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极单面埋弧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241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33368.X

    申请日:201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电极单面埋弧焊接方法,焊接作业性以及焊接质量优异,并且在接头终端部能够防止焊接金属的裂纹且抑制焊接后的角变形。多电极单面埋弧焊接方法对安装有引板并被实施了断续或者连续的面内定位焊后的钢板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以相对于正式焊接的焊接速度为70%以下的焊接速度来进行从所述钢板的终端跟前1000mm以上的位置至终端为止的焊接,并且在将所述正式焊接的总吸热量设为Q(kJ/mm)、将所述70%以下的焊接速度下的焊接的总吸热量设为Q’(kJ/mm)时,按照满足Q’/Q=0.60~1.30的方式进行焊接。

    用于推定解析条件中包括的推定对象的推定方法、解析方法、程序及推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98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80058345.X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推定解析条件中包括的推定对象的推定方法。本发明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计测步骤,其计测至少一个计测点的测定数据;第一解析步骤,其使用包括推定对象的解析条件,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第二解析步骤,其将对在第一解析步骤中使用的推定对象的值施加了扰动的值设定为推定对象的值,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以及算出步骤,其基于第一解析步骤的解析结果和第二解析步骤的解析结果,算出灵敏度矩阵,算出计测点的测定数据或根据测定数据算出的数据与第一解析步骤的解析结果的误差,根据灵敏度矩阵和误差算出使推定对象的值变化的量。

    多电极单面埋弧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241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133368.X

    申请日:2015-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电极单面埋弧焊接方法,焊接作业性以及焊接质量优异,并且在接头终端部能够防止焊接金属的裂纹且抑制焊接后的角变形。多电极单面埋弧焊接方法对安装有引板并被实施了断续或者连续的面内定位焊后的钢板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以相对于正式焊接的焊接速度为70%以下的焊接速度来进行从所述钢板的终端跟前1000mm以上的位置至终端为止的焊接,并且在将所述正式焊接的总吸热量设为Q(kJ/mm)、将所述70%以下的焊接速度下的焊接的总吸热量设为Q’(kJ/mm)时,按照满足Q’/Q=0.60~1.30的方式进行焊接。

    在利用线状加热的金属板的弯曲加工中使用的加热方案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381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80019670.6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计算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步骤,在包括第一加热线的第一加热条件下实施结构分析,反复进行将该分析结果与目标形状进行比较的第一试行;第二步骤,选择在反复进行的第一试行中的分析结果接近目标形状的第一试行中设定的第一加热线作为第一选择加热线;第三步骤,在包括第一选择加热线和第二加热线的第二加热条件下实施结构分析,反复进行将该分析结果与目标形状进行比较的第二试行;以及第四步骤,选择在反复进行的第二试行中的分析结果接近目标形状的第二试行中设定的第二加热线作为第二选择加热线;在第一或第三步骤中,将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目标形状分割为多个块,并对每个块比较所述分析结果与所述目标形状。

    变形或残余应力的预测方法和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89745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0468.2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预测因被加热的对象物体恢复到常温而产生的变形或残余应力的预测方法(修正热收缩法)。本发明的预测方法是因被加热的对象物体恢复到常温而产生的变形或残余应力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条件设定步骤,在所述对象物体的分析模型中设定第一收缩区域和第二收缩区域,并且设定第一收缩区域的第一温度变化量和第二收缩区域的第二温度变化量;以及分析步骤,对第一收缩区域施加根据第一温度变化量计算出的第一收缩应变,对第二收缩区域施加根据第二温度变化量计算出的第二收缩应变,来实施弹性分析或弹塑性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