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9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85322.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等效电路模型、确定等效电路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等效电路参数和传输/反射特性之间的关系、确定结构参数、等效电路参数和传输/反射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传输/反射性能需求进行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单元设计。本发明通过对变容二极管的等效电路进行完整建模引入等效电路模型,提高了等效电路模型方法分析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解决频率选择表面加载变容二极管后,传统近似分析方法精准性降低、分析不便捷,从而导致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分析和设计复杂度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044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890901.6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容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的耐高温进气道及其制备方法。从内而外由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兼容区涂层、陶瓷涂层、吸波承载一体化层、电磁屏蔽层、陶瓷涂层和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层组成。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兼容区涂层具有周期性图案,是由贵金属和SiO2粘结而成;陶瓷涂层由玻璃层或莫来石层构成;吸波承载一体化层由纤维增强耐高温陶瓷基吸波复合材料构成;电磁屏蔽层由高电导率的碳纤维或碳化硅纤维构成;红外隐身区涂层由低发射率贵金属镀膜构成。该耐高温进气道具有工作温度高、可设计性强,同时兼容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等优点,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在剧烈气动加热条件下的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90282.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H05H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产生单元及使用方法,属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飞行器上应用等离子体隐身时所受的体积、重量和功耗限制问题,通过将电子束等离子体产生单元设计为包括主真空腔(1)、固体薄膜隔离窗(2)、电源(3)及真空泵(4),所述主真空腔(1)中包括阴极和磁场线圈;所述电源(3)开启后,所述阴极产生电子,所述电子被所述磁场线圈加速和聚焦,在所述主真空腔(1)内聚焦出射成电子束流(5),所述电子束流(5)由所述固体薄膜隔离窗(2)射出后与气体碰撞电离产生电子束等离子体。本发明具有电子束等离子体密度高、尺度大、设备简单、体积重量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0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76298.2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7/06 , B32B5/02 , B32B5/26 , B32B27/32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34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7/10 , B32B38/00 , B32B38/16 , B64C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雷达隐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波复合材料飞行器翼面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部件由上吸波件、下吸波件和承力部分组成,上下吸波件对接面为水平面附近。三者之间固定在一起。其中上吸波件和下吸波件均为三层结构,外层为透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层为屏蔽底层,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填充有吸波层;由于对飞行器边缘部位进行局部加厚处理,充分利用结构件边缘部位内部空间,实现了电性能、力学性能兼容,并满足了工艺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38712.7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36 , H01Q1/48 , H01Q1/50 , H01Q21/28 , H01Q23/00 , H01Q5/314 , H01Q15/14 , H01Q15/00 , H01Q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散射控制与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散射与辐射集成控制的低频散射控制/天线功能与承力结构一体化蒙皮。该蒙皮以电磁散射与辐射协同单元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基本结构单元的规则阵列或不规则阵列组合以及适当的天线单元特定排布,形成散射控制与天线功能一体化结构。通过调节金属嵌套单元阵列层上的可变电容的工作容值,实现对蒙皮结构散射控制和天线的工作频点、散射控制模式、辐射方向图等性能的调控。本发明创造性地利用有源可调的薄层高阻抗结构实现了电磁散射与辐射一体化结构共形、共面设计及散射控制和天线功能共用、互不干扰,可用于飞行器机体蒙皮散射和辐射特性的协同控制,可有效解决飞行器远程突防及作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7703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11474249.0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兼容耐温性能与力学性能的超宽频吸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从外而内由无机抗氧化层、陶瓷基复合材料层、气凝胶层、周期结构层、陶瓷基复合材料层、磁性吸波材料层、电磁屏蔽层等组成。在超宽频吸波结构的外表层采用周期结构设计具有隔热性能的电损耗型耐高温吸波结构,实现对高频电磁波地有效吸收和隔热降温,以确保底层磁性吸波材料处于较低的工作温度,同时保证其隐身性能基本不变,最终获得兼容耐温性能与力学性能的超宽频吸波结构。可解决高速飞行器进气道等高温强散射部件在剧烈气动加热条件下的雷达隐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667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393725.X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宽频带低剖面紧耦合阵列天线,包括金属腔,功分网络、环形馈电结构、容性加载回路环单元、SMA同轴转换接头。其中,金属腔环绕于阵列天线,用于实现天线与飞行器的共型安装和辐射方向图的改善。本发明通过引入环形馈电结构及容性回路环加载单元有效的降低了天线的剖面高度,并通过天线单元之间的互耦效应对天线阵列阵间距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拓展了工作频带,实现了阵列天线的低剖面、宽频带、共型化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共型化、易加工、剖面低、工作频带宽等优点。因此,可应用于宽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8044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90901.6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容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的耐高温进气道及其制备方法。从内而外由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兼容区涂层、陶瓷涂层、吸波承载一体化层、电磁屏蔽层、陶瓷涂层和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层组成。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兼容区涂层具有周期性图案,是由贵金属和SiO2粘结而成;陶瓷涂层由玻璃层或莫来石层构成;吸波承载一体化层由纤维增强耐高温陶瓷基吸波复合材料构成;电磁屏蔽层由高电导率的碳纤维或碳化硅纤维构成;红外隐身区涂层由低发射率贵金属镀膜构成。该耐高温进气道具有工作温度高、可设计性强,同时兼容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等优点,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在剧烈气动加热条件下的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7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89172.6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超材料的耐高温雷达吸波材料,所述耐高温雷达吸波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介质层、内层电阻型高温超材料层、中间介质层材料层、外层电阻型高温超材料层和外层介质层,所述电阻型高温超材料层包括导电相物质和玻璃基材,所述内层介质层、中间介质层和外层介质层均为连续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为满足电阻型高温超材料电性能设计要求,所述电阻型高温超材料中导电相物质和玻璃基材的质量比为30:70~70:30。该材料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结构简单,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双层超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宽频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5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827887.6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1S7/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测量范畴,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极低RCS目标测量的定标装置,所述的定标装置包括介质绳和金属圆柱,所述的介质绳为“Y”字型,一端连接金属圆柱,另两端固定于高处,金属圆柱上表面距离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有圆孔,在进行极低RCS目标测量定标时,向圆孔内注射水银可调节金属圆柱水平姿态,解决了圆柱体定标时圆柱体与低散射支架的耦合问题以及介质绳悬挂金属圆柱水平姿态难以保证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