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84686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087893.7

    申请日:2009-06-25

    Inventor: 杨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治疗视网膜疾病可为保护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实验证明,将丙戊酸钠应用于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一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动物模型中,具有对抗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延缓光感受器细胞的进行性退变,可作为活性成分制备视网膜疾病神经保护药物,特别是制备保护光感受器细胞的药物,并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盐酸米诺环素在制备对光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313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913254.2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米诺环素的药物新用途。该新用途是盐酸米诺环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视网膜光损伤性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视网膜光损伤性疾病可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损伤引起的疾病;具体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光损伤等。本发明首次提出盐酸米诺环素对光损伤人视网膜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抑制蓝关造成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及死亡,减轻了炎症反应,为光损伤人视网膜上皮细胞的具体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进展。

    一种脉络膜亚层和脉络膜血管分割网络模型及其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95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62989.3

    申请日:2022-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络膜亚层和脉络膜血管分割网络模型及其训练方法,该模型包括:共享编码器模块,用于将待分割图像进行下采样以及特征提取,得到第一共享特征;共享解码器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共享特征进行上采样,得到第二共享特征;第一解码器模块,用于提取第二共享特征中的脉络膜亚层分割特异性特征;第二解码器模块,用于提取第二共享特征中的脉络膜血管分割特异性特征;分类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共享特征、脉络膜亚层分割特异性特征和脉络膜血管分割特异性特征计算得到待分割图像的分割结果。通过实施本发明,设置上述五个模块实现了脉络膜亚层和脉络膜血管的分割,即通过一个多流的网络结构实现了多任务的分割。

    一种图像区域识别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359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19351.7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区域识别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以及感兴趣目标的形状信息,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确定出所述待处理图像中预设目标的轮廓,基于所述感兴趣目标的形状信息对所述预设目标的轮廓进行拟合,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以对所述感兴趣区域进行参数确定。通过预先设定的感兴趣目标形状信息,实现对最终识别区域的限定,同时,通过进一步的拟合步骤,保证了最后识别区域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最终的计算的步骤,进一步避免了人工的误判,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84686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87893.7

    申请日:2009-06-25

    Inventor: 杨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视网膜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治疗视网膜疾病可为保护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实验证明,将丙戊酸钠应用于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一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动物模型中,具有对抗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延缓光感受器细胞的进行性退变,可作为活性成分制备视网膜疾病神经保护药物,特别是制备保护光感受器细胞的药物,并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种术后趴枕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2653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055070.2

    申请日:2021-01-08

    Inventor: 杨柳 李俊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术后趴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支撑杆,铰接设于所述支撑座的顶端;面枕,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面枕的中部具有适于透过人体五官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术后趴枕,通过调节支撑杆与支撑座的铰接角度,实现面枕的角度调节;通过调节安装板在支撑杆上位置,实现面枕的高度调节;上述的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高度以及角度的调节,避免患者长期保持同一个体位而影响术后的恢复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