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960194.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锯齿形内聚力模型及构建方法、复合材料损伤仿真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损伤仿真耗时长、不完备、普适性低的问题。所述损伤仿真方法,基于所构建的锯齿形内聚力模型,所述内聚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基测试标准件进行裂纹扩展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双线性型内聚力模型和指数型内聚力模型的内聚力刚度,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断裂模拟实验计算Ⅰ型断裂能、Ⅱ型断裂能并获得Ⅲ型断裂能,再计算相应断裂模式下的内聚力强度,构建完备的双线性型内聚力模型,最后通过解析转换,获得完备的锯齿形内聚力模型。本发明能够对复杂的复合材料进行损伤模拟,提高了复合材料损伤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准确度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86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335361.3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天器微振动地面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传感器网络、中继器及工控计算机,所述中继器连接在传感器网络和工控计算机之间,所述中继器通过屏蔽电缆与传感器网络连接,中继器通过网线与工控计算机连接;所述传感器网络包括若干激光陀螺传感器,每个所述激光陀螺传感器分别通过屏蔽电缆与中继器连接;所述中继器包括电源系统、陀螺伺服组件及控制器;所述电源系统用于对中继器及传感器网络供电;所述陀螺伺服组件用于控制传感器网络中的各激光陀螺传感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激光陀螺传感器和工控计算机之间连接中继器,使得工控计算机远离被测航天器,消除其对微振动角位移测试结果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微振动角位移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90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315597.1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E05D13/00 , E05F15/641 , E06B3/70 , E06B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响室用大型隔声门行走导向机构,包括:大门运行基础、大门驱动机构、底部侧面导向支撑、大门底部导向装置和大门顶部导向装置,其中,大门驱动机构在底部的大门运行基础上运行,驱动大门开关,底部侧面导向支撑与大门底部导向装置和大门顶部导向装置共同保证大门的直线运行并在试验时承受垂直于大门的动载荷保证大门不发生滑动。本发明解决了大门噪声试验时承受垂直大门的动载问题,避免了大门试验和开关时的侧滑和偏移问题,同时,大门驱动长圆柱滚轮提高了承载能力,避免了局部点接触的变形问题,大门能可靠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0611.1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悬吊支撑双级复合式在轨自由边界模拟方法,包括航天器上组件、航天器下组件、刚性悬吊架、刚性地基、弹性悬吊弹簧、航天器上组件限位块、航天器转接辅助臂、航天器下组件限位块和弹性支撑弹簧,航天器下组件通过航天器下组件支撑块连接刚性地基,所述航天器上组件通过航天器上组件支撑块连接航天器下组件。本发明中,通过悬吊与支撑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实现对两节式航天器在轨自由边界状态的模拟;通过设置悬吊弹簧与支撑弹簧的刚度与变形量,使得航天器整体重力卸载,满足航天器在地面做微振动等其他动力学实验时自由边界条件模拟的需求;通过弹簧、限位块和支撑块的配合使用,使得航天器上下组件逐级卸载且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10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38907.0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的微振动集合试验室,包括容纳空间墙体部分和地面部分,地面部分上分区域设置扰源测试系统、敏感单机微振动环境性能验证系统、以及整星和单机微振动响应测试系统;其中,容纳空间墙体部分进行隔声和吸声处理,地面部分分别在两侧构建隔振基础一和隔振基础二,以供设置上述各个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背景噪声下进行卫星研制周期内的包含单机扰源微振动分析、传递路径分析、微振动响应分析、微振动扰源模拟等全包络的微振动测试分析,并且,具有极低的微振动测试背景噪声,其中,噪声环境优于35dB(A),振动环境优于10-5g。
-
公开(公告)号:CN108573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34294.0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航天器结构故障定位方法,在试验数据的频域数据全样本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一组最有可能包含故障区域的数据,对这些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时频分析,提取振动试验数据的特征数据,判断航天器结构是否发生故障,实现故障定位。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振动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航天器结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航天器地面试验时结构故障的识别和定位,提高航天器动力学试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9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83809.5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宇航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在轨环境适应性地面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传感器进行初次标定;S2:对所述传感器进行振动试验;S3:对所述传感器进行精度测试;S4:对所述传感器应用冲击功率谱进行冲击试验;S5:对所述传感器进行常压温变试验;S6:对所述传感器进行热真空温变试验;S7:对所述传感器进行辐照试验;S8:对所述传感器进行标定,与初次标定相对比,如果两次标定误差在允差之内,则认为该传感器通过了环境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通过地面试验方法针对宇航环境的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试验,筛选出能够满足空间望远镜、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激光通信卫星等在内的高精度航天器要求的加速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3759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75641.X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动冲击台水平转换垂直冲击装置的装配结构,包括水平锤头、翘板、翘板支架、压紧螺母、台面、垂直锤头和立柱,水平锤头和垂直锤头分别固定在翘板的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组成气动冲击台水平转换垂直冲击装置的转换结构,其中,翘板通过连接轴与翘板支架连接,翘板支架通过两边螺钉固定于附近两个立柱上,四个立柱上方分别通过螺纹杆、压紧螺母与台面连接固定;其中,试验时,气动冲击台锤体向水平锤头施加水平方向力,水平锤头通过翘板和翘板支架将水平方向力转换成垂直方向力,输入给垂直锤头;垂直锤头将垂直方向冲击力传递给台面底部,使台面具有垂直向上的冲击力的功能。本发明在进行此型号或此类大量级气动冲击试验时可进行冲击功能,具备安全可靠,通用性强,节约试验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870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83644.X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环境下星载飞轮扰振力测试装置,包括若干空气隔振器,大理石质量块、支撑装置、力传感器、产品安装台面以及真空罐等,空气隔振器用于支撑大理石质量块,顶部再支撑设置真空罐,罐内具备一定的真空度,且底部设置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对安装台面上方的星载飞轮扰动源产生的微扰动进行测试,星载飞轮扰动源工作时产生的扰振通过安装板传递给力传感器,再传至与力传感器连接的信号处理器、数据采集仪进行信号采集。本发明的设备进行飞轮输出扰振力的测试使测试结果更准确,更接近飞轮真实的工作状态,数据也更具有指导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539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18466.2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控制力矩陀螺的微振动扰振力测试装置,主要包括隔振系统、下转接装置、力信号测量系统、上转接装置,下转接装置通过机械连接方式设置于安装板之上,下转接装置上端用于设置力传感器,接口要与力传感器接口相匹配,力信号测量系统由力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力传感器上端与上转接装置下端机械连接,上转接装置上端与被测产品机械连接。本发明可获得每个安装点处三个方向的微振动扰振力,也可获得产品质心处的微振动扰振力合力、合力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