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7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1184931.3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单像素双频连续激光雷达的空间物体速度测量方法。此方法使用压缩感知(CS)算法,利用数字微透镜阵列(DMD)对面阵回波信号进行编码,将经过AD转换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分别与本振信号和参考信号混频,再对混频后的两个信号进行采样时间长度的积分和带通滤波,然后对处理后的两个信号进行压缩感知恢复运算,得到两个二维强度分布信息。通过计算恢复后得到的强度分布信息的对应像元强度比值与参考信号频率和拍频频率的频差的积的相反数,获得多普勒频移。进一步由多普勒频移与探测信号频率关系获得空间物体运动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910277285.6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频差可调谐的双频微片激光器的夹持装置,双频微片激光器包括晶体组和光源,晶体组包括贴合的晶体A和晶体B;晶体B为电光晶体,其两侧与电极相连;夹持装置包括底座和设有夹持机构的晶体外壳;晶体外壳由四个薄片层叠而成,外侧为导电板B和导电板A,用于热传导;内侧为绝缘板B和绝缘板A,作为晶体外壳的夹持机构;底座的上端面有凹槽a和凹槽b,晶体外壳安装在凹槽a中;下端面与热沉固定,温度传感器嵌入凹槽b,实时检测夹持装置的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设置在底座和热沉之间,依据其监测的温度对晶体B进行调温,使晶体B的温度在设定温度范围内;晶体外壳中心设置有用于使光源穿过的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116366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594852.4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10/11 , H04B10/51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横模锁定结构光束进行信息编码与解码的装置及方法,方法基于横模锁定结构光束具有大量模式可扩展通信容量,其特殊光强剖面利于深度学习识别解码。装置包括横模锁定结构光束产生模块、大气湍流相位屏、聚焦透镜、CCD探测器和PC端。实施方式为:将信息依次转换为对应的结构光束模式全息图,由DMD按顺序自动切换,调制基模高斯光束进行信息编码。经光阑滤出+1衍射级目标光束由透镜组准直后自由传输,并设置相位衍射元件模拟大气湍流的影响。传输后的光束由聚焦透镜汇聚至CCD进行曝光采集,并由PC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识别,转换为对应信息进行实时解码。由此以横模锁定结构光束为载体可有效实现信息的编码与解码。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5924.7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款基于结构激光束衍射及干涉原理的一对多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及其装置,该装置包括结构激光束产生模块、聚焦透镜、漫反射屏和探测分析模块四部分。其中结构激光束产生模块包括:激光器、扩束镜、数字微镜设备(DMD)、透镜组和光阑。探测分析模块包括CCD探测器和PC组。激光器出射基模高斯光束扩束后经DMD调制,由光阑滤出结构激光束然后由透镜聚焦,经自由空间传输投影至漫反射屏上,使用多个CCD探测器在漫反射屏不同位置角度处完成结构光束的再成像,再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对接收得到的结构激光束模式进行分析实现基于结构激光束的一对多自由空间光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33149.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是一款新型的产生稳定双频输出的互注入锁定固体激光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双频微片子谐振腔、Nd:YAG晶体子谐振腔两部分。其中双频子谐振腔产生双频激光源,Nd:YAG晶体子谐振腔和双频子谐振腔共用一个谐振腔镜,实现两子谐振腔互注入。本装置能够实现双频激光互注入锁定的稳定输出,无需额外的反馈稳定系统,装置简单,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32732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84931.3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单像素双频连续激光雷达的空间物体速度测量方法。此方法使用压缩感知(CS)算法,利用数字微透镜阵列(DMD)对面阵回波信号进行编码,将经过AD转换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分别与本振信号和参考信号混频,再对混频后的两个信号进行采样时间长度的积分和带通滤波,然后对处理后的两个信号进行压缩感知恢复运算,得到两个二维强度分布信息。通过计算恢复后得到的强度分布信息的对应像元强度比值与参考信号频率和拍频频率的频差的积的相反数,获得多普勒频移。进一步由多普勒频移与探测信号频率关系获得空间物体运动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91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29642.6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M1/72454 , H04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相机检测微小镜头的嵌入式装置,能够有效减小装置的大小,减少成本,可以随时随地检测身边的微小目标,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本发明装置采用衍射特征检测微小镜头,该装置集成到手机内部,利用手机内部一些原有的成像光路作为光学接收系统,添加激光发射系统,利用手机相机取代了单独放置的面阵探测器,利用手机相机作为光学接收系统,有效节约了成本,实现手机和微小镜头探测装置一体化,手机小巧、普遍,利用手机相机检测微小镜头有效减小了探测装置的体积,减轻了产品推广的难度,使用更加方便,更容易进入人们的生活。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2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0179.6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连续调制光源能量信号同步传输的光供能装置,包括主控装置、信号发生装置、激光器系统、激光光束整形系统、光束指向系统,激光-光伏电池、脉冲变换装置、用电负载和通讯装置。主控装置根据通讯装置发来用电负载所需波形,通过信号发生装置,加载到激光器系统上,经由激光光束整型系统和光束指向系统发射出带有载波信息的能量光束,将能量和信号同步传输到接收端。带有载波信息的能量光束是经过脉冲的宽度、位置、幅度或正弦载波等调制的功率光束,经激光-光伏电池输出带有载波信息的电能,再经过脉冲变换装置,进而输出幅值、相位以及频率可控的载波电能。该系统可应用于电动无人机等电驱动设备的激光无线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63146.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S17/89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缺陷结构光与压缩感知算法的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系统设计。实施方式为:在数字微镜装置上加载二维全息衍射光栅,使得调制后的缺陷结构光模拟哈达玛矩阵的排布作为照明光,利用特定空间分布的结构光场实现对目标场景的空间采样,并结合传统的测距技术,利用压缩感知算法重构目标场景的三维信息。本发明利用缺陷结构光束照明替代传统依赖于DMD微镜翻转的反射式投影结构化探测,提高了系统的光束质量,并简化了接收端的光学系统。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近似本征模式的激光束作为照明光源,光束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形态,这使得激光雷达远距离三维成像成为可能,在智能驾驶、高分辨率成像、量子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13703.4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点目标的光电探测空中目标匹配方法,针对分布式成像系统获取的若干帧多目标图像,遍历目标编码与空间坐标,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多目标全路径长度解算,利用最短路径凸优化算法寻找最短路径,以实现不同探测器中对多个目标的匹配,然后形成多探测器对同一目标观测的对应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对同一目标交叉定位功能。本发明可应用于分布式光电协同探测多目标交叉定位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同一视场内多个空中点目标,可以较快形成目标对应关系,适用于多目标跟踪场景;有利于减少测向线交叉产生的虚假点,提升多目标匹配正确率,减少虚警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