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飞护卫小卫星及航天器运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40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10637.4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碎片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伴飞护卫小卫星及航天器运行系统,包括一级舱体、二级舱体、三级舱体、一级防护组件、二级防护组件、三级防护组件和四级防护组件,既能执行巡检任务,又执行防护任务,提高了对伴飞护卫小卫星的利用程度。当有尺寸为1cm‑10cm的空间碎片来袭时,二级舱体探出一级舱体的第三容纳腔,三级舱体探出二级舱体的第五容纳腔,一级防护组件展开探出第一容纳腔,二级防护组件展开探出第二容纳腔,三级防护组件展开探出第四容纳腔,四级防护组件展开探出第六容纳腔,构成多级防御屏障,对尺寸为1cm‑10cm的空间碎片起到多级拦截作用,最大程度地使空间碎片破碎,并使空间碎片的动能耗散。

    弹托结构
    2.
    发明公开
    弹托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13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10109.1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轻气炮超高速发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弹托结构,弹托结构包括弹托主体、气体发生装置和触发装置,弹托主体上形成有弹槽,弹托主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托,子托绕预设轴线呈环形分布,预设轴线为弹槽的中心轴线;气体发生装置设置于子托靠近预设轴线的一侧;触发装置与气体发生装置连接,用于触发气体发生装置产生气体推动子托远离预设轴线。本申请通过触发装置能够触发气体发生装置使其产生气体,从而利用气压推动子托横向远离中心轴线,实现子托与弹丸之间的主动式分离。在避免对弹丸状态产生影响的同时,大幅提升弹丸弹托分离效果,实现更高速度条件下的弹丸弹托分离。

    一种基于定向能的小行星物质三维分布快速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7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9897.3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定向能的小行星物质三维分布快速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目标小行星发射抵近探测卫星,所述抵近探测卫星上搭载定向能发射载荷和光谱分析载荷;S2:抵近探测卫星伴飞于目标小行星赤道上方某一位置,通过所述定向能发射载荷向小行星表面选定位置发射定向能,完成一个覆盖区域的分析;S3:调整定向能发射方向,使定向能沿该区域所处经线方向移动以完成该经线方向上小行星物质组成分布分析,然后分析定向能未覆盖的相邻经线区域物质组成分布,并将结果通过接收发天线发送至地面任务中心。采用本方法,能够快速获取高准确度的小行星物质三维分布情况。

    一种用于氢氧爆轰驱动二级轻气炮的远程充放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068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65314.4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氢氧爆轰驱动二级轻气炮的远程充放气系统,用于所述二级轻气炮的燃烧室及泵管的远程充放气,包括:阀门组件,包括注气分支和应急排气分支,设置于燃烧室和泵管,用于其抽真空、注气、排气、压力测量及远程控制;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实现注气过程、放气过程的远程操作控制,并集成注气压力和各段真空度显示功能。采用本发明的系统,能够实现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注气的远程操作,应急情况下实现燃烧室氢氧混合气体、泵管氢气的远程放气,从而将实验人员与充放气现场隔离,对提高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撞击解体试验碎片回收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7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10103.4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间碎片捕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撞击解体试验碎片回收装置,装置包括靶室和捕获结构,靶室内部形成有靶腔,靶腔用于放置模拟靶;捕获结构设置于靶腔的内壁,捕获结构包括第一捕获层和第二捕获层,第二捕获层覆盖于靶腔的内壁,第一捕获层覆盖于第二捕获层远离靶腔的内壁的一面,第一捕获层小于第二捕获层的密度,第一捕获层为透明结构。尺寸较小、动能较小的微小碎片被第一捕获层捕获,尺寸较大、动能较大的碎片穿过第一捕获层被第二捕获层捕获,降低了进入第二捕获层的微小碎片的数量,从而方便基于X射线及剖面法对第二捕获层中的较大碎片的定位和提取,提高了碎片回收率,由于第一捕获层为透明结构降低了微小碎片提取的难度。

    一种微小口径轻气炮超高速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52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5134.6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口径轻气炮超高速发射装置,包括高压气室、泵管、高压锥段、发射管、真空靶室、弹丸,所述高压气室与泵管连接,所述泵管与高压锥段连接,所述高压锥段与发射管连接。本发明中,利用高压气体进行发射,通过简化高压气室、开展无膜片无弹托设计、高压锥段发射管一体化设计等,结合内弹道仿真优化,实现了直径1~2mm球形弹丸的5km/s以上的超高速发射;本发明的微小口径超高速发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发射效率高等特点,可为1~2mm尺寸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效应评价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

    适用于空间碎片防护结构的高性能材料优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294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004519.2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空间碎片防护结构的高性能材料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防护材料,并查表得到该材料的雨果尼奥及热动力学参数,b.根据冲击压力准则、内能转化准则、最小厚度准则、动能吸收准则对防护材料进行筛选,得到优选材料。本发明中,通过深入分析超高速撞击作用下防护材料的防护机理,综合考虑防护材料力学和热动力力学特性,将防护材料的冲击压力、内能转化、最小厚度、动能吸收特性作为优选准则,结合能够定量表征防护材料波阻抗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的性能系数模型,获得了适用于空间碎片防护结构的高性能材料优选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多种防护材料的优选,有效降低材料选择花费的试验成本,还可以为新型高性能防护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填充式防护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61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01711.7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填充式防护结构设计方法,所述填充式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层以及设置在防护层和航天器舱壁之间的填充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设计防护层与填充层之间的间距;步骤S2、设计填充层和防护层的面密度占比。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航天器的填充式防护结构设计方法,首先设计了防护层与填充层之间的间距,其次设计了填充层和防护层的面密度占比,从而完成了对填充式防护结构的设计,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填充式防护结构具有较强的防护性能,有利于保护航天器免受空间碎片撞击带来的不良影响,能够确保航天器正常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