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39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12532.X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顶管端头加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包括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所述前对接环与后对接环均为金属材料,所述前对接环与后对接环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前对接环的另一侧开设有拼接槽,所述后对接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拼接板,顶管在施工时,需要将若干个顶管分批次压入土体中,配合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的设置,将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卡槽的位置与顶管的外边缘进行卡合固定,让后一个顶管的后对接环与前一个顶管的前对接环相对接,使得在挤压过程中,让拼接板可以卡入拼接槽中,再配合内侧橡胶止水带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顶管端头的稳定结合效果,让连接处出现泄露和断裂的问题大大降低。

    一种预留洞口止水盘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26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64638.4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顶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预留洞口止水盘根装置;通过设置止水套环、母体挡板、公体、挡圈、牛油盘根、长螺栓和止水橡胶板;利用长螺栓将公体安装到母体挡板上,长螺栓进行紧固,带动公体靠近母体挡板,推动挡圈挤压牛油盘根,使得牛油盘根将母体挡板与顶管的外圈之间的缝隙密封堵塞,达到止水的目的,通过设置的止水橡胶板配合牛油盘根,形成“双保险”止水,可以有效地保障洞口的安全;降低了涌水涌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井内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同时降低了水土流失严重将给路面带来塌陷的风险,降低了顶管外壁的触变泥浆从洞口流失而影响顶管润滑减阻效果的情况。

    一种顶管施工机头进洞顶推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9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64174.7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开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顶管施工机头进洞顶推方法,使用后背铁组合混凝土形式制作后背墙,墙体厚度一米,后背铁两侧与井壁预埋铁焊接固定牢靠;制作预留洞口,安装止水洞门胶圈及封堵洞口周边漏水点,在井周边提前打设降水井使用水泵抽排以降低洞口附近水位防止机头顶进时外部水压过大;安装导轨并吊放顶管机壳体下井,在顶管机壳体两侧焊接托架及受力翼板并安装两台顶镐,顶镐安装在托架上并固定在顶管机壳体外侧;通过反顶的进洞方式有效的解决顶管井结构空间不足的问题,该方法基于正常顶管法施工设备的布置形式稍作调整,方法简单且容易实施,可以在不改变井结构的情况下,达到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

    一种顶管机用注浆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61635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2820562.3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顶管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顶管机用注浆装置,包括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底端两侧的前部和后部分布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装置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泵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入管远离泵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一端与软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远离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空心柱靠近软管的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阻挡柱,所述软管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阻挡柱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板靠近阻挡柱一侧的四角固定连接有螺杆。

    一种顶管机施工用可快速定的轨道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059609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2820585.4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顶管机施工用轨道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顶管机施工用可快速定的轨道定位装置,包括架体;通过压紧机构的设置,并与定位座配合使用,在将初始的轨道铺设安装完成后,将轨道通过吊装或是人力放入放置槽内,进而使得轨道落在定位槽内,此时拉动限位块并转动,进而对滑动块的限位消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滑动块带动压紧块移动,并使得压紧块的一端穿过通槽将落在定位槽内第二个轨道压向第一轨道并贴合,完成定位,从而解决了通常轨道在铺设吊装过程中通过目测来对导轨滑轨的位置进行定位校正,但是此种方式存在较大的误差,且定位速度较慢,影响轨道的铺设进度,进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