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4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293757.4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北京欧谊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吸收回收分离炼厂饱和干气中低碳烃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炼厂饱和干气经过气体压缩机逐级压缩到3~4.5MPag,再经过除杂设备脱除杂质后,经由冷却器逐级冷却到‑15~‑35℃进入吸收塔;S2、吸收塔采用液相丙烷或富含丙烷的C3馏分作为吸收剂,所述吸收剂从塔顶进入吸收塔,吸收饱和干气中的C2及C2以上组分;吸收塔的塔底物料送至解吸塔,吸收塔塔顶气相进入再吸收塔;本发明以丙烷或富含丙烷的C3馏分作为吸收剂,以甲苯或二甲苯、工业己烷作为再吸收剂,在中冷的条件下,对炼厂各装置产出的饱和干气进行吸收分离,乙烷、丙烷回收率可达98%以上,同时吸收剂的循环量和跑损量相对较小,吸收剂基本不需要补充,装置能耗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50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293757.4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北京欧谊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吸收回收分离炼厂饱和干气中低碳烃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炼厂饱和干气经过气体压缩机逐级压缩到3~4.5MPag,再经过除杂设备脱除杂质后,经由冷却器逐级冷却到‑15~‑35℃进入吸收塔;S2、吸收塔采用液相丙烷或富含丙烷的C3馏分作为吸收剂,所述吸收剂从塔顶进入吸收塔,吸收饱和干气中的C2及C2以上组分;吸收塔的塔底物料送至解吸塔,吸收塔塔顶气相进入再吸收塔;本发明以丙烷或富含丙烷的C3馏分作为吸收剂,以甲苯或二甲苯、工业己烷作为再吸收剂,在中冷的条件下,对炼厂各装置产出的饱和干气进行吸收分离,乙烷、丙烷回收率可达98%以上,同时吸收剂的循环量和跑损量相对较小,吸收剂基本不需要补充,装置能耗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30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537997.4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北京欧谊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炼厂干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炼厂饱和干气进行压缩、脱硫脱碳、再压缩、冷却后,采用“三塔吸收、六塔流程”的组合式顺序吸收工艺回收炼厂干气中的轻烃;本发明使用了三种吸收剂,依次顺序吸收:第一吸收剂用于吸收炼厂干气中的C2+组份;第二吸收剂用于吸收第一吸收塔塔顶干气中所夹带的第一吸收剂;第三吸收剂用于吸收来自第二吸收塔塔顶干气中所夹带的第二吸收剂;在提高炼厂干气中轻烃(乙烷、丙烷)回收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炼厂干气轻烃回收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投资大及干气“不干”等问题;且回收得到的富乙烷气中的重组分含量低(C4+≯1.5mol%),适宜直接作为乙烯裂解装置气体裂解炉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93935.3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北京欧谊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吸收法回收炼厂饱和干气中C1、C2和C3的分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炼厂饱和干气经过气体压缩机逐级压缩到3~4.5MPag,再经过除杂设施脱除杂质后,经由冷却器冷却到约15℃进入吸收塔;S2、吸收塔采用液相丙烷或富含丙烷的C3馏分作为吸收剂,所述吸收剂从塔顶进入吸收塔,吸收饱和干气中的C2及C2以上组分;吸收塔的塔底物料送至解吸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丙烷或富含丙烷的C3馏分作为吸收剂,并且采用甲苯或苯、二甲苯、工业己烷作为再吸收剂的组合式吸收法,用以分离炼厂饱和干气中C1、C2和C3,有效解决现有炼厂饱和干气中C1、C2、C3分离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投资大、回收率低及干气不干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3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537997.4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北京欧谊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炼厂干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炼厂饱和干气进行压缩、脱硫脱碳、再压缩、冷却后,采用“三塔吸收、六塔流程”的组合式顺序吸收工艺回收炼厂干气中的轻烃;本发明使用了三种吸收剂,依次顺序吸收:第一吸收剂用于吸收炼厂干气中的C2+组份;第二吸收剂用于吸收第一吸收塔塔顶干气中所夹带的第一吸收剂;第三吸收剂用于吸收来自第二吸收塔塔顶干气中所夹带的第二吸收剂;在提高炼厂干气中轻烃(乙烷、丙烷)回收