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6677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781549.3
申请日:2015-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短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方法,涉及多轴疲劳强度理论领域,该算法步骤为:(1)选取最大剪应变范围所在平面为临界面,利用该临界面上的损伤参量来来表征短裂纹扩展驱动力;(2)基于剪切型多轴疲劳损伤参量,建立适用于多轴应力状态下的等效裂纹应力强度因子;(3)通过拟合单轴加载下的短裂纹扩展速率数据,得出单轴短裂纹扩展曲线;(4)对裂纹尖端进行塑性区尺寸修正,通过断裂力学方法计算短裂纹扩展寿命。本方法基可以很好的描述非比例加载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多轴比例、非比例加载下短裂纹扩展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30298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781870.1
申请日:2015-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1)使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出热机械疲劳在最高温度处的高温疲劳数据和相应温度范围下的热应变数据;(2)将原有的在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考虑热应变转化成含有热应变项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3)将有限元计算的数据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法求得的等效能量与热机械试验的到数据计算的能量进行对照;(4)利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对热机械疲劳寿命进行预测;(5)在工程上,将等效能量法与拉伸滞后能模型使用分散带和标准差来衡量模型预测寿命的能力。预测结果说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计算热机械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41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134048.1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轴载荷条件下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的确定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算法步骤为:(1)利用现有的高周多轴疲劳模型将多轴载荷转化为等效应力;(2)若转化的等效应力为剪切型模型,需将等效剪应力幅转化为等效轴向应力幅;(3)利用Goodman方程将等效轴向应力幅σeq,a转化为应力比为0.06时的最大应力σeq,0.06;(4)通过双点法计算DFR值。本发明用于计算多轴载荷条件下的DFR值,预测结果说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计算多轴载荷条件下的DFR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1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40477.X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一种高温多轴谱载下低周蠕变?疲劳寿命评估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读取多轴载荷谱数据块内应力应变历程,求等效应变,进行载荷历程整理;采用相对等效应变多轴计数方法提取反复;采用统一的多轴疲劳损伤寿命预测模型求每个反复的疲劳损伤;疲劳损伤累计,求总疲劳损伤;利用原载荷历程求等效蠕变应力;结合蠕变持久方程,根据等效蠕变应力和应力历程求蠕变损伤Dc;求高温下该多轴载荷谱块造成总损伤D;估算多轴蠕变?疲劳寿命。该方法对多轴应力下疲劳损伤和多轴应力下的蠕变损伤在整个载荷谱数据块内分别计算,疲劳损伤计算采用常温下的疲劳材料常数,蠕变损伤计算采用规范推荐的持久方程材料常数,通过试验验证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30298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81870.1
申请日:2015-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1)使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出热机械疲劳在最高温度处的高温疲劳数据和相应温度范围下的热应变数据;(2)将原有的在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考虑热应变转化成含有热应变项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3)将有限元计算的数据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法求得的等效能量与热机械试验的到数据计算的能量进行对照;(4)利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对热机械疲劳寿命进行预测;(5)在工程上,将等效能量法与拉伸滞后能模型使用分散带和标准差来衡量模型预测寿命的能力。预测结果说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计算热机械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80883.7
申请日:2015-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1)构造高周多轴疲劳准则。(2)通过代入两种单轴加载以及脉动循环加载情形,推导出式中参数(3)读取高周多轴恒幅加载试验数据,确定临界面位置。(4)通过计算出的临界面上的剪应力幅,正应力幅和平均正应力,利用公式计算出等效应力幅。(5)利用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出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提出的方法进行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估算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4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10780883.7
申请日:2015-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基于临界面法疲劳破坏准则的高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1)构造高周多轴疲劳准则。(2)通过代入两种单轴加载以及脉动循环加载情形,推导出式中参数(3)读取高周多轴恒幅加载试验数据,确定临界面位置。(4)通过计算出的临界面上的剪应力幅,正应力幅和平均正应力,利用公式计算出等效应力幅。(5)利用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出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提出的方法进行多轴恒幅载荷下的高周疲劳寿命估算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6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47903.9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86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机拉扭复合加载下临界面的确定方法,涉及多轴高周疲劳强度领域,该算法步骤为:(1)根据时间载荷历程,计算最大剪应力τmax(t),角度和角度γ(t);(2)确定权平均最大剪应力面的法向向量与试件轴向的夹角(3)确定权平均最大剪应力面的法向向量与试件轴向所成的角βc;(4)计算平面βc和平面βc+90°上损伤,有较大损伤的面为临界面。本发明用于确定随机拉扭载荷条件下的临界面,预测结果说明该方法能较好预测临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81549.3
申请日:2015-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短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方法,涉及多轴疲劳强度理论领域,该算法步骤为:(1)选取最大剪应变范围所在平面为临界面,利用该临界面上的损伤参量来表征短裂纹扩展驱动力;(2)基于剪切型多轴疲劳损伤参量,建立适用于多轴应力状态下的等效裂纹应力强度因子;(3)通过拟合单轴加载下的短裂纹扩展速率数据,得出单轴短裂纹扩展曲线;(4)对裂纹尖端进行塑性区尺寸修正,通过断裂力学方法计算短裂纹扩展寿命。本方法基可以很好的描述非比例加载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多轴比例、非比例加载下短裂纹扩展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41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34048.1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轴载荷条件下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的确定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算法步骤为:(1)利用现有的高周多轴疲劳模型将多轴载荷转化为等效应力;(2)若转化的等效应力为剪切型模型,需将等效剪应力幅转化为等效轴向应力幅;(3)利用Goodman方程将等效轴向应力幅σeq,a转化为应力比为0.06时的最大应力σeq,0.06;(4)通过双点法计算DFR值。本发明用于计算多轴载荷条件下的DFR值,预测结果说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计算多轴载荷条件下的DFR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