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3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83398.7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牡丹无性繁殖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无性繁殖的综合方法。本发明包括母株培育、母株斜栽压条、新枝幼化、新枝横缢/环割、促根、分离种苗、移植等步骤。特点如下:(1)繁殖效率高,母株每一枝条可繁殖3‑4株种苗;(2)生根快,3个月可移植种苗;(3)生根率高,种苗一级根和二级根生根率均可达100%;(4)根量大,根系发达。平均一级根数8.20个/种苗,一级根平均长10.22cm,平均粗1.96mm;(4)移植成活率高:生根种苗移植成活率达100%。(5)技术简单易操作,处理后无需特别管理,材料易得、成本低,对操作人员无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4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0183398.7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牡丹无性繁殖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无性繁殖的综合方法。本发明包括母株培育、母株斜栽压条、新枝幼化、新枝横缢/环割、促根、分离种苗、移植等步骤。特点如下:(1)繁殖效率高,母株每一枝条可繁殖3‑4株种苗;(2)生根快,3个月可移植种苗;(3)生根率高,种苗一级根和二级根生根率均可达100%;(4)根量大,根系发达。平均一级根数8.20个/种苗,一级根平均长10.22cm,平均粗1.96mm;(4)移植成活率高:生根种苗移植成活率达100%。(5)技术简单易操作,处理后无需特别管理,材料易得、成本低,对操作人员无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522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03916.5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卉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方法,该方法为:S1,对栽植地块进行整理,分别将所述一年生花卉种子、所述多年生花卉种子和3倍重量于所述花卉种子重量的湿沙搅拌均匀;S2,在第一年的秋季,连续五天最低温度高于10℃,最高温度低于35℃,晴朗无风的条件下播种混合后的所述多年生花卉种子;S3,在第二年的春季最高温度连续一周高于10℃的条件下,播种混合后的所述一年生花卉种子。采用上述花卉混播组合的混播方法,可比现有其他混播组合降低35%以上的杂草,利用混播群落本身去防治杂草,不仅能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能减少杂草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32402.4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样本观察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到改良石蜡切片结合苯胺蓝染色法观察牡丹花粉管行为的荧光显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解剖分离待观察牡丹的心皮材料;(2)将分离后的材料按照改良的烘箱不过夜的石蜡切片法固定、脱水及透明;(3)渗蜡与包埋;(4)切片、展片及展片;(5)水溶性苯胺蓝染液染色;(6)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比传统压片观察牡丹花粉管行为更高效,且优化了观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5921.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戈晓宇 , 叶天佑 , 袁涛 , 乔转运 , 王恺毅 , 解圆圆 , 王海燕 , 张垲雪 , 宋晨雨 , 王源 , 孙文卓 , 于蕊 , 林辰松 , 郝培尧 , 梅子钰 , 黄心言 , 李豪 , 刘志成
IPC: G06Q10/0631 , A01G20/00 , A01G22/60 , A01G22/00 , A01G22/40 , G06Q50/26 , G06F16/951 , G06F16/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被植物装配式模块生成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铺设区域的植物需求参数,植物需求参数至少包括:生长习性、环境需求、生态功能、观赏特性和经济成本,生长习性用于指示植物的形态特征类型,环境需求用于指示植物生长和生存所需的环境条件,生态功能用于指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贡献,观赏特性用于指示植物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潜力,经济成本用于指示植物种植、维护和使用的经济因素;根据植物需求参数从数据库中匹配多种植物数据的组合;从多种植物数据的组合中确定至少一种作为目标植物组合,并根据目标植物组合生成地被植物装配式模块。本方案可提高地被植物选取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84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5920.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戈晓宇 , 汶宣彤 , 乔转运 , 袁涛 , 刘志成 , 王博娅 , 田彤宇 , 兰雨萌 , 潘皓辰 , 王帅清 , 翟哲然 , 刘思瑶 , 马瑞杰 , 李紫萌 , 孙熙呈 , 王靖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园艺植物种植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被植物装配式模块生成方法和地被植物装配式模块,该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土壤基质和第二土壤基质;将所述第一土壤基质铺设在无纺布上;将基于目标铺设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的种子混合物与所述第二土壤基质混合后,铺设在所述第一土壤基质上,获得待培养模块,其中,所述种子混合物包括至少两种植物种子;对所述待培养模块进行培养,在至少部分所述植物种子培育至长出花苞后,获得地被植物装配式模块。本方案基于目标铺设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种子混合物,能够提高生成的地被植物装配式模块中植被与目标铺设区域的匹配度,种子混合物中包括多种植物种子,能够提高生长完成植被的景观表现形式的丰富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