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加固体用密封堵头、隧道加固密封结构及隧道加固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68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03889.7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体用密封堵头、隧道加固密封结构及隧道加固密封方法。密封堵头包括:堵头本体,设在隧道加固体在隧道纵向上的至少一端,其具有沿隧道纵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隧道加固体连接固定,第二端紧邻隧道加固体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槽口正对隧道既有结构;柔性堵头,内嵌在限位凹槽内并与限位凹槽过盈配合,其具有沿隧道径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适于在非工作状态下自由变形,工作状态下第一面与隧道既有结构紧贴,使得柔性堵头封堵缝隙的口部。利用本发明的隧道加固体用密封堵头能够有效封堵隧道加固体与隧道既有结构之间的缝隙,同时堵头可拆卸,使得堵头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材料及使用成本。

    基于共现分析的隧道病害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1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51703.X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共现分析的隧道病害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对隧道进行逐环检测,获取隧道病害数据信息;获取病害等级标准,基于检测到的病害量值,确定病害等级;基于病害等级,根据分析目标,确定进行共现分析的病害事件;基于病害事件,构建病害共现矩阵;基于病害共现矩阵,构建病害邻接矩阵;基于病害共现矩阵,计算病害共现率;基于病害邻接矩阵以及病害共现率,绘制隧道病害共现网络。本发明通过设计共现窗口,利用不同病害的各个等级单独作为共现病害事件,体现了不同病害类型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同时揭示了不同病害等级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为病害的预防和针对性治理提供有效依据,以共现网络图的形式展示隧道病害的空间相关性,简单、直观。

    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517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8095.X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包括:收集隧道的工程信息,查明隧道现状轮廓;根据工程信息及隧道现状轮廓,确定隧道目标轮廓;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反分析周边荷载分布曲线;通过决策树模型计算施工参数,完成治理方案设计,并进行隧道治理;通过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预测典型时刻周边荷载;基于典型时刻的隧道周边荷载,设计施工方案,计算隧道收敛变形轮廓;在典型时刻进行监测,根据误差确定是否调整施工方案。本发明解决了以往隧道治理方案对经验性依赖过大,加固效果难以长时间维持的问题,同时该方法还可以考虑周边施工的影响,更加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全局性。

    一种考虑病害交叉影响的隧道病害发生概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4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6487.7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病害交叉影响的隧道病害发生概率预测方法,包括:选取隧道病害事件,构建隧道病害事件集合;确定隧道病害事件发生的初始概率;确定病害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系数;根据病害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校正病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对比病害事件发生的校正概率与初始概率的大小关系;修改病害事件发生的标准概率,计算其它病害事件发生的新概率;将病害事件发生的新概率与其标准概率进行比较,得到概率提高比;预测某种病害事件发生情况对其它病害事件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对隧道病害的初始情况和病害之间的交叉影响等数据进行运算,可以预测隧道病害在未来的发生概率,提前预知隧道病害发生概率的走向,以便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保障隧道的结构和运营安全。

    一种隧道病害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2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52176.4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病害发展趋势预测方法,包括:确定隧道内部病害事件,构建隧道内部病害事件集合;确定影响隧道内部病害事件发展趋势的外部干扰事件,构建外部干扰事件集合;确定隧道内部病害事件和外部干扰事件的初始状态;构建隧道内部病害事件之间以及外部干扰事件对隧道内部病害事件的事件影响矩阵;基于事件影响矩阵的交叉影响,预测隧道内部病害事件在预测时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绘制隧道病害发展趋势图。本发明通过隧道病害和外部环境的初始状态,考虑各种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等因素进行运算,从而可以预测隧道病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以便于提前预防及控制隧道病害进一步发展,确保隧道安全运营。

    用于地下结构渗漏水治理的外部堵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1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9820.7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结构渗漏水治理的外部堵漏方法,包括:查明地下结构内部渗漏水出口位置;由渗漏水出口预估渗漏通道;基于渗漏通道确定地下结构外部渗漏水入口位置;由渗漏水入口确定地下结构外部堵漏靶区;根据堵漏靶区,设计地下结构外部堵漏施工方案;根据堵漏施工方案进行现场钻孔施工,直至钻孔至堵漏靶区;测定堵漏靶区内渗漏水参数、岩土体参数;根据渗漏水参数、岩土体参数设计堵漏方案;根据堵漏方案进行堵漏施工,直至堵漏完成。本发明从地下结构外部开展渗漏水治理施工作业,目的在于避免或尽量减少在地下结构内部进行渗漏水治理的施工作业,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地下结构渗漏水治理的方法均在隧道内部作业的技术难题。

    一种隧道病害层级因果关系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4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3787.5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病害层级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包括:确定隧道病害系统病害要素集合,隧道病害系统病害要素由各种类型的病害构成;构建隧道病害系统邻接矩阵,邻接矩阵确定所有病害要素两两之间的二元关系;基于隧道病害系统邻接矩阵,计算隧道病害系统可达矩阵,可达矩阵确定所有病害要素两两之间的传递关系;基于隧道病害系统可达矩阵,对隧道病害系统进行区域划分;基于隧道病害系统区域划分,对隧道病害系统进行层级分解;绘制隧道病害系统病害要素层级因果关系图。本发明可以探明不同病害之间的层级因果关系,明确隧道病害系统中的表层病害、传递性病害和深层次根本性病害,使得病害间的系统关系更为清晰,为隧道病害的源头治理和理论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一种考虑病害交叉影响的隧道病害发生概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4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46487.7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病害交叉影响的隧道病害发生概率预测方法,包括:选取隧道病害事件,构建隧道病害事件集合;确定隧道病害事件发生的初始概率;确定病害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系数;根据病害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校正病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对比病害事件发生的校正概率与初始概率的大小关系;修改病害事件发生的标准概率,计算其它病害事件发生的新概率;将病害事件发生的新概率与其标准概率进行比较,得到概率提高比;预测某种病害事件发生情况对其它病害事件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对隧道病害的初始情况和病害之间的交叉影响等数据进行运算,可以预测隧道病害在未来的发生概率,提前预知隧道病害发生概率的走向,以便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保障隧道的结构和运营安全。

    一种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加固体辅助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4260.6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加固体辅助安装方法,包括:获取盾构管片内轮廓与加固体轮廓信息,其中所述加固体预设有将其安装固定至管片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与盾构管片上的待钻孔位一一对应;判断加固体安装固定至管片后的拼装误差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调整加固体;收集管片结构信息和隧道内附属物信息,确定钻孔限制区域;判断盾构管片上的待钻孔位与钻孔限制区域是否冲突,若冲突则调整加固体或对隧道内附属物进行迁移,若不冲突则在管片上选取对准基点;基于所述对准基点,将合格的待钻孔位及钻孔限制区域布设至管片上,以指导加固体安装的钻孔施工。采用本发明的辅助安装方法在盾构隧道衬砌管片上安装加固体,能够提高钻孔施工精度,提升管片加固作业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