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614901.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低温供暖系统散热器选型方法,从建筑物特性、供暖系统特性及末端散热器特性三个层面分析确定影响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各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均匀及正交试验设计,以获得若干个典型供暖房间;借助建筑热环境模拟手段获取室外气象条件最不利工况下各典型供暖房间室温,并对典型供暖房间计算设计热负荷以表征建筑物特性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各影响因素与最不利工况下房间室温组成的大样本数据库;对所述最不利工况下房间室温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以供暖设计室温表征最不利工况下房间室温,并将散热器面积作为自变量对所述模型进行变形,得到低温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4901.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低温供暖系统散热器选型方法,从建筑物特性、供暖系统特性及末端散热器特性三个层面分析确定影响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各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均匀及正交试验设计,以获得若干个典型供暖房间;借助建筑热环境模拟手段获取室外气象条件最不利工况下各典型供暖房间室温,并对典型供暖房间计算设计热负荷以表征建筑物特性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各影响因素与最不利工况下房间室温组成的大样本数据库;对所述最不利工况下房间室温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以供暖设计室温表征最不利工况下房间室温,并将散热器面积作为自变量对所述模型进行变形,得到低温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373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097781.5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24F1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滤网颗粒累计净化量的检测方法。根据滤网内侧空间照度与滤网颗粒累计净化量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一种新的家用空气净化器滤网颗粒累计净化量的检测方法,能够基于滤网内侧照度值判断空气净化器滤网的颗粒累计净化量,将光学的照度信号转换为电学的电阻信号,并进行信号报警以提醒用户更换滤网,从而使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达到最优。避免了净化器滤网积灰扬尘所导致的二次污染,保证了室内空气品质。这种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及时、低成本等优点及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0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404595.3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居住建筑多区域动态通风换气量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在考虑房间之间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建立空气流动模型,并以居住者释放的CO2作为示踪气体,基于各房间的CO2质量守恒,利用卡尔曼滤波器过滤噪声影响计算各房间的通风量,确定出符合实际的空气流动模型以及各房间的动态通风量。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居住建筑多区域动态通风换气量的计算,突破以往单区域稳态通风量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并且该方法运用卡尔曼滤波器有效过滤测量噪声的影响,实现各房间动态通风换气量的最优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858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65798.6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质调节的加权外温的确定方法,属于能源利用的工程领域。本发明在分析确定当前时刻房间室温与当前及之前历史时刻外温线性关系的基础上,应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软件计算全年逐时室温,并与外温构成统计样本数据组,进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定量分析室温与外温的线性关系,确定与当前及之前历史时刻各外温相对应的加权系数,由此构建一套加权外温的分析确定方法。该方法以加权外温的形式反映出当前及之前历史时刻外温对当前室内温度环境的共同影响,体现出建筑围护结构热惯性作用下外温影响的衰减和延迟特性。基于此可合理调节供水温度,以对外温等扰量的影响做出相匹配的补偿。同时本专利可操作性强,应用流程和步骤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44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0144383.8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房间通风换气量的动态测量方法,采用以人体散发CO2作为示踪气体的测量方式,根据质量平衡基本原则建立房间CO2浓度与房间通风换气量的相互关系,同时依据房间CO2浓度的连续测试数据,并基于误差分析结果,计算确定出动态变化的房间通风换气量。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对房间人体CO2的散发状况无任何限制,可以基于房间CO2浓度实测数据,方便快捷地计算获得各个时间间隔内的房间通风换气量,由此可对房间通风换气量的动态变化加以真实的反映。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32357.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权扰量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的调节方法,考虑建筑热惯性作用下各个热扰量对房间室温影响的衰减和延迟特性,以室外温度和供暖系统供水温度的加权形式反映出当前及之前历史时刻各个热扰量对当前房间室温的影响。基于房间作为热力系统的线性特性,通过各个热扰量对室温影响的相互关系,构建一种新的供暖系统质调节模式。本发明适用于居住房间冬季室内外通风换气相对较小的情况,所构建的基于加权扰量的调节模式可显著降低供暖系统供水温度,实现供暖系统的低温运行;同时可控制房间供暖室温在合理范围内,有效规避过量供热的问题。从能源品位和能源消耗数量两个层面能显著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运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68589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865798.6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质调节的加权外温的确定方法,属于能源利用的工程领域。本发明在分析确定当前时刻房间室温与当前及之前历史时刻外温线性关系的基础上,应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软件计算全年逐时室温,并与外温构成统计样本数据组,进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定量分析室温与外温的线性关系,确定与当前及之前历史时刻各外温相对应的加权系数,由此构建一套加权外温的分析确定方法。该方法以加权外温的形式反映出当前及之前历史时刻外温对当前室内温度环境的共同影响,体现出建筑围护结构热惯性作用下外温影响的衰减和延迟特性。基于此可合理调节供水温度,以对外温等扰量的影响做出相匹配的补偿。同时本专利可操作性强,应用流程和步骤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58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144369.8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24F11/88 , F24F120/1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及BP神经网络方法的个性化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所述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各用户的初始与热舒适度反馈信息采集;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用于采集、处理并传输热成像数据;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源于人机交互模块与红外热成像模块的信息,并通过BP神经网络法计算得到最优化的控制参数,传输至空调控制模块;所述的空调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传输信号并实现对空调的控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最大限度满足多人对室内环境的动态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135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4369.8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24F11/88 , F24F120/1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及BP神经网络方法的个性化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所述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各用户的初始与热舒适度反馈信息采集;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用于采集、处理并传输热成像数据;所述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源于人机交互模块与红外热成像模块的信息,并通过BP神经网络法计算得到最优化的控制参数,传输至空调控制模块;所述的空调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传输信号并实现对空调的控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最大限度满足多人对室内环境的动态热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