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制备单晶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71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63169.0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一种木质素制备单晶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木质素进行硝酸及水热处理,可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3.73nm,具有明显单晶石墨烯晶格的石墨烯量子点,同时,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实现石墨烯量子点的粒径尺寸及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可控制备。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量子点量子产率高达22%,具有近红外区响应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将所得量子点应用于多色生物成像,显示了良好的成像效果,可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生物探针、生物传感、纳米药物、光催化及发光二极管制备等。该一步法利用木质素制备单晶石墨烯量子点简单、有效、廉价,可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可以大规模应用于造纸及生物质炼制企业,可将生产废料木质素转化为高值化石墨烯量子点材料。

    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1959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809980.8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木质素预处理,低共熔溶剂配制,木质素的低共熔溶剂热碳化,溶剂热碳化产物制备,溶剂热碳化产物活化以及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制备。本发明选用低共熔溶剂溶解木质素原料,制备简单,绿色无毒。本发明的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大孔‑介孔‑微孔结构,且分布均匀合理,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吸附材料等领域。

    一种造纸黑液制备高质量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35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76568.0

    申请日:2018-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02 C30B7/10

    Abstract: 一种造纸黑液制备单晶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造纸黑液进行水热处理,可制备得到平均粒径2.5μm,最大尺寸可达5μm的具有明显单晶石墨烯晶格高质量石墨烯片,同时,通过简单调节反应时间,可实现石墨烯的不同尺寸粒径、不同表面状态及孔结构的可控制备。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平均尺寸可从0.3至2.5μm,可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及吸附等领域。该方法以一步法将生物质废料,造纸黑液转化为高质量单晶石墨烯,该方法简单、廉价、绿色环保,可实现造纸黑液的高值化利用,并可以大规模应用于造纸,可将生产废料造纸黑液转化为高值化石墨烯材料。

    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195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09980.8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木质素预处理,低共熔溶剂配制,木质素的低共熔溶剂热碳化,溶剂热碳化产物制备,溶剂热碳化产物活化以及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制备。本发明选用低共熔溶剂溶解木质素原料,制备简单,绿色无毒。本发明的木质素基多级孔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大孔‑介孔‑微孔结构,且分布均匀合理,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吸附材料等领域。

    一种半纤维素基石墨化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7511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76624.0

    申请日:2018-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05 H01G1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纤维素基石墨化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半纤维素基石墨化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半纤维素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水热反应。冷却后真空抽滤分离出固体样品,用水和乙醇清洗数次后干燥,得到水热碳微球。将上述碳微球置于管式炉中,在N2氛围下进行预碳化。预碳化结束后,取适量预碳化样品与K2FeO4以一定比例在去离子水中混合,烘干后置于管式炉内,在N2氛围下活化处理。随后用HCl和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即得石墨化多孔碳微球。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半纤维素多孔碳微球石墨化程度高,形貌完整,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比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