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合成方法、图像合成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645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64999.6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图像合成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合成图像的效果。图像合成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之间的第一延迟时长、以及第二时刻和第三时刻之间的第二延迟时长;根据第一延迟时长、第一相机在所述第三时刻的第三位姿、以及记录的位姿队列,确定在将原始背景画面投影到屏幕模型时第一相机的第一位姿;根据第二延迟时长、第一相机在第三时刻的第三位姿、以及位姿队列,确定第一相机在采集第一真实图像时的第二位姿;根据第一位姿和第二位姿,对原始背景画面进行修正,得到目标背景画面;对目标背景画面、第一真实图像以及屏幕遮罩图像进行画面合成,得到合成图像。

    投影画面的几何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05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25511.X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投影画面的几何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对投影画面进行网格化,生成网格面片;在网格面片的至少一个顶点上初始设置中心控制点,并在中心控制点所在的第一网格线和/或第二网格线上分别初始设置斜率控制点,和位于中心控制点与斜率控制点的连线上的疏密控制点;响应于移动疏密控制点,根据疏密控制点的移动控制对应方向上的网格密度分布,或响应于移动斜率控制点,根据斜率控制点与中心控制点间的连线,控制斜率控制点所控制的网格线的斜率;根据变形后的网格面片,对投影画面进行几何校正。本公开通过控制点来操控网格面片进行不同形态的变形,令投影画面能够投影在非平面的投影面上,且操作简单。

    一种建立LED沉浸式五面屏3D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85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0516.6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立LED沉浸式五面屏3D模型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通过获取五面屏幕信息;建立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并将五面屏幕展开进行分区;在二维坐标系中计算五面屏幕的二维展开图中每个模组的四个顶点的二维坐标;在三维坐标系中计算三维立体图中每个模组的四个顶点的三维坐标;导出二维坐标和三维坐标,并生成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利用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计算出素材与LED模型展开图之间的UV映射关系,生成映射文件;将映射文件输入到渲染端渲染出沉浸式效果。本申请将五个独立平面显示的画面建立二维到三维的映射关系,使其播放画面呈现3D沉浸式效果,提高了LED显示屏二维视频素材呈现三维播放的效果。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批量逐点校正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97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25631.6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屏箱体批量逐点校正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利用对准后的相机获取待校正显示屏图像,其中,待校正显示屏由多个待校正箱体和多个标准箱体拼接而成;从待校正显示屏图像中提取每个灯点的亮色度信息,并根据预先标定好的梯度值对每个灯点的亮色度信息进行梯度校正,得到每个灯点的去梯度亮色度信息;根据待校正显示屏中的标准箱体的亮色度信息对去梯度亮色度信息进行一致性校正,得到每个灯点校正后的亮色度信息;根据每个灯点校正后的亮色度信息和待校正箱体的亮色度目标值,计算出最终的校正系数,并对每个灯点进行最终的亮色度调整,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箱体乱序拼接后出现过渡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显示屏的逐点校正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49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49581.3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的逐点校正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首先控制显示屏显示至少两种图像;利用面阵检测设备采用相同的位姿获取抽点图像和无抽点图像的图像信息;然后将显示屏拆分为多个模组,确定出拆分后各个模组的角点,根据抽点图像的图像信息计算出每个模组内的所有无抽点的灯点坐标;最后将获取的无抽点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已知绝对亮度和色坐标的标准样本进行比对生成亮度和色度补偿系数。本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提升了校正效率,减小操作复杂度,同时也能使得有较好的校正效果。

    一种显示屏的逐点校正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49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9581.3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的逐点校正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首先控制显示屏显示至少两种图像;利用面阵检测设备采用相同的位姿获取抽点图像和无抽点图像的图像信息;然后将显示屏拆分为多个模组,确定出拆分后各个模组的角点,根据抽点图像的图像信息计算出每个模组内的所有无抽点的灯点坐标;最后将获取的无抽点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已知绝对亮度和色坐标的标准样本进行比对生成亮度和色度补偿系数。本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提升了校正效率,减小操作复杂度,同时也能使得有较好的校正效果。

    投影画面的几何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056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325511.X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投影画面的几何校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对投影画面进行网格化,生成网格面片;在网格面片的至少一个顶点上初始设置中心控制点,并在中心控制点所在的第一网格线和/或第二网格线上分别初始设置斜率控制点,和位于中心控制点与斜率控制点的连线上的疏密控制点;响应于移动疏密控制点,根据疏密控制点的移动控制对应方向上的网格密度分布,或响应于移动斜率控制点,根据斜率控制点与中心控制点间的连线,控制斜率控制点所控制的网格线的斜率;根据变形后的网格面片,对投影画面进行几何校正。本公开通过控制点来操控网格面片进行不同形态的变形,令投影画面能够投影在非平面的投影面上,且操作简单。

    一种数据下载方法和远程播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469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5685.6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下载方法和远程播控系统,所述下载方法包括与云端连接的至少一个局域网,所述至少一个局域网之间相互连接,且每个局域网内包含若干应用端,每一个局域网内的若干应用端生成一个主盒子,每个主盒子将自身对应的局域网信息向其它局域网和云端进行广播并建立链接,所述局域网信息包括网络编号和网络地址;所有局域网的主盒子以P2P下载的方式从云端下载数据;每个局域网内除主盒子意外的其它应用端从主盒子下载数据。本发明在每个局域网中选出作为主盒子,然后各个主盒子以P2P下载的方式从云端下载数据,而其他应用端则从所在局域网内的主盒子下载数据,从而克服了云端带宽有限的问题,还能快速下载数据。

    光源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99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58067.9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源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点亮待测光源,控制相机拍摄待测光源的第一图像,并根据第一图像确定待测光源在多轴机械装置的基底坐标系下的位姿;根据待测光源在多轴机械装置的基底坐标系下的位姿,控制多轴机械装置末端放置的亮色度检测装置从至少一个方向绕待测光源旋转,获得待测光源在每一方向的多个发光角度上的亮色度值,从而确定每一方向对应的配光曲线;根据每一方向对应的配光曲线,以及相机与待测光源间的位姿关系,确定待测光源上不同位置对应的亮色度补偿值;根据亮色度补偿值对待测光源进行亮色度一致性检测。本公开通过测量待测光源的配光曲线,对待测光源的亮色度进行补偿。

    一种防止电压抖动的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345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06676.2

    申请日:2023-03-27

    Inventor: 黄栎硬 徐伟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压抖动的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第一偏置电路、第二偏置电路、分压电路、开关模块和负载模块;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三端接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接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负载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连接,负载模块的第二端与电源模块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