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赤霉病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6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42996.7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小麦赤霉病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扩大检测范围的自动行进机构;用于进行检测的可伸缩检测机构;所述自动行进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可伸缩检测机构通过液压伸缩油缸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本发明能够应用在农业种植中,通过对种植地的温度湿度和图像的具体分析,能及时进行施药等措施,从而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主动防御,达到防治的效果,利用自动行进机构能带动该检测机构在种植小麦的田埂上进行移动,不同于固定的装置,扩大了检测的范围,利用可伸缩检测机构实时监控温度、湿度、图像等信息,从而能够充分的收集整片区域的信息,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

    一种防治茶树茶云纹叶枯病微生物及植物源复配农药

    公开(公告)号:CN10759377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02991.9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茶树茶云纹叶枯病微生物及植物源复配农药,由下述物质组成:氨基酸、苦参素、中生菌素及枯草芽孢杆菌CGMCC2010146发酵液;所述氨基酸、苦参素、中生菌素及枯草芽孢杆菌CGMCC2010146发酵液的比例为氨基酸2~5kg、苦参素0.5~1kg份、中生菌素0.01~0.5kg及枯草芽孢混合菌发酵液50~150L,所述枯草芽孢混合菌发酵液含菌量为5×108~8×1010cfu/mL。本发明申请人经过大量的筛选研究发现苦参素、中生菌素及枯草芽孢杆菌CGMCC2010146发酵液复配能够较好防治茶云纹叶枯病,活性成分苦参素、中生菌素及枯草芽孢杆菌CGMCC2010146发酵液组合能够有协同增效作用,实现了真正的无毒无害无污染、不会威胁到人的健康,绿色安全,维持茶叶的优良品质。

    一种产香真菌及其应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4772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610559682.9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香真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所述的产香真菌是普通瘤座孢Tubercularia vulgaris GS‑1,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7月4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6369,该产香真菌可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水稻胡麻斑病、小麦赤霉病、白菜黑斑病、莴苣菌核病及番茄果实灰霉病,从而拓宽了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研究思路,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我国在生防菌剂开发和利用上受到的限制。

    一种栀子卷叶螟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151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5512.4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栀子卷叶螟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其配方具体为:以下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算,脱脂大豆粉2-3份、干酪素1-2份、栀子花叶粉3-5份、蔗糖0.5-1份、淀粉0.3-0.8份、氯化胆碱0.02-0.05份、对羟基甲酸甲酯0.002-0.02份、韦氏盐0.03-0.05份、山梨酸0.005-0.05份、尼泊金甲酯0.005-0.03份、维生素C0.1-1份、维生素E0.03-0.08份、复合维生素B0.006-0.01份、琼脂粉1.2-1.8份、水58-70份。该饲料营养成分含量高,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来源广泛,易存易放。

    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68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03650.2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病虫害防治用驱虫装置,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筒体侧壁套装有第一齿轮,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多个储药机构包括:储药腔侧壁设有进药口,底部设有出药口;转轴转动连接在储药腔的顶部;第二齿轮套装在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固定,电机的侧壁设有滑块,滑块卡装在环形槽内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海绵条设置在储药腔底部的出药口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置了多个储药机构,使用时储药机构可以围绕着筒体转动,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将驱虫药剂扩散出去,以达到更好的驱虫效果,同时还设置了埋地机构可以对地下的害虫进行诱杀。

    一种灰茶尺蠖的饲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534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1191289.4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茶尺蠖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生根粉水溶液中插入金银花枝条;将灰茶尺蠖幼虫接入金银花枝条上饲养;幼虫2‑3龄期以后,将金银花枝条更换为乌桕枝条,然后将原来饲养在金银花枝条上的幼虫转移到乌桕枝条上饲养;幼虫在乌桕枝条上成长至化蛹后,拣出蛹;蛹羽化为成虫后,成虫在养虫笼内交配;让交配后的成虫在金银花枝条上产卵;循环重复上述步骤,实现灰茶尺蠖室内非自然寄主茶叶继代饲养。本发明的饲养方法采用金银花枝条饲养1‑2龄期幼虫,乌桕枝条饲养2‑3龄以后龄期幼虫,与单一一种寄主或人工饲料饲养相比,成本低廉、取材容易、幼虫生长发育良好、死亡率低,接近野外灰茶尺蠖的生活习性。

    一种栀子卷叶螟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151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410725512.4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栀子卷叶螟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其配方具体为:以下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算,脱脂大豆粉2‑3份、干酪素1‑2份、栀子花叶粉3‑5份、蔗糖0.5‑1份、淀粉0.3‑0.8份、氯化胆碱0.02‑0.05份、对羟基甲酸甲酯0.002‑0.02份、韦氏盐0.03‑0.05份、山梨酸0.005‑0.05份、尼泊金甲酯0.005‑0.03份、维生素C0.1‑1份、维生素E0.03‑0.08份、复合维生素B0.006‑0.01份、琼脂粉1.2‑1.8份、水58‑70份。该饲料营养成分含量高,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来源广泛,易存易放。

    一种茶尺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787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4219.3

    申请日:201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人工饲养害虫生产领域。本发明的茶尺蠖饲料的制备方法为:(1)将啤酒酵母粉溶于蒸馏水中,然后依次加入干茶叶粉、蔗糖、葡萄糖、氯化胆碱、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韦氏盐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混合液,混合搅拌均匀;(2)将琼脂粉溶于热水中煮沸腾2-3分钟,然后将其倒入(1)所述的混合物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迅速倒入备好的培养皿,晃动培养皿使饲料在培养皿底部铺盖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用小刀划成条状,制得茶尺蠖饲料。本发明的茶尺蠖饲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正常情况下一次投入饲料可喂3-5天。

    一种植物用害虫捕杀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04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22184.7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用害虫捕杀装置,涉及植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底板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底板顶端,所述底板顶端设置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设置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设置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架和支撑架,所述安装架内设置诱捕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涂抹结构,所述安装架顶端设置压缩结构和喷液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传动结构,所述安装架底端设置收集结构。本发明白天通过在诱捕灯灯罩上涂抹捕虫液对害虫进行捕杀,夜晚时捕虫灯对害虫进行捕杀,可以更全面地吸引和捕杀害虫,提高了捕杀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