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055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38937.8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58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相炭微球改性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对中间相炭微球进行简单的空气氧化处理,即可提高其可逆容量,改善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首次可逆容量为340mAh/g,首次库伦效率92%。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5787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9369.8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聚合反应制备改性磷酸铁锂的方法,包括将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配成溶液——将磷酸铁锂粉末加入溶液中——将溶液干燥、煅烧等步骤。本发明利用酚醛缩合的聚合反应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包覆层,通过保护气氛煅烧得到了改性的磷酸铁锂。改性后的磷酸铁锂的导电性和测试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还具备了较高的振实密度。将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磷酸铁锂组装成测试电池,以0.1C倍率放电时可逆比容量可达到164mAh/g;以10C倍率放电时可逆比容量可达到110mAh/g以上,同时材料的振实密度可达到1.4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801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3276.6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139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碳-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中氮化碳质量百分比为0.2~5%;石墨烯质量百分比为0.1~5%;磷酸铁锂质量百分比为90~99.7%。上述氮化碳-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物料——制备前驱体浆料——干燥获得前驱体粉末颗粒——烧结等步骤。本方法制备的氮化碳-石墨烯复合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次颗粒粒径小,二次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因此加工性能良好,电化学性能优异,适合需要大电流放电的高功率领域,特别在-20℃的低温下也能保持相当高的容量。本发明减小了磷酸铁锂材料的一次颗粒粒径,提高了材料的整体导电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8758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38173.2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公布了一种多孔石墨烯包覆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该复合材料中多孔石墨烯包覆在石墨的表面。当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高的容量,很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所用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550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63265.8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实心磷酸铁-碳源-石墨烯复合材料,碳源包覆在纳米级实心磷酸铁颗粒表面,颗粒之间通过石墨烯连接,形成纳米实心磷酸铁-碳源-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同时采用硝酸根,克服了传统工艺FeSO4原料中硫酸根难清洗干净,FeCl3原料中氯离子对设备具有腐蚀作用等缺点。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振实密度高达1.68g/cm3,体积比容量大,有利于制作正极材料浆料和电极片的涂覆,提高电极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80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363276.6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碳-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中氮化碳质量百分比为0.2~5%;石墨烯质量百分比为0.1~5%;磷酸铁锂质量百分比为90~99.7%。上述氮化碳-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物料——制备前驱体浆料——干燥获得前驱体粉末颗粒——烧结等步骤。本方法制备的氮化碳-石墨烯复合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次颗粒粒径小,二次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因此加工性能良好,电化学性能优异,适合需要大电流放电的高功率领域,特别在-20℃的低温下也能保持相当高的容量。本发明减小了磷酸铁锂材料的一次颗粒粒径,提高了材料的整体导电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2977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403599.3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 安徽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方法,其中羧基浓度最高可达3.45nmol/cm2,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配比随意调节,具体按比例称取金属茂基配合物及其羧基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密闭升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等步骤。本发明所制备的羧基修饰的碳纳米管纯度较高,管径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和碳管表面羧基浓度均大大超过使用强氧化剂处理的碳纳米管。本发明为制备羧基修饰的碳纳米管提供了一种能耗低、效率高,无需外加催化剂,并简便易行的方法。其原料简单易得,能连续化、大批量生产,规模易于扩大,适合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60029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24401.2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公开了一种碳-石墨烯双重修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一次喷雾干燥制备内核和二次喷雾干燥制备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两大步骤。本发明采用液相法可以保证原料在分子水平的混合,克服了固相球磨法中成分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采用喷雾干燥法也克服了常规干燥时凝胶偏析造成的产物成分不均匀问题。此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颗粒被碳-石墨烯双重修饰,磷酸铁锂粒子均匀分散在碳导电网络中,具有优良的电子导电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喷雾干燥法产物为球形,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振实密度可达1.5~2.0g/cm3,加工性能良好,适用于制备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55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63265.8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实心磷酸铁-碳源-石墨烯复合材料,碳源包覆在纳米级实心磷酸铁颗粒表面,颗粒之间通过石墨烯连接,形成纳米实心磷酸铁-碳源-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同时采用硝酸根,克服了传统工艺FeSO4原料中硫酸根难清洗干净,FeCl3原料中氯离子对设备具有腐蚀作用等缺点。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振实密度高达1.68g/cm3,体积比容量大,有利于制作正极材料浆料和电极片的涂覆,提高电极片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79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4762.X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即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包括称取物料——搅拌形成溶液——加入改性材料——烧结——冷却——筛分,得到VOPO4包覆的LiNi1-x-yCoxMnyO2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流程短,且材料加工性能与电化学性能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