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6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561588.2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包括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电母线连接;燃气内燃机一端与天然气网络相连通,另一端与电母线以及余热锅炉相连通;余热锅炉一端与燃气内燃机相连,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燃气锅炉一端与天然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母线相连;吸收式制冷机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负荷相连;电制冷机一端与电母线相连通,另一端与冷负荷相连;空气源热泵一端与电母线相连,一端直接连接热负荷;储电装置储存或释放电能,储热装置储存或释放热能,蓄冷装置储存或释放冷能。本发明能调节能量流的耦合转化方向,环保经济地完成对用户的供能。

    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68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561588.2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包括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电母线连接;燃气内燃机一端与天然气网络相连通,另一端与电母线以及余热锅炉相连通;余热锅炉一端与燃气内燃机相连,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燃气锅炉一端与天然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母线相连;吸收式制冷机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负荷相连;电制冷机一端与电母线相连通,另一端与冷负荷相连;空气源热泵一端与电母线相连,一端直接连接热负荷;储电装置储存或释放电能,储热装置储存或释放热能,蓄冷装置储存或释放冷能。本发明能调节能量流的耦合转化方向,环保经济地完成对用户的供能。

    一种分散式电采暖用电负荷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6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57299.4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式电采暖用电负荷特性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分析区域分散式电采暖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计算设备单位制热量的耗电量;步骤二:分析用户电采暖需求及用户取暖设备使用特性,计算分散式电采暖设备热负荷特性;步骤三:分析不同政策与电价条件下分散式电采暖用户的用电行为等因素,结合设备单位制热量的耗电量和分散式电采暖设备热负荷特性,计算分散式电采暖设备用电负荷特性。按照本发明所述分析方法对电力系统中分散式电采暖用电负荷进行计算,其结果为电采暖用电负荷接入电力系统后,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建设改造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电力系统调度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硝工艺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953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07511.0

    申请日:2017-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硝工艺的确定方法,属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特别涉及烟气脱硝工艺的确定方法。本发明首先确定脱硝工艺的各项指标;然后根据锅炉的基本数据、锅炉排放数据以及脱硝工艺投资数据,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容量的锅炉各项指标的指标权重;接着建立脱硝工艺的各项指标量化标准;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脱硝工艺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不同容量的燃煤工业锅炉的最优脱硝工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不同容量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硝工艺的系统有效确定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可运用于燃煤工业锅炉的污染防治。

    一种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557935.8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厂所在区域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并按照可再生电力弃电最严重、提高系统调峰能力的需求最大的原则选取供热期的多个典型日;2)将区域电力系统典型日的可再生电力弃电曲线分摊至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机组,结合获取的该热电机组的各典型日历史出力曲线,得到分摊至热电机组的净负荷曲线;3)利用热电机组各典型日的实际热负荷曲线、机组热电关系曲线和净负荷曲线,得到最终的蓄热装置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