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7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18768.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雄安)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结构内屋面天窗龙骨安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拼装胎架安装;步骤S200、屋面结构上层檩条安装、下层檩条胎架内就位;步骤S300、上下通长横梁、天窗立面小拼单元安装;步骤S400、天窗主次结构梁连接安装;步骤S500、提升系统布置;步骤S600、整体提升;步骤S700、嵌补杆件。根据弧形桁架内庭及外侧弧形桁架与落地大拱之间连系桁架区结构特点,将弧形桁架内庭天窗根据主桁架分段,外侧连系桁架区根据次桁架分段,将分段的小拼单元在地面使用胎架组装焊接完成,借助电动绞磨及定滑轮多次转换受力方向而整体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19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586944.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辅助修坡施工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应用装置包括坡外侧地面上临时安装的辅测定位器、修坡支架以及连接于修坡支架的引导杆和铰接于修坡支架上的引导板。本发明通过分阶段结合大型的挖掘机、小型的挖掘机以及人工进行坡面的开挖和修正,并结合辅助装置进行精准的开挖和修正,便于节省工时和利于精细化施工;通过辅测定位器的设置,利于有序指导开挖,不至于超挖和便于后续精修时减少工时,且辅测定位器可适应不同的施工断面和坡度,有极强的现场适用性;通过引导板及其连接构件的设置,利于精准进行坡面的修正,且引导板的不断深入和限定,利于操作人员的精准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107198.8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信强 , 张雷刚 , 焦勇 , 孙洪业 , 白晋合 , 吴嘉希 , 张学忠 , 孙素凤 , 程嘉庆 , 杨宝森 , 褚金栋 , 张震 , 王士兵 , 裴少元 , 王泽强 , 张彩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支护结构中芯桩自吊装系统及施工方法,包含位于基坑坑底四周的止水帷幕、连接于止水帷幕内的芯桩以及连接于芯桩上的吊装组件;所述芯桩底端高于止水帷幕底端,芯桩与周边土体之间还连接有锚索。本发明通过前期的三维建模,利于深化控制复合型支护结构和自吊装系统的施工,后期通过自吊装系统可有效的节省施工空间,保证芯桩的定位;通过在搅拌桩内插接芯桩利于加强止水帷幕,而且芯桩的长度小于止水帷幕的高度,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了施工成本;通过已就位芯桩作为受力体系,结合吊装组件中的动臂吊架和基座轨道可进行狭小场地上的自吊装定位,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便捷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6944.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辅助修坡施工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应用装置包括坡外侧地面上临时安装的辅测定位器、修坡支架以及连接于修坡支架的引导杆和铰接于修坡支架上的引导板。本发明通过分阶段结合大型的挖掘机、小型的挖掘机以及人工进行坡面的开挖和修正,并结合辅助装置进行精准的开挖和修正,便于节省工时和利于精细化施工;通过辅测定位器的设置,利于有序指导开挖,不至于超挖和便于后续精修时减少工时,且辅测定位器可适应不同的施工断面和坡度,有极强的现场适用性;通过引导板及其连接构件的设置,利于精准进行坡面的修正,且引导板的不断深入和限定,利于操作人员的精准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07198.8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信强 , 张雷刚 , 焦勇 , 孙洪业 , 白晋合 , 吴嘉希 , 张学忠 , 孙素凤 , 程嘉庆 , 杨宝森 , 褚金栋 , 张震 , 王士兵 , 裴少元 , 王泽强 , 张彩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支护结构中芯桩自吊装系统及施工方法,包含位于基坑坑底四周的止水帷幕、连接于止水帷幕内的芯桩以及连接于芯桩上的吊装组件;所述芯桩底端高于止水帷幕底端,芯桩与周边土体之间还连接有锚索。本发明通过前期的三维建模,利于深化控制复合型支护结构和自吊装系统的施工,后期通过自吊装系统可有效的节省施工空间,保证芯桩的定位;通过在搅拌桩内插接芯桩利于加强止水帷幕,而且芯桩的长度小于止水帷幕的高度,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了施工成本;通过已就位芯桩作为受力体系,结合吊装组件中的动臂吊架和基座轨道可进行狭小场地上的自吊装定位,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便捷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4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75835.0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竖向变截面装饰翼通风系统的施工方法,通风系统包含自上而下顺缝拼接的玻璃幕墙、设置于相邻两组幕墙之间的曲翼式通风组件、与曲翼式通风组件顺接且连接于两组幕墙之间的线翼式通风组件、连接于幕墙上且水平设置的顶遮板和底遮板。