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3673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0728916.3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高抗应力松弛铜合金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该材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o 1.8~3.0%,Ni 2.3~3.6%,Si 1.0~1.5%,Cr 0.05~0.1%,Ag 0.01~0.05%,Zr 0.02~0.05%,B 0.02~0.05%,其余为Cu,其中,Ni/Co的质量比为1.2~2,Ag、Zr、B的质量和为0.05~0.1%。通过熔炼及铸造,均匀化热处理,热轧,固溶处理,一次冷轧,一级时效处理,二次冷轧,二级时效处理制备得到该材料。本发明材料的抗拉强度、电导率、延伸率和抗应力松弛性能完全满足汽车大电流继电器和连接器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7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27367.2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铜合金及其板带和复合热处理方法,该铜合金包括1.1%~1.4%或(1)5.2%~11.4%的Ni,0.15%~0.35%或0%~0.1%的Cr,0.1%~0.2%或(2)1.2%~1.4%的Co,0.01%~0.015%或0.2%~0.4%的Zr,0.04%~0.2%的Si,(3)0.7%~0.75%的Mg,0.01%~0.02%的Li,0.1%~0.5%的P,(4)0.001%~0.01%的Fe,0.001%~0.01%的Zn,0.001%~0.01%的Mn,其余为Cu。其中(1)与(2)互斥,(3)与(4)互斥。该铜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疲劳性和高耐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3872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17538.3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4/00 , C03B19/09 , C10M171/00 , C10N2230/06 , C10N2240/402 , C10N2240/404 , C10N22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挤压润滑用复合玻璃垫制作方法,属于金属热加工润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或判断挤压过程坯料外侧温度变化范围;(2)根据挤压过程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高温玻璃粉、中温玻璃粉和低温玻璃粉,高温玻璃粉与中温玻璃粉的适用温度范围相互覆盖,中温玻璃粉与低温玻璃粉的适用温度范围相互覆盖;(3)按照高温、中温和低温的顺序制备多层复合玻璃垫。采用多个温度段玻璃润滑粉,按照高中低温度梯度制备成多层复合的玻璃垫,在热挤压过程中为金属热变形提供持续良好的润滑作用。本发明的润滑方式特别适用于由于坯料加热温度与模具等温度相差过大等原因导致的挤压过程温度变化过大的热挤压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18115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1122588.3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EBSD测试的铜合金试样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机械磨光:采用线切割机将试样切割成厚度0.5~1.0mm,直径为3mm的圆片;将试样两面进行不同道次的磨光处理,使试样表面划痕方向一致;将试样放置乙醚中进行超声处理3~10min,使试样表面光亮、无油渍;(2)电解抛光:将机械磨光的试样放置电解双喷仪进行电解抛光,将抛光完毕的样品放入乙醇中进行清洗,吹干保存,进行EBSD组织观察。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对铜合金制备加工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和织构的研究,此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电解抛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易控制、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紫铜、黄铜、青铜等铜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81304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165268.0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圆盘状析出物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组分为Ni:1.2~2.4%,Co:0.6~1.4%,Si:0.2~0.6%,Ti:0.02~0.1%,Zr:0.02~0.1%,Ce:0.02~0.4%,Ta:0.01~0.1%,其余为Cu;合金经过形变时效处理后,其导电率、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塑性伸长率、抗电磁屏蔽性能、抗腐蚀性能均可显著提高,且通过调控合金元素加入量,能提高合金所需的不同性能,进而应用于信息产业、水产养殖、电力电缆和汽车电子元件等领域;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可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35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674567.7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该材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r 0.05~0.75%,Zr 0.01~0.05%,Ag 0.012~0.12%,Fe 0.005~0.05%,B 0.002~0.01%,其余为Cu,其中,银与锆的质量比为1.2~2.4。通过熔炼及铸造,热轧,固溶处理,一次冷轧,时效处理,二次冷轧和退火处理制备得到该材料。本发明的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屏蔽材料的抗拉强度σb为500~550MPa,塑性延伸率δ为6~15%,电导率为88~93%IACS,抗电磁屏蔽性能为90~150dB,完全满足电线电缆对保护覆盖层铜合金材料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65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15863.6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 武汉南瑞电力工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界面脆性相生成的铜铝复合带材中间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加工制备的铜铝复合带材放入退火炉中,对炉内抽真空,以3~10℃/s的升温速率,使铜铝复合带材的退火温度升至150~300℃,保温20~90min,进行中间退火,随后通入氮气进行快速冷却至50℃以下,出炉。本发明使用了较低的退火温度,在一定的退火时间内,抑制了界面脆性相的产生,铜发生了回复,铝发生了再结晶,消除了部分内应力,有利于铜铝复合带材的后续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08168.5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与铝合金复合线材及其制备加工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塑性加工及热处理领域。该复合线材为铜包铝同心双金属复合结构,外层为铜合金,芯部为铝合金,铜合金占复合线材的体积分数为20%~40%。采用热挤压方法制备铜合金管坯和铝合金棒坯,铜合金管坯经冷轧、固溶热处理、再冷轧制成复合坯料外层与铝合金棒芯形成复合坯料,复合坯料经冷轧(冷拉拔)、一次热处理、再次冷拉拔、二次热处理制成成品。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铜合金与铝合金复合线材具有高强、轻质的特点,在保持较好导电能力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0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784778.6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用高粘附性铜合金箔材,其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Al 0.002%-0.0025%,Zn 0.001%-0.0035%,Li 0.001%-0.003%,Si0.004%-0.005%,Ca 0.004%-0.005%,其余为Cu。其中Cu、Al、Si、Ca的总含量≥99.994%,Al和Zn的总含量为0.0035%-0.0055%。该铜合金箔材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按照成分组成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拉铸,b.铣面,c.热轧,d.冷轧,e.中间退火,f.精轧,g.退火,h.箔材精轧、包装入库。与常规用于动力电池的铜箔相比,本发明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合金铜箔,该箔材亲水角较小,粘附性能好,其强度高于常规用铜箔,且导电性能优。并且,该铜合金箔材的制备过程比较简单,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成材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57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32835.4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r‑Ag合金线材及其制备加工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领域。该合金线材中,以质量百分数计,Cr含量为0.31~0.45%,Ag含量为0.22~0.44%,且Cr+Ag为0.53~0.75%,余量为Cu。本发明合金经过上引连铸、大变形量冷加工、双级固溶热处理、大变形量冷加工、双级时效热处理、大冷变形冷加工、在线连续退火的工艺制成超细合金线材。得到线材的综合性能优异,既避开了铜铬锆合金非真空连续铸造难题,又可在长期工作温度低于200℃的环境内替代铜铬锆合金作为高性能电线电缆导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