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2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66711.7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文正 , 林雪冰 , 乔国刚 , 薛彦 , 李洪波 , 霍岩 , 王晓婵 , 张杰 , 左峰 , 张亮 , 陈浩 , 佟瑞华 , 李海峰 , 王波 , 赵新生 , 刘梦 , 朱柏全 , 白玉山 , 孙文智 , 孙俊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多股铁路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涉及铁路施工领域,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其顶部外壁上的顶盖,所述基座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动片,若干个搅动片在主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形成绞笼结构用于运输杂物,所述主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本申请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实现了对基座外部的工件配合实现了通过工件转动的方式将杂质和泥土等难以通过人工处理的物质通过设备运行运输到轨道两侧,方便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56438.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经纬仪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工作井洞窟规格检测经纬仪,包括经纬仪本体和支架,所述经纬仪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尖端;所述支架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焊接板,所述焊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输出杆;本发明通过启动焊接板底部的电推杆,让电推杆的输出杆带着“U”字形的连接板向尖端处移动,进而使得连接板带着矩形杆和刮板一起移动,让刮板的一面和尖端的表面相贴合,使用刮板的一端将尖端上的泥土铲下,从而将起到清洁尖端的作用,方便经纬仪本体支架的尖端保持干净,方便经纬仪本体的携带和转运。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50122.7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隧道施工双液注浆机,包括注浆头,所述注浆头顶端贯通连接有第一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一侧设置有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二注浆管与注浆头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注浆管输出端固定有单向阀芯,所述注浆头内部且位于单向阀芯的外部开设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内壁的底面为斜面,所述注浆头内部且位于第一注浆管的下方开设有混合槽;通过过渡槽内壁底面为斜面的设计可以更加有效的加速浆液的排出,并使得排出的浆液具备一定的初始速度,从而便于两种浆液的混合,同时设置分隔板可以对第一注浆管内的浆液进行一定的遮挡,一定程度预防了第一注浆管的浆液混入到过渡槽内,造成过渡槽内部出现堵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8674250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1479494.6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佳伟 , 李洪波 , 宋玉良 , 冯力 , 刘勇强 , 张海全 , 胡凡城 , 左峰 , 郑进生 , 李述进 , 许娇 , 李星辰 , 郑文宇 , 张涛 , 闫虹宇 , 李光瑞 , 孟学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其包括: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铜芯(2)、碳弧气刨碳棒(3)、电缆线压片(4)和绝缘把手(6);碳弧气刨碳棒(3)沿所述铜芯(2)的径向穿过所述铜芯(2),并采用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沿铜芯(2)轴向顶紧;采用电缆线压片(4)压紧电缆线触片,并使电缆线触片与所述铜芯(2)贴合;并在铜芯(2)外部套接绝缘把手(6),且碳弧气刨碳棒(3)留在绝缘把手(6)外部。通过本实用新型,在单组蓄电池故障时,采取相邻蓄电池取电,随取随用,从而能够及时更换单组蓄电池、修复连接铅板和蓄电池连接柱头,真正达到现场问题,现场解决,确保后勤保障的最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413907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2177233.5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隧道顶镐靴防偏装置,其包括:销轴(1)、滚轮(2)、支架(3)、套管(4)、弹簧(5)和底盖(6);所述套管(4)内部有方孔;支架(3)下半部分为方形并穿入套管(4)中,支架(3)的上端为U型结构;滚轮(2)用销轴(1)安装在支架(3)的上端U型结构内;销轴(1)的两端用卡簧固定;弹簧(5)放置在套管(4)中的支架(3)下方,底盖(6)安装在套管(4)的底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顶镐靴与管片接触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209293816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2181304.9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盾构施工中管片装卸车安全防护装置,其至少为两组,其中每组包括:圆管(1)和架体(2);所述圆管(1)固定在架体(2)上方;该架体(2)为槽型结构,其凹槽向下供插件伸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架体上固定圆管来接触管片,能够减小叉车与管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保护管片的作用;而且整个管片位于左右圆管所构建的范围之内,故管片的棱角会得到保护;同时,通过叉齿与四个架体接触,使得叉齿的着力点变为四点着力,因而能够更大地增加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732479U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21453060.9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吊自动驻停装置,其中,龙门吊自动驻停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翼板固定在靠近龙门吊驱动轮的大架上;固定翼板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传动轴通过键连接;所述面板为两块,分别位于摇臂两侧并活动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两端;所述摇臂与铁楔采用销轴连接,所述铁楔的角度通过调节丝杠调节;所述液力推进器固定在所述面板上,为所述传动轴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门吊停止时放下铁楔,起到防风、防溜的作用,从根本上杜绝了风刮走了,自己溜了的现象,真正做到为安全出力,为安全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209208777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822537.6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K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盾构机车复轨装置,其中,地铁盾构机车复轨装置包括对应于承载运输车的道轨而对称布置的两个地铁盾构机车复轨装置,每个地铁盾构机车复轨装置中,面板(1)中间位置具有U型开口;导板(2)为两个设在面板(1)上面且分别位于U型开口两侧,且导板(2)为弧线导板,其尾端远离道轨(8),其首端向道轨(8)的上轨靠拢;两个三角立板(3)对称布置在U型开口的两侧且其斜边固定在所述面板(1)底面;面板(1)通过纵向连接构件(6)与枕木(9)固定;通过横向连接构件(4)与道轨(8)固定;通过顶脚构件(5)支撑在隧道地面上。脱轨运输车的车轮沿本实用新型上升,即可使运输车的车轮轮缘快速复轨。
-
公开(公告)号:CN208718659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510303.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冯力 , 闫虹宇 , 左峰 , 郑进生 , 左武祎 , 左春浩 , 李洪波 , 刘永强 , 宋玉良 , 张海泉 , 胡凡城 , 孟学良 , 李佳伟 , 李光瑞 , 李述进 , 许娇 , 王志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盾构测量导向系统托举装置,其中,弯折板(1)的一端固定于吊装头的吊装头上;弯折板(1)上固定有用于固定万向顶脚的万向顶脚固定块(12);弯折板(1)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大臂(2)上;大臂(2)与小臂(4)分别连接在角度调节器(5)的两个连接板上;大臂(2)与小臂(4)之间的开合角度和旋转轨迹通过月牙弧(3)上设置的导流长孔来限定;小臂(4)的端部通过钢丝绳固定在管片上;强制对中盘调节固定器(7)通过固定在其底部的丝杆穿过小臂(4)上的长孔来调节托盘(6)在所述小臂(4)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能够增加盾构全站仪安全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575555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0547783.4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楼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下井楼梯,包括楼梯杆、支板和导向组件;一对所述楼梯杆之间固接有一组支杆;所述支杆内开设有空腔,通过设置支杆、转轴、齿轮、齿条、齿杆、竖杆、支板和侧板,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脚底放在支板上,然后支杆向下进行移动,之后支杆调动导杆和齿条向下进行移动,齿条移动会带动齿轮和转轴顺时针旋转,通过齿轮带动两个齿杆进行移动,齿杆带动两个竖杆和侧板进行互相靠近,依靠侧板从侧面夹住工作人员的鞋面,以此可以增大与鞋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效果,进而减少由于竖直和苔藓导致鞋底打滑的情况,进而可以提高时的安全性,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