳(10)的后表面抽出的导线(200)的空间部(6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