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基质装置及河漫滩植被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9987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020011.1

    申请日:201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基质装置及河漫滩植被恢复方法,淤基质装置包括竹筒做成的筒状主体,竹筒的上部去掉一部分侧壁,去掉侧壁的部分包上铁丝网,竹筒的下部的侧壁上钻若干小孔,竹筒的下端削尖。枯水季时在河滩上去掉上层大鹅卵石,将淤基质装置的下部钉入河漫滩中,露出上部,并将包有铁丝网的部分朝水流反方向,将湿生植物种子球或苗木挂在所述淤基质装置的内部。待河水涨水时,该淤基质装置淤积泥沙以及营养物质,枯水季时淤基质装置内的湿生植物萌发形成植被。成本低、对河滩扰动最小、能快速促进植物定居,具有简易廉价、可操作性、环保性等优点,易于推广示范。

    淤基质装置及河漫滩植被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998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20011.1

    申请日:201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基质装置及河漫滩植被恢复方法,淤基质装置包括竹筒做成的筒状主体,竹筒的上部去掉一部分侧壁,去掉侧壁的部分包上铁丝网,竹筒的下部的侧壁上钻若干小孔,竹筒的下端削尖。枯水季时在河滩上去掉上层大鹅卵石,将淤基质装置的下部钉入河漫滩中,露出上部,并将包有铁丝网的部分朝水流反方向,将湿生植物种子球或苗木挂在所述淤基质装置的内部。待河水涨水时,该淤基质装置淤积泥沙以及营养物质,枯水季时淤基质装置内的湿生植物萌发形成植被。成本低、对河滩扰动最小、能快速促进植物定居,具有简易廉价、可操作性、环保性等优点,易于推广示范。

    一种水陆交错带的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286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32656.5

    申请日:2016-04-14

    Inventor: 王冬梅 李扬 任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G06F22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陆交错带的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待分析地点的水陆交错带的空间分布结构特点选择环境因子;采集所述环境因子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划分水陆交错带。该方法是一种平行于河流流向的条带式划分方法,使得科研人员可以针对不同条带的生态退化特点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因地制宜的进行植被恢复技术研发,为退化水陆交错带的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