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9604.6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以及硅纳米颗粒:其中,两个-OH为邻位、间位或对位,优选为间位;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所述取代基选自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为H、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本发明利用所述化合物的高导电性和特殊的粘性,在保持硅纳米颗粒高循环容量的同时,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其简易的“类溶胶-凝胶”制备方法,在满足锂电正极材料对负极容量需求的同时,更实现了商业化规模生产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21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239618.8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硅基负极材料,所述材料的原料中包括氧化硅纳米颗粒和四类化合物中的种或多种。本发明利用所述化合物的高导电性和特殊的粘性,在保持氧化硅纳米颗粒高循环容量的同时,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在满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负极容量需求的同时,更实现了商业化规模生产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2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239604.6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以及硅纳米颗粒:其中,两个‑OH为邻位、间位或对位,优选为间位;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所述取代基选自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为H、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本发明利用所述化合物的高导电性和特殊的粘性,在保持硅纳米颗粒高循环容量的同时,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其简易的“类溶胶‑凝胶”制备方法,在满足锂电正极材料对负极容量需求的同时,更实现了商业化规模生产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2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9618.8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一氧化硅基负极材料,所述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一氧化硅纳米颗粒和四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利用所述化合物的高导电性和特殊的粘性,在保持一氧化硅纳米颗粒高循环容量的同时,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在满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负极容量需求的同时,更实现了商业化规模生产条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