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两相流同轴混合腔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84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89869.4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液两相流同轴混合腔装置,包括第一文丘里管、第二文丘里管和快速接头;第二文丘里管的喉道直径小于第一文丘里管的喉道直径;第二文丘里管的扩散段通过快速接头与第一文丘里管的收缩段相连;第二文丘里管的收缩段连接有直管;第二文丘里管的入口段连接高压水,第一文丘里管的入口段连接惰性气体管路,直管的入口段连接高倍发泡液管路;第一文丘里管的喉道内设置有扰流混合装置。本申请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因气流和液流流量或压力设计或控制不当造成管路中发生脉动现象,泡沫液的高效混合和释放,紧凑轻便的设计令装置易于部署,响应灵活性和操作方便,模块化结构保障了高效的维护和升级能力。

    一种综掘面风阻净尘高效协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21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56935.1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掘面风阻净尘高效协同系统,风幕阻尘系统的压入式风筒产生轴向风流为工作面提供新鲜空气,智能化横断式湍流气室发生器产生径向风流形成湍流气室,阻隔粉尘巷道后方扩散。干式净尘系统中的除尘风筒将湍流气室阻隔的粉尘抽入,通过干式过滤除尘风机实现高效净化的目的,同时能够减少湿式除尘所需的耗水量,避免综掘面底板“泥泞、积水”等问题。智能传感系统通过粉尘浓度红外测定仪和风速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巷道内粉尘浓度和风速值,根据传感器数值智能调控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的压抽比,轴向压风、湍流气室径向分风的轴径流量比,保障湍流气室对粉尘的封闭控尘效率以及干式除尘效率。

    压胀封孔胶囊及相应高压注浆锚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1476242.X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胀封孔胶囊及相应高压注浆锚索方法。为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本压胀封孔胶囊包括内、外弹性环形囊袋、低、高压慢凝注浆管和排气管,低压快凝注浆管一端贯穿外弹性环形囊袋后,通入内弹性环形囊袋,外弹性环形囊袋内的低压快凝注浆管上开有第一注浆口,该低压快凝注浆管内端口为第二注浆口,该第二注浆口与内弹性环形囊袋内部空间相通,内、外弹性环形囊袋之间的低压快凝注浆管上还开有一条割缝,内、外弹性环形囊袋和低压快凝注浆管均由可伸缩的弹性材料制成,高压慢凝注浆管从内、外弹性环形囊袋的中心孔穿过,且与二者均不相通,排气管位于内、外弹性环形囊袋外部。本发明提高了锚索注浆效果,且安装便利,适合矿井、煤矿使用。

    一种固体充填工作面沿空留巷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7197.3

    申请日:2025-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充填工作面沿空留巷工艺,在轨道顺槽内沿走向安设两排单体液压支柱,托铰接顶梁进行支护;工作面割煤移架后,在支架后顶梁与巷旁支护体之间支设单体液压支柱,并采用短锚杆对顶板进行支护;沿工作面正帮安设一个“匚”形框架,在框架内部固定模袋,并将采空区侧的液压支柱撤回;通过胶结充填管路向模袋内充填并凝固后形成充填体,移架一次浇筑一次。本发明通过在巷旁形成一个支撑体系,有效抵抗顶板的变形和移动,增强沿空留巷的稳定性;采用多种支撑结构进行配合,提高沿空留巷作业挖掘时煤体结构的稳定性;不仅可以提高巷道的安全性,还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矿井的正常生产;实现了煤柱充填开采沿空留巷。

    一种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拉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1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9738.8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拉移方法,包括:获取采煤工作面顶板破碎情况,结合预设破碎数值确定顶板破碎状态;根据顶板破碎状态确定液压支架的拉移方向和距离;根据确定的拉移方向和距离的要求,通过控制液压系统调整液压支架的高度和位置,逐步推动液压支架,将顶板拉移至安全位置。通过根据顶板破碎情况进行液压支架拉移,可以及时调整支架的位置,避免或减少因顶板破碎而引起的事故风险,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破碎是常见的问题,通过液压支架拉移方法,可以根据实时的破碎情况,对支架进行精确调整,有效控制顶板的稳定性,防止顶板塌落和破碎,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