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炼厂干气轻烃回收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投资大及干气“不干”等问题;且回收得到的富乙烷气中的重组分含量低(C4+≯1.5mol%),适宜直接作为乙烯裂解装置气体裂解炉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488936.4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杭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型的蒸汽抽真空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蒸汽抽真空系统在低负荷操作时,蒸汽能耗无法调节,只能维持在较高的蒸汽能耗,增加低负荷操作时的运行成本等缺点。该蒸汽抽真空系统包括减顶增压器A、减顶增压器B、一级蒸汽抽空器A、一级蒸汽抽空器B、减顶增压器后冷凝器、一级蒸汽抽空器后冷凝器、液环真空泵、真空液封罐、工作液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减顶增压器A和一级蒸汽抽空器A的抽气量为总抽气量的20~40%,减顶增压器B和一级蒸汽抽空器B的抽气量为总抽气量的60~80%,一级蒸汽抽空器后冷凝器的排气口与液环真空泵的抽气口连接,液环真空泵的排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排液口与工作液换热器的工作液进口连接,工作液换热器的工作液出口与液环真空泵的工作液进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47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0856791.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塔顶油气洗涤脱氯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卧式罐体、错流混合筒、气相出口、分水包、挡板和脱氯油出口;错流混合筒包括外筒体、孔板和水洗水管;水洗水管下端封闭,其管壁上设有喷射孔,其上端伸至外筒体顶部封头外,成为水洗水入口,孔板上均布分散孔;错流混合筒以其外筒体下端与卧式罐体固定连接并连通,外筒体顶部封头上设有油气入口。所述方法包括错流接触洗涤、三相分离、水洗水循环等过程。本发明为后续装置构建稳定的、腐蚀可控的环境,降低后续装置的选材,延长装置的检修周期,未增加装置能耗,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4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857601.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塔顶油气洗涤脱氯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卧式罐体以及水分散管、油气管、气相出口、分水包、挡板和脱氯油出口;水分散管为一水平直管,其左端为伸至卧式罐体左侧外的水洗水入口,其右端伸入油气管水平段内与油气管水平段同轴重叠设置,其重叠部分形成水分散管重叠段;水分散管重叠段的管壁上从左至右、从无到有设置开孔;水分散管重叠段外壁与油气管水平段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洗涤空间。所述方法包括逆流接触洗涤、三相分离、水洗水循环等过程。本发明为后续装置构建稳定的、腐蚀可控的环境,降低后续装置的选材,延长装置的检修周期,未增加装置能耗,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4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7601.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塔顶油气洗涤脱氯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卧式罐体以及水分散管、油气管、气相出口、分水包、挡板和脱氯油出口;水分散管为一水平直管,其左端为伸至卧式罐体左侧外的水洗水入口,其右端伸入油气管水平段内与油气管水平段同轴重叠设置,其重叠部分形成水分散管重叠段;水分散管重叠段的管壁上从左至右、从无到有设置开孔;水分散管重叠段外壁与油气管水平段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洗涤空间。所述方法包括逆流接触洗涤、三相分离、水洗水循环等过程。本发明为后续装置构建稳定的、腐蚀可控的环境,降低后续装置的选材,延长装置的检修周期,未增加装置能耗,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4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6798.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塔顶油气洗涤脱氯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卧式罐体、旋流混合筒、气相出口、分水包、挡板和脱氯油出口;旋流混合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固定于外筒体顶部封头下方,内筒体下端封闭,上端与外筒体顶部封头中心的油气入口连通,内筒体筒壁上从下至上、从无到有设置开孔,内筒体外壁与外筒体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螺旋导叶。所述方法包括旋流接触洗涤、三相分离、水洗水循环等过程。本发明为后续装置构建稳定的、腐蚀可控的环境,降低后续装置的选材,延长装置的检修周期,未增加装置能耗,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