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0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9947.5
申请日:2024-01-1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9/107 , A61K47/10 , A61K47/02 , A61K47/44 , A61K47/12 , A61K47/26 , A61P1/02 , A61P31/04 , A61K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牙周炎的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漱口水由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甘草酸二钾20%~40%、甘油0.5%~2%、氟化钠0.01%~0.05%、氯化钠0.9%、氢化蓖麻油1%~5%、柠檬酸钠0.05%~15%、泊洛沙姆40720%~25%、泊洛沙姆1881%~3%、色素0.1%~0.5%、食用香精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的漱口水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在安全有效清洁口腔的同时,杀除微生物,有利于牙周炎症的缓解,具有温敏性,37℃时表现为稳定的凝胶状态,可包裹牙周表面,增加药物作用时间,较好的发挥抗菌消炎作用;无毒无刺激,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3814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0798503.3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8/18 , A61K31/4425 , A61K9/70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K47/42 , A61P1/02 , A61M37/00 , A61K31/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微针阴模,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可溶性载药微针贴片,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微针的阴模,其能够简化微针模板的制备流程,具有尺寸可控、规模化、精确度高及经济高效等优点。同时,本发明基于3D打印制备的阴模,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作为微针基质,并复合生长因子和抗菌药物,采用离心灌注法构建了分层微针贴片。该微针贴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微创无痛等优点,能够刺穿溃疡面并即刻溶解,将装载的治疗药物有效释放到溃疡面深层,实现抑制菌膜形成和促进溃疡愈合的双重目的,并有效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48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92829.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9/00 , A61K31/337 , A61K31/704 , A61K45/00 , A61K47/04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P35/0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下肿瘤的双层导电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不含目标药物的导电微针基底和含有目标药物的双层微针针尖所组成,微针针尖由易溶解聚合物基质制备而成,微针基底及靠近基底部分微针针尖由可降解聚合物基质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无潜在的刺激性和免疫原性;基底及靠近基底部分微针针尖采用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利于电穿孔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生物制剂或药物吸收率;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通过微针技术,可以将目标药物集中分布在微针针尖,提高局部有效药物浓度且节约用药成本;具有精度高、规模化、经济高效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6256.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L26/00 , A61L27/22 , A61L27/20 , A61L27/16 , A61L27/04 , A61L27/52 , A61L27/54 , A61L27/56 , A61L27/58 , A61L27/50 , A61L27/6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自产电水凝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阳极支架和阴极支架,阳极支架由包括锌的水凝胶制备得到,阴极支架由包括铁的水凝胶制备得到;阳极支架中还包括多巴胺、过硫酸铵、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制备得到的预聚合溶液;水凝胶支架可以逐渐降解释放金属离子,发挥抗炎及成血管的作用;能够清除活性氧、活性氮等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可以稳定输出电压达到7天以上,通过生理微电流的刺激提高促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以加速伤口于16天内实现无疤痕愈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59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178979.0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下铈基MOF水凝胶的生成工艺,并以此制备了一种用于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的3D打印铈基MOF水凝胶,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使用铈基MOF的原位生成工艺实现了常温下铈基MOF水凝胶的3D打印,极大的简化了铈基MOF的的制备流程,具有尺寸稳定、规模化、操作简便及经济高效等优点。本发明通过3DMax软件设计任意尺寸的水凝胶模型,并导出STL格式用于生物打印机(STL)进行打印,打印出的水凝胶网络先进行紫外光的初步交联形成初级网络,之后进行离子溶液的浸泡同时完成最终的水凝胶网络交联及铈基MOF的原位合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大大降低了铈基MOF的制备时间及成本,同时所打印的铈基MOF水凝胶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并且能有效的促进糖尿病伤口的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1381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798503.3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8/18 , A61K31/4425 , A61K9/70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K47/42 , A61P1/02 , A61M37/00 , A61K31/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微针阴模,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可溶性载药微针贴片,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微针的阴模,其能够简化微针模板的制备流程,具有尺寸可控、规模化、精确度高及经济高效等优点。同时,本发明基于3D打印制备的阴模,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作为微针基质,并复合生长因子和抗菌药物,采用离心灌注法构建了分层微针贴片。该微针贴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微创无痛等优点,能够刺穿溃疡面并即刻溶解,将装载的治疗药物有效释放到溃疡面深层,实现抑制菌膜形成和促进溃疡愈合的双重目的,并有效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873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7527.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网络半交叉式链堆叠仿生软骨磁电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仿生软骨磁电凝胶是向100份溶剂中加入0.5‑2份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2‑8份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和2‑8份海藻酸钠制备得到,溶剂由水: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按比例4‑6:1‑2:2‑4制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仿生软骨的功能环境,能够释放电磁刺激促进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软骨细胞诱导分化,为缺损软骨的修复提供力学承载与支撑作用;促进生成的新生软骨组织具有类似于正常软骨组织的透明软骨特征,优于单纯磁刺激诱导的AFe组与单纯压电刺激诱导的VA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48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392829.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9/00 , A61K31/337 , A61K31/704 , A61K45/00 , A61K47/04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P35/0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下肿瘤的双层导电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不含目标药物的导电微针基底和含有目标药物的双层微针针尖所组成,微针针尖由易溶解聚合物基质制备而成,微针基底及靠近基底部分微针针尖由可降解聚合物基质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无潜在的刺激性和免疫原性;基底及靠近基底部分微针针尖采用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利于电穿孔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生物制剂或药物吸收率;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通过微针技术,可以将目标药物集中分布在微针针尖,提高局部有效药物浓度且节约用药成本;具有精度高、规模化、经济高效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51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78991.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9/00 , A61K9/70 , A61K38/48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47/32 , A61K47/38 , A61K47/46 , A61P25/02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肉毒毒素微球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由载肉毒毒素微球的针尖部分和基底部分组成;所述的肉毒毒素微球由脱细胞外基质凝胶和肉毒毒素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能够治疗三叉神经痛,使用后疼痛明显减轻,组织周围炎症反应明显改善,且无毒性反应,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患者可以自行在家使用该贴片,使其完全摆脱了对专业医疗机构及专业医护人员的要求,有效扩展了其使用空间和市场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4848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427893.2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L27/18 , A61L27/02 , A61L27/50 , A61L27/56 , A61L27/54 , B33Y70/10 , B33Y80/00 , B33Y10/00 , A61F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导电促愈合型多通道神经导管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神经导管包括原料聚丙交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和二碳化三钛,还包括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与二氯甲烷,制备得到的MXPLT导管具有相当强的延展性,足以应对神经修复过程中的肌肉人体运动带来的导管变形,适合作为神经修复材料修复神经断端。MXPLT导管更利于电信号传导,也就更有利于神经断端的修复,同时,MXPLT导管具有优异的形状记忆能力,可在修复中受外力影响产生形变时短时间内回复初始形状,且MXPLT导管组修复效果最接近于自体移植修复,具有优异的修复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