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2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988719.5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永政 , 李嘉俊 , 张世勇 , 代军锋 , 胡家鹏 , 刘超 , 梅棋 , 周炜 , 朱胜利 , 郑然 , 翟宇昕 , 刘世钊 , 李楠 , 赵校伟 , 房爱民 , 李松梅 , 刘欣 , 陈明岳 , 霍立国 , 李诚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在风道的地铁车站冷却塔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内置在风道的地铁车站冷却塔系统中,塔体设置在地铁车站的排风道中或中间风道内;填料层填充于所述塔体中;风机设于所述塔体顶部;多个自清洁喷头设于所述塔体且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布水盘设于所述塔体顶部;水管连通所述多个自清洁喷头和布水盘;集水槽设于所述塔体底部;底阀设于所述集水槽。本发明可解决内置冷塔消防要求,提高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同时节约造价。集水槽处设置底阀,防止冷却水回流,解决冷却塔系统循环水回流问题,实现下置冷塔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682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989472.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道敏 , 丁树奎 , 李仲华 , 张世勇 , 胡家鹏 , 马笑松 , 代军锋 , 李永政 , 朱胜利 , 梅棋 , 郑然 , 刘超 , 周炜 , 金淮 , 余乐 , 张继菁 , 刘世钊 , 翟宇昕 , 刘欣 , 李嘉俊 , 李诚智 , 霍立国
IPC: F24F1/0063 , F24F1/0073 , F24F1/0076 , F24F8/108 , F24F8/192 , F24F11/52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86 , F24F13/22 , F24F13/24 , F24F13/30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40/20
Abstract: 一种水冷磁悬浮直膨式一体化空调机组及其运行方法,运行方法包括(1)空调期:新回风混合后进入空调机组,经过初效过滤和消毒除尘然后进入蒸发旁通段,旁通段处于关闭状态,净化后的空气经过蒸发器翅片表面与蒸发器内通过的低温冷媒直接进行全面的热湿交换以达到降低温度和湿度的目的;经过蒸发器处理后的空气经过风机增压‑均流‑消声降噪‑送风段‑排除公共区产生的余热和余湿以保证公共区过渡性舒适的空气环境;(2)通风期:制冷系统停止运作,新回风混合后先经过初效过滤段、电子净化段进入蒸发旁通段,此时旁通阀打开,净化后的空气进入风机经送风机增压,再经过均流、消声段和送风管路,从送风口送至车站公共区作通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8672412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168851.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道敏 , 丁树奎 , 李仲华 , 张世勇 , 胡家鹏 , 马笑松 , 代军锋 , 李永政 , 朱胜利 , 梅棋 , 郑然 , 刘超 , 周炜 , 金淮 , 余乐 , 张继菁 , 刘世钊 , 翟宇昕 , 刘欣 , 李嘉俊 , 李诚智 , 霍立国
IPC: F24F1/0073 , F24F1/0063 , F24F1/0076 , F24F11/52 , F24F13/30 , F24F13/24 , F24F13/28 , F24F8/108 , F24F8/3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水冷磁悬浮直膨式一体化空调机组,空调机组中,磁悬浮压缩机包括永磁同步直流电机和磁悬浮轴承,水冷冷凝器连接所述磁悬浮压缩机;进风段导入空气以及回风,自洁式空气净化段连通所述进风段以净化空气;直接蒸发器,连通所述自洁式空气净化段和水冷冷凝器以将导入的空气与冷媒直接换热,所述直接蒸发器设于空调机组内;直接蒸发器,其包括两段,且该两段经由旁通阀连接以冷却空气,风机输送来自所述蒸发器的空气,均流段连接所述风机以均流空气,消声段连接所述均流段以降低噪声,所述消声段设于空调机组内且连通送风口。
-
公开(公告)号:CN218673210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168897.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永政 , 李嘉俊 , 张世勇 , 代军锋 , 胡家鹏 , 刘超 , 梅棋 , 周炜 , 朱胜利 , 郑然 , 翟宇昕 , 刘世钊 , 李楠 , 赵校伟 , 房爱民 , 李松梅 , 刘欣 , 陈明岳 , 霍立国 , 李诚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在风道的地铁车站冷却塔系统,其中,集水槽处设置底阀,防止冷却水回流,解决冷却塔系统循环水回流问题,实现下置冷却塔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具体的,塔体设置在地铁车站的排风道中或中间风道内;填料层填充于所述塔体中;风机设于所述塔体顶部;多个自清洁喷头设于所述塔体且位于所述填料层上方;布水盘设于所述塔体顶部;水管连通所述多个自清洁喷头和布水盘;集水槽设于所述塔体底部;底阀设于所述集水槽;控制单元,其控制风机和自清洁喷头。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内置冷却塔消防要求的同时,提高冷却塔的换热效率,节约造价,并实现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87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1015062.X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B6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纵台罩板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操纵台。