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用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3986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246916.X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材料层,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颗粒、导电剂、粘结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颗粒;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颗粒分散在负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本发明在负极片制备过程中,加入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分散液,并使其分散在负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本发明负极片中加入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颗粒化学稳定性高,直接掺混在负极活性材料当中,在不影响电化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负极片的热稳定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且不改变当前负极片、隔膜和电池的主流制备工艺,与现有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主流制备工艺相兼容,适合大规模应用。

    一种锂电池用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39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46916.X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材料层,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颗粒、导电剂、粘结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颗粒;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颗粒分散在负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本发明在负极片制备过程中,加入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分散液,并使其分散在负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本发明负极片中加入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颗粒化学稳定性高,直接掺混在负极活性材料当中,在不影响电化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负极片的热稳定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且不改变当前负极片、隔膜和电池的主流制备工艺,与现有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主流制备工艺相兼容,适合大规模应用。

    一种锂镧锆氧系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55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057825.6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镧锆氧系固态电解质材料,包括锂镧锆氧颗粒和包覆锂镧锆氧颗粒的磷酸钛镁包覆层。本发明的一种锂镧锆氧系固态电解质材料,磷酸钛镁包覆层包覆在锂镧锆氧颗粒表面,从而对锂镧锆氧颗粒界面改性,阻隔锂镧锆氧颗粒与空气接触,从而避免了锂镧锆氧颗粒表面生成一层包含LiCO3和LiOH的钝化层,也避免了电池负极锂枝晶的生成;此外,磷酸钛镁包覆层和锂镧锆氧颗粒共同烧结,增大了电池正极和锂镧锆氧系固态电解质的接触面,从而提升了正极与锂镧锆氧系固态电解质之间的Li+的传输速度,有利于提高了锂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离子导电率和电池的安全性。

    一种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2070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48984.X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材料包括磷酸铝和含锂材料。将含锂材料与磷酸铝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匀粉体,将混匀粉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热处理,降温,粉碎,即制成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电池材料,解决影响了锂电池安全性的本质问题,当这种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添加剂时,能明显提高电池的倍率放电比容量,降低倍率放电下的温升,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一种含锂材料
    10.
    发明公开
    一种含锂材料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7455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56905.6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锂材料,所述含锂材料为白色粉末,所述含锂材料的组分中含有锂(L i)、铝(A l)、磷(P)、氟(F)、氧(O)元素,其中,按质量比,各元素含量占比为:锂元素含量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2%,铝元素含量为5%‑40%,磷元素含量为1%‑35%,氟元素含量为0.4%‑22%,氧元素含量为2%‑34%;所述含锂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添加材料或隔膜涂层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