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30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1437342.4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冯晓妍 , 王颖 , 周广铭 , 郝现伟 , 路娟 , 陈浩 , 万端华 , 张媛 , 李薇 , 关咏梅 , 彭雪艳 , 魏双成 , 李亚群 , 李铎 , 张青学 , 吕顿 , 肖爱群 , 欧征宇 , 胡苏珍 , 陈宁
IPC: H04L29/06 , H04L12/931 , H04L12/24
Abstract: 基于HS‑ADIX网络的航天数据传输系统,HS‑ADIX网络包括多级航天数据传输分系统,每级航天数据传输分系统均包括多个网络终端、两个网络交换机,网络终端包括光接口、电接口,光接口能够与任意网络交换机的任意光接口连接,电接口能够与任意网络交换机的任意电接口连接;网络交换机提供多路光接口、电接口;各级网络终端设备分别与本级的两台网络交换机相连,各级网络交换机互联并通过级间网络分离接插件互联互通;HS‑ADIX网络的一级或多级航天数据传输分系统中的网络交换机与地面网络监控测试设备连接。网关连接网络交换机和以太网,实现HS‑ADIX网络与以太网的协议转换。网络管理设备与网络交换机连接,实现网络管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83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78874.2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28V/270V复合能源系统,包括28V仪器电池、270V高压电池、270V流体动力电源、仪器母线能源管理设备、高压母线能源管理设备、无线供电接收装置、无线供电发射设备、电源模块、配电模块、时序模块;28V仪器电池、仪器母线能源管理设备、无线供电接收装置、无线供电发射设备以及部署在仪器舱/箱间段的电源模块、配电模块、时序模块组成仪器供电区;仪器供电区设置在运载火箭子级的仪器舱/箱间段中;28V仪器电池与仪器母线能源管理设备通过电缆连接,28V仪器电池输出DC 28V电压。本发明采用直流270V母线体制将显著减少线路损耗,减少箭上供电电缆网重量,同时有助于减少大功率电机重量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8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193624.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00 , H04B10/079
Abstract: 针对激光的大角度偏差容忍和数据纠错的通信方法及系统,属于激光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光信号,并对光信号进行放大,获取功率稳定在预设范围内的输出光信号;将输出光信号转换为预设动态范围的电流信号;将电流信号放大后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对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后计算下一周期电流信号放大的倍数;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后续模块。本发明在弹箭大幅度、复杂振动和恶劣数据传输条件下,实现无线激光的高码率、高可靠稳定的数据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22344.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J50/12 , H02M7/5387
Abstract: 基于电磁谐振的运载火箭箭地大功率无线供电系统,包括地面电源变换器、发射线圈、接收线圈、能量接收处理器;地面电源变换器、发射线圈分别放置于地面发射平台或摆杆上,接收线圈、能量接收处理器安装于箭上,地面电源变换器将交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能输入到发射线圈内,接收线圈将耦合到的磁场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电能输入给能量接收处理器,能量接收处理器进行处理后输出满足箭上负载供电需求的供电电压。本发明实现运载火箭在地面测发过程中供电的非接触、免分离,可以取代现有脱插、脱拔技术,实现火箭供电的自动对接,避免了脱插、脱拔电缆操作复杂、难度大、消耗较多人员和时间、对辅助设备依赖程度高等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68459.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载荷无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系统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和用户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分布式测量、集成化无线传输的特点,可以对部件上多个螺栓的载荷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测量,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监测信息上传和控制指令下发,实现远距离智能化监控,解决螺栓载荷实时定量测量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被测螺栓的轴力信息和剪力信息计算方法,结合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可以进行地面的实时解算,并可以准确全面获取被测螺栓的轴力和剪力信息;解决了航天测量领域螺栓载荷实时定量测量问题,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国防、工业领域对螺栓载荷进行测量的场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3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04321.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J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箭上能源高效拓扑系统,属于火箭供配电技术领域,采用复合母线全调节技术适用于对母线电压稳定度要求较高的电源系统,其优势在于不受蓄电池电压变化影响,供电出口电压稳定,负载稳定性好,尤其适合集中供电体制,可实现箭上供电的自主充放电管理,结合无线能量传输地面供电接口,集中体现智慧火箭的设计思想。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1168459.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载荷无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系统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和用户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分布式测量、集成化无线传输的特点,可以对部件上多个螺栓的载荷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测量,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监测信息上传和控制指令下发,实现远距离智能化监控,解决螺栓载荷实时定量测量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被测螺栓的轴力信息和剪力信息计算方法,结合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可以进行地面的实时解算,并可以准确全面获取被测螺栓的轴力和剪力信息;解决了航天测量领域螺栓载荷实时定量测量问题,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国防、工业领域对螺栓载荷进行测量的场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71943.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参数锚定的态势评估方法,属于航天测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为二维矩阵;制作训练数据集,使用数据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部署至运载火箭智能辅助自主态势评估决策系统,在运载火箭飞行时,运载火箭智能辅助自主态势评估决策系统实时敏感运载火箭各部段传感器采集参数,并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检测识别当前运载火箭参数的异常状态,并锚定其参数位置。解决了航天飞行态势评估检测问题,特别是针对目标系统运行过程中关键参数突发异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203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39978.6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路娟 , 王颖 , 张媛 , 刘丙太 , 王星来 , 宋锐 , 李大全 , 陈浩 , 王丹 , 万端华 , 李皓伟 , 王宁 , 吕顿 , 李铎 , 马蔚鹏 , 魏双成 , 李薇 , 李亚群 , 辛海华 , 关咏梅
Abstract: 一种基于箭载环境数据获取的无线自适应测量方法及系统,根据目前箭载测量系统传输模式,研究适用于箭载环境数据获取的无线传输协议和能源管理方案,设计基于箭载环境数据获取的无线自适应测量方法,构建箭载测量系统的无线敏感与获取网络。该方法能够实现飞行器箭载环境测量的无缆化,减少测量系统重量;在保障测量可靠性、准确性、实时性的基础上,提升箭载测量系统的灵活性;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变原有长线传输和集中采集模式,提高箭载环境参数的测量精度。经试验验证,应用该技术可完成箭载环境数据的可靠测量,相比传统电缆网处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测量系统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4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59821.7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锋 , 李皓伟 , 冯敏洁 , 章思严 , 万端华 , 厉力 , 连彦泽 , 韩洁 , 耿胜男 , 张青学 , 王晓君 , 龙骁 , 王颖 , 王宁 , 李薇 , 李铎 , 王丹 , 关咏梅 , 辛海华 , 李亚群 , 彭雪艳 , 魏双成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8 , G05B2219/2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化高可靠高精度长期监测系统,包括两个换流采编单元、两个综合控制器、交换机、两个监控计算机、若干第一传感器和若干第二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数据采集、编码、传输、解调处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基于串行通信接口和工业以太网,解决了系统设备组成复杂、精度低、长期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系统高可靠、高精度以及长期监测的功能,本发明在集成化方面,对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集成化设计,减少设备组成,降低系统复杂度;在传输实时性方面,基于串行总线+以太网完成数据的传输,确保传输延迟时间不影响实际使用;在长期可靠性方面,通过对关键设备采取冗余设计和其他可靠性设计措施,提高产品连续工作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