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7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9399.2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L27/16 , C08L81/02 , C08K9/04 , C08K3/04 , C08K9/12 , C08K3/08 , C08J5/18 , B32B27/28 , B32B27/3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液晶弹性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重响应性液晶弹性体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多重响应性液晶弹性体复合膜包括液晶弹性体以及结合在液晶弹性体表面的功能介质;所述功能介质包括丙烯酸酯基团功能化导电碳以及复合于所述丙烯酸酯基团功能化导电碳表面的金属银。本申请的多重响应性液晶弹性体复合膜,液晶弹性体升温并通过相变点时,液晶网络会由平行取向转变为各向同性的取向,在宏观上导致液晶弹性体的收缩变形;而功能介质以其优异的光热性能和电热性能将热量传递给液晶弹性体基体,诱导复合膜发生形变,使其具有优异的刺激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1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3205.9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10/42 , D06M10/08 , D06M10/10 , D06M1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分氟化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极材料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部分氟化的策略,发现通过改变聚合前驱液中单官能度的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和双官能度的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的比例、可聚合氟化丙烯酸酯单体在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中的比例,可以调控最终所得固态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及离子电导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部分氟化固态电解质稳定性可靠、安全性更高,且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本发明提供的部分氟化固态电解质,可用于制备安全性能更佳、电化学性能更优异的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1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39963.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J5/18 , C08G75/045 , C08L81/02 , C09K19/38 , C09K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力致变色和酸致变色性液晶弹性体膜与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液晶弹性体技术领域。本申请方法包括:将丙烯酸酯类液晶单体、丙烯酸酯类酸致变色染料和液晶手性剂热混并室温静置,形成第一混合物;将多硫醇、二硫醇、光引发剂和预稀释热引发剂共混于甲苯溶液,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匀后,依次在避光和紫外光照环境中分别发生平行取向的点击反应和自聚反应,即得力致变色和酸致变色性液晶弹性体膜。本申请方法能够使得液晶弹性体兼有力致变结构色性能和酸致变色素色性能,不仅具有较广的变色范围和丰富的颜色信息,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液晶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使其在拉伸长度为100%时保持良好的可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90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141092.6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酯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咪唑类离子液体、锂盐及光引发剂振荡搅拌并在超声下混合均匀,得到聚合前驱液,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含有‑EO‑结构且包括至少一种单官能度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和至少一种双官能度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将聚合前驱液通过毛细作用吸入液晶盒内,并利用紫外光进行原位聚合,得到聚合物薄膜;将聚合物薄膜从液晶盒的基板上取下,干燥,得到丙烯酸酯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薄膜。本发明采用了原位聚合的方法简单快捷地制备出了具备高离子电导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该固态电解质在全电池循环中表现出了稳定的循环性能,同时提升了电池体系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87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95393.3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F222/22 , C08F220/30 , C08F220/40 , C08F222/20 , C08F220/36 , C08F2/48 , C09K9/02 , C09K19/3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可编程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液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液晶聚合物具备11℃~3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制备所述液晶聚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液晶性可聚合单体材料80.0‑99.0份;螺吡喃衍生物0.5‑10.0份;氰基苯乙烯衍生物0.1‑5.0份;光引发剂0.1‑5.0份。本申请的液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1℃~32℃,且具有逐级可调的荧光;在紫外线照射下,荧光色从蓝色变成粉红色,最终变成亮红色;在足够的可见光照射下,红色荧光可以减弱并逐级回到蓝色。利用不同Tg的液晶聚合物的褪色速率不同,可将信息以“时间锁定”的方式编码在液晶聚合物中,而正确的信息只能在指定的时间被识别,即使用“时间秘钥”来解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7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0834.7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致变色胆甾相液晶材料,由母体液晶和手性剂混合组成,所述母体液晶包括均为氢键液晶的混合物A和混合物B,其中:混合物A的清亮点为120℃~180℃,且为至少两种苯甲酸衍生物的混合;混合物B的结晶点为‑30℃~0℃,且为至少两种环己烷甲酸衍生物的混合。本发明的胆甾相液晶材料具有灵敏度高和色域广的特性,可以在很窄的温度区间内实现了结构色由红到蓝的连续变色,最优可达到3℃~5℃内实现结构色由红到蓝的变化,这比传统的胆甾相液晶都要灵敏的多,且变色范围宽,在温度显示、防伪技术等方面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7956.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为聚合物电解质与支撑载体的复合体;所述支撑载体具有贯穿的多孔结构,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分布于所述支撑载体的表面及孔洞内。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聚合物基体10‑50wt%、塑化剂15‑30wt%、电解液15‑30wt%、锂盐10‑30wt%和成膜添加剂1‑10wt%。本申请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中成膜添加剂由于含有强吸电子基团,大大降低了其最低未占据空轨道能量,使其优先于电解质分子与锂负极发生反应;成膜添加剂在完全降解后产生的氟化锂、三氮化锂和锂氮氧化物构成了固态电解质界面的主要成分,提高了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05700.3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10/0565 , C08F283/06 , C08F218/04 , C08F220/2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全固态电解质及固态电池,属于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混合型光固化丙烯酸酯单体、热固化碳酸乙烯酯单体、锂盐、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的电解质前驱液;将电解质前驱液注入到液晶盒内,紫外光照射以使混合型光固化丙烯酸酯单体固化,获得凝胶态膜;将凝胶态膜装配于电池内,热处理以使热固化碳酸乙烯酯单体原位固化,即得全固态电解质。通过该方法能够制备出界面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可以与电池正负极很好地接触兼容,使得固态电池稳定、可靠地充放电,保证锂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特别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9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41092.6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酯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咪唑类离子液体、锂盐及光引发剂振荡搅拌并在超声下混合均匀,得到聚合前驱液,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含有‑EO‑结构且包括至少一种单官能度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和至少一种双官能度可聚合丙烯酸酯单体;将聚合前驱液通过毛细作用吸入液晶盒内,并利用紫外光进行原位聚合,得到聚合物薄膜;将聚合物薄膜从液晶盒的基板上取下,干燥,得到丙烯酸酯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薄膜。本发明采用了原位聚合的方法简单快捷地制备出了具备高离子电导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该固态电解质在全电池循环中表现出了稳定的循环性能,同时提升了电池体系的安全性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