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25231A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200410003164.6
申请日:2004-02-2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田俊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能由凸轮部件准确地移动透镜单元的照相机。照相机包含以下部分:具有:具有构成取景器光学系统的移动透镜的透镜单元;具有与上述透镜单元卡合的凸轮、驱动上述透镜单元的凸轮部件;沿上述凸轮部件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对上述凸轮部件加载的第1加载部件;施加力使上述透镜单元抵接在上述凸轮面上的第2加载部件。在此,在上述凸轮的整个区域,由于上述透镜单元和上述凸轮面的接触施加在上述凸轮部件上的、由上述第2加载部件的弹簧力所产生的上述凸轮部件的移动方向上的力的方向,与上述第1加载部件的加载方向大致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963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7783.9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3/332 , H04N13/327 , H04N13/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式摄像显示设备,该头戴式摄像显示设备包括:一对摄像单元(18R,18L),其立体地拍摄现实空间并输出一对立体图像;以及显示单元(13R,13L),用于显示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为摄像单元预先测量的摄像参数被存储在摄像参数储存单元(26R,26L)中。结果,现实空间的拍摄图像与虚拟物体的图像之间的视差差异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937132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10219216.9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G02B2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6 , A42B1/247
Abstract: 一种头戴式设备,其能被安装于观察者的头部,该头戴式设备包括:第一按压构件,其对头部的第一部位施加压力;第二按压构件,其对头部的第二部位施加压力;和调整单元,其适于将第一按压构件和第二按压构件移动到第一按压构件和第二按压构件分别按压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963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80007783.9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4N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3/332 , H04N13/327 , H04N13/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式摄像显示设备,该头戴式摄像显示设备包括:一对摄像单元(18R,18L),其立体地拍摄现实空间并输出一对立体图像; 以及显示单元(13R,13L),用于显示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为摄像单元预先测量的摄像参数被存储在摄像参数储存单元(26R,26L)中。结果,现实空间的拍摄图像与虚拟物体的图像之间的视差差异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937132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19216.9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G02B2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6 , A42B1/247
Abstract: 一种头戴式设备,其能被安装于观察者的头部,该头戴式设备包括:第一按压构件,其对头部的第一部位施加压力;第二按压构件,其对头部的第二部位施加压力;和调整单元,其适于将第一按压构件和第二按压构件移动到第一按压构件和第二按压构件分别按压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72309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410003164.6
申请日:2004-02-2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田俊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能由凸轮部件准确地移动透镜单元的照相机。照相机包含以下部分:具有:具有构成取景器光学系统的移动透镜的透镜单元;具有与上述透镜单元卡合的凸轮、驱动上述透镜单元的凸轮部件;沿上述凸轮部件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对上述凸轮部件加载的第1加载部件;施加力使上述透镜单元抵接在上述凸轮面上的第2加载部件。在此,在上述凸轮的整个区域,由于上述透镜单元和上述凸轮面的接触施加在上述凸轮部件上的、由上述第2加载部件的弹簧力所产生的上述凸轮部件的移动方向上的力的方向,与上述第1加载部件的加载方向大致一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