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5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7527.3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30/20 , E02D17/02 , E02D33/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铁结构变形数据的基坑施工步序优化方法,涉及施工安全领域。采集地铁道路基坑施工现场的第一施工数据以及第一地铁结构数据;基于第一施工数据以及第一地铁结构数据确定地铁结构变形影响指标以及施工影响因素;根据地铁结构变形指标以及施工影响因素建立模拟实验,确定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工序对地铁结构影响的第一变化规律;对地铁道路基坑施工现场的地铁结构进行实时变形监测,获得地铁结构真实变形随时间变化的第二变化规律;基于第一变化规律和第二变化规律,确定施工步序对地铁结构的影响,并优化施工步序。能够为邻近地铁明挖基坑施工工程工艺选择、工序制定以及衔接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保证新建基坑及既有地铁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10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189313.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拉伸支护及自动止浆作用的注浆锚杆,包括空心杆体、锥形密封塞、压板和压紧螺母,所述锥形密封塞、所述压板和所述压紧螺母依次安装在所述空心杆体的尾端上,所述空心杆体的首端上固定安装有端部固定组件,所述空心杆体内靠近所述端部固定组件处安装有旋转组件,所述端部固定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空心杆体内滑动密封配合有密封组件。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在注浆准备工作时,能够利用推动密封组件挤压空心杆体内空气,使空气吹入锚杆与锚孔之间的空间内,实现对锚孔进行吹扫;通过设置撑紧组件,通过凸轮顶块推动顶销插入锚孔内壁面内,从而插入地层,以提高浆液、地层和锚杆之间的连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3584.3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智能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边坡表面的点云数据创建数字孪生模型;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划分生成多个第一网格,计算在目标时长内第一网格处的位移变化值;将位移变化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网格定义为第一区域,将目标时长划分为多个时间不等的第一时长;设置多种降雨模式,筛选出每个第一时长的最优模式,并计算对应的代表降雨量,构建预测模型,根据历史降雨数据在第一时长内的最优模式和代表降雨量,预测生成未来时间段内的代表降雨量;基于代表降雨量和土壤的孔隙水压力,预测生成第一区域在未来时间段内边坡的安全系数,通过本发明提升了边坡稳定性监测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91685.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IPC: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10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V10/764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病害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病害识别检测方法及系统:获取隧道历史病害图像,对历史病害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训练数据集;采用训练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目标识别模型;获取待检测隧道图像,对待检测隧道图像进行预处理,随后将预处理后的待检测隧道图像输入目标识别模型,获取存在病害的目标图像;从目标图像中提取病害区域,并进行标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目标识别模型的训练精度和隧道病害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724096.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Q10/0639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结构动态应力的地铁振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振动条件下结构动态应力数学模型;获取地铁附属结构混凝土力学参数;利用结构动态应力数学模型获得待监测的地铁位置结构所受动态应力;比较待监测的地铁位置结构所受动态应力与地铁附属结构混凝土力学参数,从而判断地铁振动环境是否安全。本申请基于现场调查与监测数据,引入频率效应影响系数,以动态应力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动速度的双指标评价模式,建立了基于结构动态应力的地铁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088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05039.4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结构监测和检测数据标准化数据库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从隧道监控系统中获取多源监测和检测数据;对所述多源监测和检测数据进行冷热分离处理,得到探测数据;所述冷热分离处理与所述隧道监控系统中各个部署位置对应的隧道结构重要性程度相关;选取多组所述探测数据,并分配多组所述探测数据对应的索引分层标识;所述索引分层标识由时空索引、倒排索引、多级索引中的至少两种混合得到;按照所述索引分层标识,将多组所述探测数据进行分层存储,得到所述隧道监控系统对应的目标数据库。该方法能够实现隧道监控系统的高效数据管理,优化了存储成本和数据访问速度,还提高了系统的查询性能、处理效率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6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24092.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场地条件的周围结构振动响应强度预测方法,构建地铁和结构物的基本参数模型;分别在建筑物侧墙内和建筑物楼层内布置测点,获得结构物振动响应规律;根据结构物振动响应规律,构建考虑场地条件的结构物振动强度预测模型。通过距离修正和建筑物高度修正,建立了更加准确的振动预测模型,消除了建筑物高度、室内外等因素的限制,可作为修正项辅助判定建筑物体内外振动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4096.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Q10/0639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结构动态应力的地铁振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振动条件下结构动态应力数学模型;获取地铁附属结构混凝土力学参数;利用结构动态应力数学模型获得待监测的地铁位置结构所受动态应力;比较待监测的地铁位置结构所受动态应力与地铁附属结构混凝土力学参数,从而判断地铁振动环境是否安全。本申请基于现场调查与监测数据,引入频率效应影响系数,以动态应力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动速度的双指标评价模式,建立了基于结构动态应力的地铁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0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10245.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少周围土体位移管棚支护结构,包括管道、轨道和蜗杆,所述管道内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轨道,所述轨道上均设置有两个以上动力切换机构;所述蜗杆的第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蜗杆的第二端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蜗杆的中部靠近第一端处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板,所述蜗杆在所述固定支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底座在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在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板在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叶轮的转动提供动力,动力切换机构和导向加固机构的相互配合,较小的注浆压力便可以将水泥浆流入管道周围的土壤中,使得管道周围土壤更加坚固。
-
公开(公告)号:CN1190888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305039.4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结构监测和检测数据标准化数据库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从隧道监控系统中获取多源监测和检测数据;对所述多源监测和检测数据进行冷热分离处理,得到探测数据;所述冷热分离处理与所述隧道监控系统中各个部署位置对应的隧道结构重要性程度相关;选取多组所述探测数据,并分配多组所述探测数据对应的索引分层标识;所述索引分层标识由时空索引、倒排索引、多级索引中的至少两种混合得到;按照所述索引分层标识,将多组所述探测数据进行分层存储,得到所述隧道监控系统对应的目标数据库。该方法能够实现隧道监控系统的高效数据管理,优化了存储成本和数据访问速度,还提高了系统的查询性能、处理效率和可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