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02278.2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车站洞门渗漏治理方法,属于地铁隧道渗漏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探测车站侧墙内部、洞门环梁内部以及环梁邻接管片背部的缺陷;S2、凿除洞门环梁和环梁邻接管片、车站侧墙的接缝内部的劣质混凝土;S3、环梁邻接管片背部的灌注桩和车站侧墙之间的防水层的两侧进行注浆;S4、对步骤S2中的接缝进行注浆;S5、对步骤S4中的缺陷进行注浆;S6、洞门环梁和环梁邻接管片做表面封闭。可由内到外构建了四道防水屏障,形成完整闭合的封堵圈,对洞门内渗漏水通道完全封堵、全面修复,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浆堵漏效果不佳、不能长时间保持治理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3874.2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伸缩缝外贴式防水结构、桥梁伸缩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运营期轨道交通桥梁伸缩缝修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型钢槽内清理困难且存在形变,导致橡胶止水带安装质量难以保证,且现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该伸缩缝外贴式防水结构包括止水带以及钢边连接部,止水带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伸缩缝处,止水带的两侧均连接有钢边连接部,止水带的部分区段通过钢边连接部与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本体相连接,止水带的部分区段与混凝土结构中的型钢相连接。无需彻底清理既有的型钢槽,仅需简单切割破损止水带后,在伸缩缝外侧进行伸缩缝外贴式防水结构的安装,具有施工效率高,破损易维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04456.5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束管旋转注浆装置及其注浆方法,注浆头包括套筒及同轴转动连接在套筒内的转动接头,套筒的外周壁开设有若干沿其轴向间隔排布的进浆口,转动接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沿其周向环绕设置且与其同轴的环形槽口,环形槽口沿转动接头轴向间隔分布,分别与各进浆口对应连通,转动接头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分别与各环形槽口相对应的连接口,转动接头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分别连通各对环形槽口和连接口的进浆管道,转动接头开设有连接口的端部连接有随其同步转动的集束管管体,集束管管体上开设有若干沿其轴向间隔排布的出浆口,每对出浆口和连接口之间均连通有注浆管,在一个孔内进行不同深度和不同种类浆液的注浆,保证了施工地层结构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79348.X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劈裂注浆的定向诱导注浆装置,涉及地下工程病害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注浆管管体、注浆管尖端、芯杆、滑动杆、连接杆、诱导端杆体和诱导段皮膜;本发明通过设置诱导段皮膜和诱导端杆体形成注浆诱导片,通过外伸的注浆诱导片在注浆初期可对浆液劈裂方向进行定向的诱导,使得浆液扩散朝着预设方向进行,避免浆液无序扩散,提高注浆加固效果。同时注浆诱导片可收进杆体内,一方面方便与现有通用的圆形钻孔装置配套使用,另一方面可实现在某些预留圆形注浆孔的结构(例如盾构管片、地下管廊等)中进行定向诱导注浆。
-
公开(公告)号:CN115222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20837.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地铁结构渗漏病害的分类分级的指导治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铁结构的渗漏病害数据信息;根据预设的渗漏病害分类分级的原则对所述地铁结构的渗漏病害数据信息进行渗漏病害定级;根据渗漏病害定级的指导信息对所述地铁结构进行治理;本实施例可以针对地铁结构渗漏病害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了地铁结构渗漏病害的分类分级方法,有效地指示治理工作,确保了既有地铁的运管安全和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3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5548.3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漏邦房屋修缮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预留缝隙的修补方法,其能够降低成本,并且修复效果很好。这种建筑物预留缝隙的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填充物放入建筑物预留缝隙中,填充物包括两层不锈钢板和一层软性胶,软性胶设在两层不锈钢板之间;(2)在建筑物预留缝隙中预埋注浆管;(3)填充板材;(4)涂抹密封胶;(5)将弹性灌浆料注入到注浆管;(6)在密封胶外施加压力,从而使弹性灌浆料注入建筑物预留缝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0918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11050.0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间距动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其包括绝缘扣件、位移传感器、保护罩、数码变形针、数据线以及PC机;其中,绝缘扣件固定在轨道的一侧,位移传感器与绝缘扣件的一端相连,位移传感器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数码变形针设置在位移传感器与另一侧轨道之间,数码变形针与轨道的另一侧自由接触;位移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PC机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轨道间距动态测量装置,其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能够实时测量轨道之间的距离变化,并通过数据线将位移变化信号反馈至PC机,实现轨道间距的动态监测,为轨道交通的顺畅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56961.8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E02D29/045 , E02D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板反水治理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通过拆除地板重新安装来治理地板反水的方法,效果差,治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治理方法包括:将反水区域的地板网格划分出两个以上注浆单元;在注浆单元的中心位置设置注浆孔,在注浆单元的边侧设置观察孔;由注浆孔向地板与地面之间注浆,直至注浆单元的所有观察孔处冒浆;注浆单元注浆完毕,封堵注浆孔。该地板反水治理方法,无需拆除地板,减少对地铁车站设备运行及乘客出行的影响;浆液可以有效填充地板与地面的脱空区域,注浆还会渗透至地面的裂缝当中,提高治理效果,防止再次发生反水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2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09787.9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变形缝空间形态的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变形缝一侧结构表面的支架和设置在变形缝另一侧的球状接头,所述球状接头与支架球铰连接;所述球状接头上设有三根设有位移传感器的测缝针,三根测缝针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变形缝靠近所述球状接头一侧的结构表面上设有第一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上固接有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两两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平板与变形缝基本平行,所述本根测缝针与三块平板分别相抵。该装置精度高、成本低且体积小,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036402.X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用于泥质地层的衬砌背后导向管注浆堵水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渗漏治理领域,包括衬砌结构、沿衬砌结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的贯通的注浆孔、插接在注浆孔内的导向管以及插接在导向管内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内端口与注浆泵连接。所述导向管包括直管部和弯管部,所述直管部与弯管部之间的夹角为150°;直管部位于注浆孔内、且内端头向外伸出注浆孔,并直管部的长度大于注浆孔的长度至少20cm,弯管部沿延伸孔伸入外部土体内。同一位置所述注浆孔反复打设六次,每次打设注浆孔后导向管的插入角度与上次插入位置间隔角度为60°。本发明解决结构上钻孔过多破坏结构自身的完整性,增加结构自身的风险,钻孔数量和注浆效果矛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