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1530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0325.5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屋面雨水过滤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雨水强制循环过滤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屋面雨水强制循环过滤回收利用装置采用活性炭作为滤料,还设置有均匀布水管和可抽出的滤料抽屉及其内部的多孔承托层,将收集的屋面雨水通过穿孔管均匀分布到一定厚度的活性炭层上,箱体底部出水再由泵提升回屋面雨水收集装置重新布水通过活性炭滤层,如此循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过滤性能去除屋面雨水中COD及较难去除的色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3448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9807.7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IPC: E03F5/14
Abstract: 雨水口自动溢流截污装置,其包括卡座,该卡座下方连接至少一只伸缩杆,该伸缩杆下端连接金属架,该金属架和所述伸缩杆上套装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包括吸油脂索卡槽。本发明的雨水口自动溢流截污装置通过截污滤网截留进入雨水口的污染物,防止雨水口和雨水管道堵塞,提高雨水管网的泄水能力;通过雨水管网源头控制污染物,减少污水处理厂处理压力及径流污染对城市水体的污染。吸油脂索的设置,可有效控制径流雨水中的油脂类污染物,可降低后续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及减轻城市水体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本装置不改变原有雨水口的结构,降低了雨水口改造成本,且结构简单、实用,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382739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89806.2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IPC: E03F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水构筑物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雨水口截污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截污装置外边缘带有金属框,金属框上带有提手与卡座,过滤装置上装有折叠架;折叠架上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连接;折叠架通过活动连接进行折叠;折叠架具有至少两部分折叠组件;折叠组件通过交叉式活动连接方式相连;截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提手固定于所述截污装置下底面的金属框上;提手跟折叠架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卡座为翻板式卡座。其克服了垃圾及污染物对雨水口、雨水管道的堵塞,同时克服了存在截污装置自重太大,清污不方便、影响雨水口过流能力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费力,降低了雨水口管理成本,保证了排水管道畅通无阻。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28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300319.5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雨水收集设备进行初期雨水弃流控制的装置,该雨水收集设备包括一汇水单元、一蓄水单元、一自汇水单元向蓄水单元输送雨水的雨水进水管、一连通蓄水单元的雨水收集管、以及一设在进水管和收集管之间的弃流管,所述降雨量控制的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包括一雨量计,一设置在雨水收集管入口的电动阀门,一控制器,根据雨量计所测得的雨量与预设的弃流量相比较的结果,来控制雨水收集管的电动阀门的启闭,从而实现对初期雨水弃流的自动控制。所述降雨量控制的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还包括一调节预设弃流量的装置,一用于设置不弃流降雨间隔的装置,从而有效减少弃流量,以及一水位传感器,使控制器可以根据水位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蓄水单元的水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10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10195702.1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IPC: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的设计方法。其包括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的选址、设施类型的选择和设施容积的计算,其中的设施容积WQV(即本领域术语水质体积)通过5个具体步骤计算得出:步骤一,取主要参数值。步骤二,把参数值代入SWMM模型软件中。步骤三,得到最佳设计雨量表确定最佳设计雨量的范围。步骤四,根据多年资料和控制目标得到最佳设计雨量的准确值。步骤五,通过水质体积WQV公式计算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的容积。本发明在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径流污染控制时将初期径流控制雨量作为主要控制因素,设计建造在控制污染前提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的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744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35370.1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3 ,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植被浅沟及其用于处理径流雨水的方法,新型植被浅沟包括植被层和浅沟,浅沟包括浅沟底部(1)和边坡(2),浅沟底部(1)埋设有渗排管(3)。当地表径流雨水(9)进入浅沟后沿坡向流动,可通过滞留、植被(7)过滤、吸附和渗透作用对径流进行净化,部分聚集于浅沟底部(1)的径流雨水通过下渗作用进入渗排管(3)周围的滤料层,过滤后的径流雨水再经渗排管(3)排入受纳水体或其他处理设施。本发明的新型植被浅沟底部设计了渗排管(3),使浅沟的传输、过滤和渗透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截污能力强,能适用于城市高密度区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107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95702.1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IPC: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的设计方法。其包括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的选址、设施类型的选择和设施容积的计算,其中的设施容积WQV(即本领域术语水质体积)通过5个具体步骤计算得出:步骤一,取主要参数值。步骤二,把参数值代入SWMM模型软件中。步骤三,得到最佳设计雨量表确定最佳设计雨量的范围。步骤四,根据多年资料和控制目标得到最佳设计雨量的准确值。步骤五,通过水质体积WQV公式计算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的容积。本发明在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径流污染控制时将初期径流控制雨量作为主要控制因素,设计建造在控制污染前提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的雨水处理和利用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281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10300319.5
申请日:2009-01-23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雨水收集设备进行初期雨水弃流控制的装置,该雨水收集设备包括一汇水单元、一蓄水单元、一自汇水单元向蓄水单元输送雨水的雨水进水管、一连通蓄水单元的雨水收集管、以及一设在进水管和收集管之间的弃流管,所述降雨量控制的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包括一雨量计,一设置在雨水收集管入口的电动阀门,一控制器,根据雨量计所测得的雨量与预设的弃流量相比较的结果,来控制雨水收集管的电动阀门的启闭,从而实现对初期雨水弃流的自动控制。所述降雨量控制的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还包括一调节预设弃流量的装置,一用于设置不弃流降雨间隔的装置,从而有效减少弃流量,以及一水位传感器,使控制器可以根据水位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蓄水单元的水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