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中六价铬呼吸途径的生物可给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53005.8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六价铬呼吸途径的生物可给性测试方法,属于生态毒理研究领域。本发明通过SBET法、PBET法和SGET法三种体外消化提取方法对土壤六价铬的生物可三种体外消化提取方法对土壤六价铬的生物可给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六价铬污染土壤的平均提取率,得出土壤六价铬的生物可给态含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中铁、锰的含量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六价铬的生物可给性;本发明通过探索土壤六价铬的生物可给态含量,用以判断土壤的健康风险并根据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研究其对土壤六价铬含量的影响。

    一种针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199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314278.0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再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银杏叶粉碎,备用;2)将粉碎后的银杏叶与铬污染土壤混合均匀,控制其含水率为20%~60%,得铬污染土壤混合物;3)将所述铬污染土壤混合物放置在20~45℃温度环境下,修复培养。本发明所提供的修复方法,通过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有效降低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含量,去除率最高可达99.99%;且修复周期短,修复效果明显,无二次污染,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本发明所使用修复剂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于获取。

    土壤热脱附回转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881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340236.0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一种土壤热脱附回转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所述测试系统包括载气装置、回转热脱附测试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载气装置包括氮气瓶、减压阀和进气耐腐蚀导气软管,所述回转热脱附测试装置包括有管式回转炉、进气气压阀、流量计和出气气压阀,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出气耐腐蚀导气软管、冷凝器、洗气瓶和活性炭吸附器。本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能有效快速的测试出污染土壤热脱附条件,可在土壤热脱附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之前,获取氮气通气压力、加热速率、炉管转速、加热温度、停留时间和脱附效率关键工艺设计参数,为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为实际工程提供依据。

    基于光谱分析预测土壤中高环PAHs生物有效性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00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1088924.0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分析预测土壤中高环PAHs生物有效性的建模方法,属于多环芳烃的生物有效性预测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样品收集和前处理,(2)用化学氧化法氧化土壤样品,(3)将原土样以及其对应氧化后的土样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得到各波长红外吸光度占比,(4)建立16种PAHs的浓度与各红外占比的拟合曲线,比较不同环数多环芳烃与不同波长吸光度占比的回归模型,(5)对回归模型进行筛选,获得相关度最佳的回归模型,得到该场地高环多环芳烃与吸光度占比的函数关系;本发明建立了相对精确快速预测污染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的光谱模型,便于后续对PAHs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所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进行研究。

    臭氧预处理强化微生物降解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280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2893.X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污染土壤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制备并混匀泥浆液、组装连接修复系统、臭氧预处理、向反应容器中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液态培养基、进行联合降解和定期取样测定直至修复完成。所用系统配置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针对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程度深、污染历史持久等特点,采用臭氧预处理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增溶技术来强化微生物降解联合技术,克服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运行周期短,去除效果好,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达93%以上,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大大削弱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为土壤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热脱附处理测定土中生物有效态多环芳烃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943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6217.6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脱附处理测定土中生物有效态多环芳烃含量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待测土壤样品分为两份,一份采用丙酮溶剂萃取法测定处理前多环芳烃含量,另一份先经过热脱附处理去除样品中生物有效态多环芳烃,之后采用丙酮溶剂萃取法测定处理后多环芳烃含量,处理前多环芳烃含量与处理后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值即为土壤样品中生物有效态多环芳烃含量。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热脱附处理时间较短,为测定土壤中生物有效性多环芳烃含量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土壤中生物有效态多环芳烃含量测定的时间,并且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重复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一种测定实际土壤中芳香烃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4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60848.4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实际土壤中芳香烃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的方法,属于环境风险评价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平衡分配理论,通过测定平衡状态下被动式采样器吸附材料上吸收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浓度(C1)预测土壤液相中自由溶解态浓度(Cfree),并结合土壤中的浓度(Cs)和土壤有机碳含量(foc)计算Koc值。本发明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对数据资料要求较低且适用性好,解决了利用Kow-Koc相关性模型方法中存在的不同模型间波动大、重现性差且不适用于高疏水性有机化合物的问题,以及传统实测方法受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影响大、会明显低估Koc值的问题,对客观评估芳香烃类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臭氧预处理强化微生物降解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28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812893.X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臭氧预处理强化微生物降解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污染土壤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制备并混匀泥浆液、组装连接修复系统、臭氧预处理、向反应容器中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液态培养基、进行联合降解和定期取样测定直至修复完成。所用系统配置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针对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程度深、污染历史持久等特点,采用臭氧预处理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增溶技术来强化微生物降解联合技术,克服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运行周期短,去除效果好,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达93%以上,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大大削弱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为土壤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种多目标层次化确定汞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028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531462.6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目标层次化确定汞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方法,属于环境风险评价技术领域;一种多目标层次化确定汞污染土壤修复目标标准的方法,具体包括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理论和土壤污染评价理论,计算了不同层次的基于人体健康的土壤汞修复目标值、基于植物健康的土壤汞修复目标值和基于地下水保护的土壤汞修复目标值,最终获取不同污染评价条件下的汞污染土壤综合修复目标值。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实际应用性强,弥补了传统汞污染土壤修复目标值确定方法的局限性,对不同污染评价情境下土壤汞的修复目标值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