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1615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06980.X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框架、下弦拉索和屋面板还包括张拉辅助装置,所述结构框架由钢柱、边梁和内梁组成,所述边梁架设在钢柱的顶端,内梁平行于边梁,设置在钢柱围合的空间内,所述下弦拉索垂直于内梁设置,其与内梁垂足处设置有屋面撑杆,所述撑杆顶面平行于下弦拉索设置有厚板带,所述屋面板为预应力金属薄板,设置在两块厚板带之间,并与其铆接,屋面板端部通过张拉辅助装置与边梁连接。实现了金属薄板的屋面板与线性结构共同受力,并克服了现有的与线性结构共同受力的张拉膜容易变形,容易发生破坏的缺点,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10160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140626.1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结构空间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施工空间受限的双斜拱承双曲抛物面索网结构施工方法。本发明索网结构下方的施工场地一侧有障碍物,施工方法包括在施工场地地面上铺放索网;安装提升工装和提升钢绞线;在B侧单面提升承重索,A侧辅助提升,待提升过程中索网整体偏心至能够突破受限空间时,A侧也开始进行提升,承重索由一侧提升为主转为两侧同时提升;在A侧的承重索提升的过程中,在空中组装剩余索网结构,通过索夹将抗风索与承重索连接;承重索提升到位后,固定张拉;整体同步提升抗风索;然后整体同步张拉抗风索并固定。本发明地面组装与高空组装相结合,单面偏心提升承重索,承重索先就位再张拉抗风索使索网成形,施工简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101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40626.1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结构空间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施工空间受限的双斜拱承双曲抛物面索网结构施工方法。本发明索网结构下方的施工场地一侧有障碍物,施工方法包括在施工场地地面上铺放索网;安装提升工装和提升钢绞线;在B侧单面提升承重索,A侧辅助提升,待提升过程中索网整体偏心至能够突破受限空间时,A侧也开始进行提升,承重索由一侧提升为主转为两侧同时提升;在A侧的承重索提升的过程中,在空中组装剩余索网结构,通过索夹将抗风索与承重索连接;承重索提升到位后,固定张拉;整体同步提升抗风索;然后整体同步张拉抗风索并固定。本发明地面组装与高空组装相结合,单面偏心提升承重索,承重索先就位再张拉抗风索使索网成形,施工简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50562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338637.X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牵引承重索;步骤三,悬挂吊索;步骤四,两端提升和安装承重索端头;步骤五,牵引抗风索;步骤六,连接吊索至抗风索;步骤七,张拉抗风索系完成预应力张拉。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解决了特殊施工场地条件下(如水上作业等)、不具备大面积施工作业面的场地情况下双层索网结构的施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05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38637.X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4 , E04G21/12 , E04G20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牵引承重索;步骤三,悬挂吊索;步骤四,两端提升和安装承重索端头;步骤五,牵引抗风索;步骤六,连接吊索至抗风索;步骤七,张拉抗风索系完成预应力张拉。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解决了特殊施工场地条件下(如水上作业等)、不具备大面积施工作业面的场地情况下双层索网结构的施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39898.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系留空间结构体系及其设计方法,其中系留空间结构体系包括有形成屋盖的充气气囊、用于支撑充气气囊的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在支撑结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锚碇结构;所述充气气囊空腔内充有氦气,整体呈曲面形状,由充气气囊单元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充气气囊单元为双层膜结构,包括外膜持力层和内膜阻气层;相邻两个充气气囊单元之间通过外膜连接;所述充气气囊单元的外部设有环形加劲带和用于吊装的吊挂带;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沿充气气囊边缘平行间隔布置的竖向支撑和连接在相邻竖向支撑顶部之间的连系梁;所述充气气囊连接在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锚碇结构为重力式锚碇。本发明受力合理,能够满足超大跨度结构和超大密闭空间结构应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665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106996.0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施工方法,通过在下弦拉索上设置撑杆,将下弦拉索和屋面板连接成共同的受力体系,并通过对下弦拉索施工预拉力,从而间接对金属薄板做成的屋面板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应力金属薄板。本发明施工顺序规划合理,简单有效,适用性强,施工辅助措施少,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665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06996.0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施工方法,通过在下弦拉索上设置撑杆,将下弦拉索和屋面板连接成共同的受力体系,并通过对下弦拉索施工预拉力,从而间接对金属薄板做成的屋面板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应力金属薄板。本发明施工顺序规划合理,简单有效,适用性强,施工辅助措施少,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38615.3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同步张拉的工装,包括连接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张拉钢绞线的承力架,两根张拉钢绞线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反力架和第二反力架;第一反力架和第二反力架之间固定有钢结构主梁,钢结构主梁通过双拉索与承力架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据设计要求的双拉索线型、双拉索锚固节点的位置确定第一反力架、第二反力架及销轴的位置;步骤二,据双拉索破断荷载及锚具尺寸确定承力架、第一反力架和第二反力架尺寸;步骤三,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节点尺寸。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同步张拉的工装及使用方法,确保两根拉索有相同的伸长量及张拉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4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710239898.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系留空间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其中系留空间结构体系包括有形成屋盖的充气气囊、用于支撑充气气囊的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在支撑结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锚碇结构;所述充气气囊空腔内充有氦气,整体呈曲面形状,由充气气囊单元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充气气囊单元为双层膜结构,包括外膜持力层和内膜阻气层;相邻两个充气气囊单元之间通过外膜连接;所述充气气囊单元的外部设有环形加劲带和用于吊装的吊挂带;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沿充气气囊边缘平行间隔布置的竖向支撑和连接在相邻竖向支撑顶部之间的连系梁;所述充气气囊连接在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锚碇结构为重力式锚碇。本发明受力合理,能够满足超大跨度结构和超大密闭空间结构应用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