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2304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410104878.6

    申请日:200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552 G03G2215/0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装载机构和片材装载量检测机构,该装载机构可以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该第1位置可装载被排出的片材,该第2位置从上述第1位置离开间隔;该片材装载量检测机构配置于装置主体,用于检测装载于上述装载机构上的片材的片材装载量,该片材装载量检测机构具有与装载在上述装载机构上的片材的上面接触并对应装载于上述装载机构的片材的装载量可以移动的片材检测部,当上述装载机构位于上述第2位置时,上述片材检测部从可以检测片材装载量的位置撤出。

    图像形成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36751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104878.6

    申请日:200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552 G03G2215/00421

    Abstract: 具有可以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装载机构和片材装载量检测机构,该第1位置可装载被排出的片材;该第2位置从上述第1位置离开间隔;该片材装载量检测机构具有与装载在上述装载机构上的片材的上面接触并对应装载于上述装载机构的片材的装载量可以移动的片材检测部,通过检测上述片材检测部的位置,检测片材的装载量,当上述装载机构位于上述第2位置时,上述片材检测部从可以检测片材装载量的位置撤出。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062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3103509.4

    申请日:2003-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0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由于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时的冲击面导致的原稿污点、读取图像的颜色偏离和歪斜的原稿输送装置。通过图像读取承载器读取从读取前辊输送的原稿的读取面上的图像、并通过输出辊将原稿输送到下游侧,设有:与图像读取承载器相对的平面部;配置于平面部与读取前辊之间且与平面部的上游侧相连的上游侧倾斜部;配置于平面部与输出辊之间且与平面部的下游侧相连的下游侧倾斜部;并设有:引导原稿读取面与相反面的读取引导器;与读取引导器相对且引导原稿读取面的引导器聚酯薄膜;和以使引导器聚酯薄膜与上游侧倾斜部抵接或者将引导器聚酯薄膜与上游侧倾斜部之间的间隙变得微小的方式保持引导器聚酯薄膜的副聚酯薄膜。

    原稿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35990A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3103509.4

    申请日:2003-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0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由于原稿后端穿过读取前辊时的冲击面导致的原稿污点、读取图像的颜色偏离和歪斜的原稿输送装置。通过图像读取承载器读取从读取前辊输送的原稿的读取面上的图像、并通过输出辊将原稿输送到下游侧,设有:与图像读取承载器相对的平面部;配置于平面部与读取前辊之间且与平面部的上游侧相连的上游侧倾斜部;配置于平面部与输出辊之间且与平面部的下游侧相连的下游侧倾斜部;并设有:引导原稿读取面与相反面的读取引导器;与读取引导器相对且引导原稿读取面的引导器聚酯薄膜;和以使引导器聚酯薄膜与上游侧倾斜部抵接或者将引导器聚酯薄膜与上游侧倾斜部之间的间隙变得微小的方式保持引导器聚酯薄膜的副聚酯薄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