本发明通过曲翼式通风组件和线翼式通风组件的一体化设置,既满足了外立面装饰的需求,又保证了在不开窗情况下的进行有效通风;通过设置曲翼外板和线翼外板的外伸并在侧板开设有相应的通风孔,利于隐藏通风孔;通过通风组件的设置,不仅不占用玻璃幕墙空间,而且可以与曲翼通风孔、线翼通风孔联合通风,更进一步提高通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31699.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剑 , 杨信强 , 焦冉 , 焦勇 , 周昊 , 白晋合 , 崔新堂 , 汤乃奇 , 程嘉庆 , 黄文轩 , 刘志宝 , 姚芯 , 吴迪 , 刘昱龙 , 杨雷雷 , 王智生 , 杨金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曲率变角式波浪形屋顶系统的施工方法,多曲率变角式波浪形屋顶系统包含连接于转接方管上方的高低错落布置的两组顶连圆管、连接于两组顶连圆管之间的固板圆管、可转动间隔连接于低处顶连圆管上的变角组连件、可调节间隔连接于高处顶连圆管上的顶合连组件、连接于变角组连件和顶合连组件之间的喷涂单板。本发明通过喷涂单板、固板圆管和顶连圆管的设置,利于形成褶皱形曲率屋顶,保证了排水、光照和美观的需求;通过变角组连件和顶合连组件的设置,利于变角度连接和对接,其中变角托压件的设置利于底部角度的微调,顶合托件中调节孔的设置便于顶部适应性角度连接。通过外伸连件和转接组件的设置,保证了上部结构的整体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0866.8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梁柱一体化浇筑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该体系包括柱模组件和连接在柱模组件上的一组或多组梁模组件;柱模组件包括木模板、竖向间隔设置在木模板外侧的多个钢箍、轴向间隔设置在木模板外侧的多个龙骨以及设置在多根龙骨外侧的可调箍紧构件;梁模组件包括浇筑模板及设置在浇筑模板底部的支撑杆件;该方法包括柱模组件支设、横梁接口切割和梁模组件支设;浇筑模板一端与木模板在槽孔处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该体系可对梁与柱进行一体化浇筑,增强了梁柱整体连接强度,提高了施工速度,整体观感好,可有针对性的改善涨模和跑浆的问题;该方法简单高效,省时省工,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1178.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冬期施工混凝土自动测温处理系统,包括:温度监测系统、成熟度计算报告系统;成熟度计算报告系统包括智慧工地平台、成熟度计算系统;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测温装置、测温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测温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收集及发送装置;智慧工地平台将测温数据采集系统实时发送的温度数据进行收集,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给成熟度计算系统;成熟度计算系统基于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计算混凝土成熟度,将计算结果发送到手机推送服务端。本发明能够对冬施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计算成熟度,有利于指导冬施混凝土拆模和保温养护作业,可在温度监测过程中及时地调整和优化温控措施,降低了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不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127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17612.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BIM的超限梁支撑体系布置方法、存储和计算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结构施工图建立revit结构模型,通过revit筛选、统计集中线荷载的设计值为15kN/m以上的梁,筛选出超限梁;对超限梁进行模架支撑计算,得出模架支撑计算参数;将模架支撑计算参数数据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半自动或自动布置模架支撑体系的BIM模型;选择一根超限梁在BIM模型中输入模架支撑计算参数,进行半自动或自动布置超限梁的模架支撑;继续其他超限梁的模架支撑的半自动或自动布置直至模架支撑体系布置完成。本发明基于BIM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超限梁模架支撑的半自动或自动快速布置,并且方便指导超限梁模架支撑工程的现场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