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承载架以及双螺旋植物水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164173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785145.5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装配式承载架以及双螺旋植物水培装置,包括立杆,立杆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连接套、固定设置在连接套两侧的支撑杆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杆端部的管道夹持装置,连接套套装在立杆上并且相邻支架组件的连接套贴合设置;立杆的下侧设置有限位结构,立杆的顶端可拆卸的设置有压盖,压盖与限位结构配合将所有支架组件进行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将螺旋种植管道的安装采用装配式的承载架结构,不仅能够与螺旋结构完成良好的适配,而且能够在安装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适应制造误差,实用性强;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装配式承载架整体规整,非常美观,能够与双螺旋植物水培装置相得益彰。

    一种悬挂式雾培单元以及植物雾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88148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648465.6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悬挂式雾培单元以及植物雾培装置,包括雾培管道与环形悬架,雾培管道的顶端设置有搭沿,搭沿搭接在环形悬架上,雾培管道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锁紧环,锁紧环抵靠在环形悬架的底部;环形悬架上设置有悬挂组件;雾培管道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上盖;雾培管道的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封板,封板上设置有排液孔。本实用新型中的雾培单元在现有的雾培管道上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实现营养液的集中收集与回收,并且其采用悬挂的方式实现安装,减少了钢结构连接架,大大的简化了整体结构,可以使得整个雾培装置更为整洁,观赏性强,并且其采用独特的安装方式,大大的减少了安装结构的束缚,利于实现雾培装置的多样化改造,进而追求极致的美感。

    一种可调式承载架以及报架式水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82115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2538503.2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调式承载架以及报架式水培装置,包括用于同时支撑多个栽培槽的支撑体以及用于和水培装置的架体进行连接的安装梁;所述安装梁倾斜设置并且固定设置在支撑体的下侧;所述安装梁的两端固定设置有U形卡件,其中至少一侧的U形卡件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支撑体上以阶梯的形式布置有若干承托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新颖的承载架结构,能够很好的配合水培装置自身的结构实现栽培槽的稳定支撑效果,其具有可调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变换数量以及位置,灵活性强,并且整体结构合理,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大的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安装与运输。

    一种富硒生菜水培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1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31514.2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富硒生菜水培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挑选种子;步骤二:种子催芽;步骤三:喷水保湿;步骤四:育苗;步骤五:定植生长;步骤六:收获生菜。本发明利用水培方式进行富硒生菜的生产,与土壤栽培相比,水培生菜具有产量高、生长势强、节省空间、不受自然环境影响、无杂草病虫害、营养可控等诸多优点;通过在水培营养液中添加人类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硒,通过生物强化的方法,使生菜成为富硒生菜,让人们能够更安全、更有效、成本更低的补充硒元素;该方法所述的装置结构简单,除补充营养液和移苗需人工操作,其余均无需人工操作,后期管理方便,采用本方法,最终的生菜硒含量为0.06‑0.10mg/Kg。

    获得叶用莴苣的聚类分析图的方法、引物组合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4714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093455.3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叶用莴苣的聚类分析图的方法、引物组合及应用,属于生物种质分析领域。该获得叶用莴苣的聚类分析图的引物组合,包括(1)E39/M58(2)E40/M55(3)E41/M56(4)E50/M78(5)E75/M65(7)E75/M66(8)E75/M64(9)E76/M64(10)E78/M65(11)E75/M63中的任一组。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法AFLP,应用所述专用引物获得的叶用莴苣聚类分析图谱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获得的叶用莴苣聚类分析图谱多态性高、可靠稳定性强,将在叶用莴苣亲缘关系鉴定,不同品种杂交,以及不同地域间品种引种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促进叶用莴苣生长的叶面肥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3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12410.1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叶用莴苣生长的叶面肥及其使用方法,该叶面肥是100μmol/L的褪黑素。该叶面肥的使用方法是当叶用莴苣幼苗成长到五叶一心的时候,将所述叶面肥喷施到所述叶用莴苣幼苗的叶片上,每隔三天喷施1次,喷施至少5次后不再喷施,从而可以将叶用莴苣的成熟期缩短至两个半月以内。本发明能够有效缩短叶用莴苣的成熟期,而且能够使叶用莴苣在快速生长的同时提高营养价值,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从而提升了叶用莴苣的品质,提高了叶用莴苣的经济效益,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用于提高生菜栽培产量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862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34125.4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生菜栽培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有机肥、硫酸铵按一定的比例调配,洒在需要播种的土地中,然后对土地进行疏松,并将土壤进行浇水,浇水量可以使土壤完全湿润;S2:选择优良的生菜品种,将生菜的种子均匀撒在疏松后的土地上,种子撒均匀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沙土,沙土的覆盖厚度为0.5‑1.2厘米;该用于提高生菜栽培产量的栽培方法,通过在定植时保护生菜根部,使生菜的根部不受定植的影响,从而使生菜可以持续生长,并且定期的施肥和打药,可以保证生菜生长环境养分充足的同时保证生菜不受病害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生菜的产量,并且及时的清理和烧毁枯叶,可以避免病害的传播影响生菜的产量。

    赤霉素受体基因LsGID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853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111636.1

    申请日:2018-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C12N15/82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霉素受体基因LsGID1,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赤霉素受体基因GID1来源于生菜,具体品种为PS11,该基因为:从来源于品种为PS11的生菜的基因GID1克隆到的基因,包括:克隆一个赤霉素受体基因GID1;该赤霉素受体基因GID1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并提供一种该赤霉素受体基因GID1在高温处理后在生菜体内合成中的应用。该赤霉素受体基因GID1对于生菜抽薹的作用有很好的作用,能为进一步研究GID1基因与高温抽薹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培育苦瓜再生苗的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2098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080859.2

    申请日:2015-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苦瓜再生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苦瓜材料放置适合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下,进行无菌培养,之后在进行调配苦瓜分化芽的激素浓度,并能长出新的可用再生苗。该方法解决了种子成本过高的苦瓜品种不利于推广的问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使苦瓜的细胞组织再分化出新的植株,可以有效避免种子成本高的问题,并且达到人工无菌操作和近期温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培养和工厂化生产,有利于苦瓜品种的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反季节生产栽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