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25532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80035769.1

    申请日:2011-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F16/0033 B41J2/0057 B41J1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包括:将形成于转印膜(46)的图像转印到卡片上的转印辊(33);图像转印后使转印膜(46)从卡片剥离的剥离构件(34b);以及分别使转印辊(33)和剥离构件(34b)升降的转印辊升降部件(61)和剥离构件升降部件(62)。由此,转印前和转印后,通过在规定的时刻分别使转印辊(33)和剥离构件(34b)升降,能够不会使转印膜损伤、变形地实现始终稳定的图像形成。

    印刷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2553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80035769.1

    申请日:2011-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F16/0033 B41J2/0057 B41J1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包括:将形成于转印膜(46)的图像转印到卡片上的转印辊(33);图像转印后使转印膜(46)从卡片剥离的剥离构件(34b);以及分别使转印辊(33)和剥离构件(34b)升降的转印辊升降部件(61)和剥离构件升降部件(62)。由此,转印前和转印后,通过在规定的时刻分别使转印辊(33)和剥离构件(34b)升降,能够不会使转印膜损伤、变形地实现始终稳定的图像形成。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82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59005.0

    申请日:2012-12-03

    Inventor: 相原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在将形成在中间转印薄膜上的图像向记录介质加热转印时,薄膜面因热的影响而变质或变形,可进行高画质的印刷。具备记录介质的供给部、在转印薄膜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将转印薄膜的图像向记录介质转印的转印部、供给转印薄膜的薄膜供给部、卷取该薄膜的薄膜卷取部、将从介质供给部输送的记录介质经由信息记录部向转印部运送的媒质运送路径、将从薄膜供给部输送的转印薄膜经由图像形成部向转印部移送的薄膜移送路径、使被设置在该薄膜运送路径上的转印薄膜暂时待机的薄膜待机部、与薄膜供给部和薄膜卷取部的至少一方连结的驱动构件、控制驱动构件的控制构件。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744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2395.1

    申请日:2010-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325 B41J2/0057 B41J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质量高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具备具有热敏头(9)和压板辊(12)的图像形成部、搬送中间转印膜(F)的介质搬送部、搬送墨带(R)的带搬送部、检测膜(F)中形成的第1标志的传感器(10)、以及按照来自传感器(10)的输出信息控制图像形成部、介质搬送部、带搬送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搬送膜(F)以及带(R)的同时,在第1标志相比于传感器(10)的位置处于上游侧的第1标志的未检测状态下将头(9)压接到辊(12),在第1标志相比于传感器(10)的位置处于下游侧的第1标志已检测状态且膜(F)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对构成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820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9005.0

    申请日:2012-12-03

    Inventor: 相原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在将形成在中间转印薄膜上的图像向记录介质加热转印时,薄膜面因热的影响而变质或变形,可进行高画质的印刷。具备记录介质的供给部、在转印薄膜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将转印薄膜的图像向记录介质转印的转印部、供给转印薄膜的薄膜供给部、卷取该薄膜的薄膜卷取部、将从介质供给部输送的记录介质经由信息记录部向转印部运送的媒质运送路径、将从薄膜供给部输送的转印薄膜经由图像形成部向转印部移送的薄膜移送路径、使被设置在该薄膜运送路径上的转印薄膜暂时待机的薄膜待机部、与薄膜供给部和薄膜卷取部的至少一方连结的驱动构件、控制驱动构件的控制构件。

    信息记录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9193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180057259.4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当卡片等记录介质在输送路径中滞留时,能够用简单的操作容易进行该卡纸处理作业的信息记录装置。在外壳内上下配置卡片收纳部和用于向图像形成部移送卡片的介质输送路径,并在它们之间设置用于将在图像形成部卡纸的卡片除去的路径开闭构件。并且,在该路径开闭构件内置电子信息记录机构,在从卡片收容部向介质输送路径供给卡片的介质搬入路径上设置用于向电子信息记录机构移送卡片的介质输送通路。由此,通过打开卡片收纳部,能够容易将在图像形成部和信息记录部滞留的卡片取出到装置外。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7440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42395.1

    申请日:2010-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325 B41J2/0057 B41J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质量高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具备具有热敏头(9)和压板辊(12)的图像形成部、搬送中间转印膜(F)的介质搬送部、搬送墨带(R)的带搬送部、检测膜(F)中形成的第1标志的传感器(10)、以及按照来自传感器(10)的输出信息控制图像形成部、介质搬送部、带搬送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搬送膜(F)以及带(R)的同时,在第1标志相比于传感器(10)的位置处于上游侧的第1标志的未检测状态下将头(9)压接到辊(12),在第1标志相比于传感器(10)的位置处于下游侧的第1标志已检测状态且膜(F)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对构成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

    图像形成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975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0056856.4

    申请日:2017-01-26

    Inventor: 相原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能够减轻颜色偏移的图像形成装置。印刷装置具备:对热敏头(40)进行加热而在转印薄膜(46)上重叠地形成由多个颜色的油墨形成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输送转印薄膜(46)的薄膜输送机构;对因热敏头(40)的加热而使转印薄膜(46)产生的伸长进行检测的传感器(Se1);以及控制图像形成部以便根据由传感器(Se1)检测出的转印薄膜(46)的伸长来改变热敏头(40)的行周期的控制部。

    转印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2999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510993476.4

    申请日:2015-12-25

    Inventor: 相原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印装置,把卡片前端突入下游侧的搬送辊对所造成的卡片后端侧的转印膜片松弛去除,防止在转印图像上产生褶皱。在从开始对卡片(K)的转印处理到卡片前端突入搬送辊对(37)之后,比较卡片搬送马达(SMr)的旋转量与转印膜片(46)的卷取量(转印膜片的搬送量)而对卡片(K)的打滑量进行检测,根据其打滑的量控制卡片搬送速度与转印膜片送出速度,以消除转印膜片(46)的松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