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岩体的施工选配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22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54142.X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工岩体的施工选配方法,其特征是在一定深度土体中选择被加固土层,以水泥砂拌合物为填料并利用工具夯击,通过反复填料夯击挤密形成具有一定体积和强度的人工岩,与外部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共同构成人工岩体,即无筋刚性扩展基础,通过传力杆件与上部梁或承台连接,把建筑物荷载扩散到地基土层中;人工岩体应满足抗压承载力和人工岩强度两方面要求;其中抗压承载力通过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和人工岩体面积Ae得出,Ae值根据被加固土层土性和三击贯入度确定;人工岩的强度要求大于等于传力杆件产生的局部冲切力;选配方法是:先确定传力杆件对人工岩所产生的局部冲切力,然后选配人工岩的原料、配比并选定适合的夯击能量。

    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2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100968.0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建基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三个不同深度的夯击位、分别填入三种不同配比的强度由低变高的水泥砂拌合物进行夯实,形成了由下、中、上三个夯扩体组成的桩端载体,上夯扩体强度最高避免桩身刺入,中夯扩体强度稍降用于衔接和过度,下夯扩体强度稍高于原状土体,使得从内到外强度和模量逐渐降低,再加上外周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相当于多达5级的扩展基础,上部荷载在传递过程中压力逐级扩散、消减,同时显著提升填料的数量和效率、促进载体的快速成型,增加载体的和受力体积和影响范围,从而大幅提高桩的承载能力,避免出现承载力不足和沉降量过大的问题。

    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2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00968.0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建基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三个不同深度的夯击位、分别填入三种不同配比的强度由低变高的水泥砂拌合物进行夯实,形成了由下、中、上三个夯扩体组成的桩端载体,上夯扩体强度最高避免桩身刺入,中夯扩体强度稍降用于衔接和过度,下夯扩体强度稍高于原状土体,使得从内到外强度和模量逐渐降低,再加上外周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相当于多达5级的扩展基础,上部荷载在传递过程中压力逐级扩散、消减,同时显著提升填料的数量和效率、促进载体的快速成型,增加载体的和受力体积和影响范围,从而大幅提高桩的承载能力,避免出现承载力不足和沉降量过大的问题。

    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1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49178.3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在地下水含量丰富的土层中也能确保载体的成型效率和施工质量,其步骤包括:1)对预制空心管体进行封闭处理;2)将预制空心管体沉入;3)置入夯锤并标记位置,利用水泥砂拌合挤压打开封底;4)进行填料夯击,控制夯击位置不超出预制空心管体底端;5)控制夯击位置逐渐下降并与预制空心管体底端持平;6)控制夯击位置继续下降并超出预制空心管体的底端;7)测量夯锤的三击贯入度后,控制夯击位置逐渐上升并与预制空心管体底端持平;8)进行灌料封底或者填料夯实封底;本发明还包括另一种控制夯击位置始终不超出预制空心管体底端,利用填料量来控制密实度的施工方法。

    一种挤密桩的施工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34456.X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利用特制的异形重锤以更高的夯实能量实现更好的加固挤密效果,在整个挤密桩身上下的多个夯击位进行填料夯实挤密,并对每层的密实度进行有效的统一标准控制,从而使桩身材料和桩周土体的密实度保持均匀,并可通过调节施工参数使被加固的软弱土体与原状土紧密结合、共同受力,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克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拔锚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0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00010.9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拔锚固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底端的环形法兰盘上,环型固定连接4根以上的竖向抗拔钢筋,抗拔钢筋的刚度及长度满足在沉桩入土体时不弯曲变形;同时在抗拔钢筋的基础上加设下述装置之一或者组合:①一道以上的环形箍筋;②增加摩擦面积的刺状钢筋或者扩径体;③抗拔钢筋的焊接加固筋,以提高抗拔钢筋的坚固度和接触面积,相当于给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底端增加了具备一定长度的、强度和稳固度都很高的锚固筋体。上述加设的三种装置均设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环形横截面的投影面积之内,以避免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钢板封底以及后续的沉入和填料夯实的施工。

    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13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89957.9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利用在桩端填料挤密以提高承载力这一技术特性,在施工工艺中能使用多种设备、兼容多种材料,特别适用于地下水含量不高、土质较硬的工程需要,其步骤包括:1)可采用多种方式将护筒沉入至设定深度,或者直接在土体中成孔;2)分次填入粗骨料并利用锤击或者静压方式予以夯击或者挤压;3)将设定量的粗骨料填入并夯击或者挤压完毕;4)分次填入细骨料并利用锤击或者静压方式予以夯击或者挤压;5)将设定量的细骨料填入并夯击或者挤压完毕,使桩端下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土体被加固密实;6)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现浇混凝土桩身或者预制混凝土桩身的施工。

    一种组合夯锤
    10.
    发明公开
    一种组合夯锤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11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49177.9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夯锤,采用多个锤体抽插组合的方式,在施工中可以快速的组合或拆卸,并通过组合或拆卸能够调整夯锤的重量和长度,从而使用一套夯锤即可适用于不同项目的施工需求,或者在同一项目施工时提供不同的锤击能量;该组合夯锤包括一个主锤体和一个以上的副锤体,所述主锤体的直径最大,为实心或者部分实心结构,主锤体上端设有带销孔的连接管;所述副锤体为一个时,副锤体能够插入到主锤体的内腔中;副锤体为二个以上时,副锤体的直径依次减小,直径相对较小的副锤体能够插入另一副锤体的内腔中;副锤体的上下两端设有销孔;主锤体和副锤体以及副锤体之间通过横向销钉在销孔处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