该操纵台罩板结构包括翻转罩板、左固定面板和右固定面板;左固定面板和右固定面板分别设置在操纵台的台面的两端;其中,翻转罩板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在左固定面板上,翻转罩板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在右固定面板上,以使翻转罩板沿操纵台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以将操纵台的台面打开或闭合。从而在打开或关闭翻转罩板时非常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列车操纵台的活动盖板打开时比较费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31406.9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形结构板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获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异形结构板的数值分析模型,根据塑性绞线理论,采用栅格点阵对所述异形结构板进行离散处理,得到多个节点及所述多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求解预设数学优化方程,得到所述异形结构板的结构极限破坏荷载系数及临界破坏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数学优化方程以所述多个节点及所述多个节点之间的连线为研究对象,以节点几何相容方程、流动法则以及边界条件为约束调条件。规避了现有技术中人为假设屈服线破坏模式的不足,提高确定异形结构板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效率和精度,更为直接地揭示板结构的破坏情况,丰富结构设计及研究人员的分析手段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15474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68486.4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9B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运行仿真系统,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车辆参数获取模块、运行仿真初始模型建立模块、牵引及制动特性信息添加模块、电路模型建立模块和仿真运行模块;车辆参数获取模块获取车辆参数;运行仿真初始模型建立模块根据车辆参数和运行条件建立运行仿真初始模型;牵引及制动特性信息添加模块在运行仿真初始模型中添加牵引特性和制动特性信息,得到运行仿真模型;电路模型建立模块基于运行仿真模型建立电路模型;仿真运行模块根据列车的运行仿真模型和电路模型对该列车进行仿真运行操作。本发明可靠性高且功能完善,能够为实习列车驾驶员提供一种完整且仿真度高的一种列车运行仿真系统,并为列车交通工程的研究提供了精确的研究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7826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58273.1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前方信号机状态判断方法,其方法包括:接收区域控制器发送的列车控制信息;获取列车的行驶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保护区段有效性信息、所述行驶位置信息和所述列车停靠位置信息获得第一防护距离和第二防护距离;根据所述第一防护距离和所述第二防护距离判断列车前方信号机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前方信号机状态判断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区域控制器发送的保护区段有效性信息和列车停靠位置信息,根据保护区段有效性信息、行驶位置信息和列车停靠位置信息获得第一防护距离和第二防护距离;根据第一防护距离和第二防护距离判断列车前方信号机状态,实现在互联互通中能够准确快速识别列车前方信号机状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953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068034.5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度范围在7~36米,在变截面板中设置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板侧面,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并张拉,然后封堵张拉槽。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板侧面,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结构构件端部不具备张拉锚固条件时,能够实现预应力张拉锚固,可提供较好的舒适度、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重载、大跨单层框架箱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953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68034.5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度范围在7~36米,在变截面板中设置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板侧面,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并张拉,然后封堵张拉槽。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板侧面,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结构构件端部不具备张拉锚固条件时,能够实现预应力张拉锚固,可提供较好的舒适度、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重载、大跨单层框架箱形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