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其制备及锂硫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715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484728.0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其制备及锂硫电池,属于无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过渡金属磷化物中,非金属元素填充于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磷空位中;所述非金属元素为硫、氮、氟、氯或硼。将硫粉和含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在氩气气氛进行煅烧以制备硫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将含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在氩气与氨气氛围进行煅烧以制备氮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得到氟元素、氯元素或者硼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将所述非金属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应用,能有效提高锂硫电池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循环稳定性。

    一种Ni(OH)2-Ni2P@碳布复合材料、其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254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96344.2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i(OH)2‑Ni2P@碳布复合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是由碳布、碳布上生长的磷化镍纳米片以及基于计时电位法在磷化镍纳米片表面原位重构出的Ni(OH)2组成,在Ni2P上重构Ni(OH)2能够改善对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以及对穿梭效应的抑制效果,同时在重构过程中能够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氧化还原动力学,从而能够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该复合材料负载硫后可以形成柔性自支撑的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适应体积膨胀,并且可以实现高的硫载量,有利于拓宽锂硫电池的应用范围。

    在中空硫球表面包覆聚吡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883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93326.5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中空硫球表面包覆聚吡咯的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本发明以包覆在中空硫球表面的MnO2作为氧化剂引发吡咯在中空硫球和溶液固液界面原位聚合。在该反应中,先合成中空硫球,然后通过简单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在硫球表面包覆MnO2,最后利用MnO2在稀盐酸中的强氧化性,在中空硫球和溶液固液界面原位均匀包覆聚吡咯。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直接将氧化剂加到液相中引发吡咯聚合的包覆方法,能使吡咯有效均匀地包覆在中空硫球表面。

    一种多孔中空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6740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29624.6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中空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为氮元素、磷元素、硫元素共掺杂的介孔中空纳米碳球。所述复合材料设计了能够提供负极容量的介孔中空纳米碳球,利用中空纳米结构为循环后的电极体积膨胀提供空间,以提升钠离子电池中的放电容量及循环稳定性;同时,介孔中空纳米碳球表面具有的介孔结构大大缩短了钠离子的扩散路径,促进了钠离子的脱出和嵌入,从而提高了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另外,利用氮磷硫共掺杂的协同效应,可以明显扩大介孔中空纳米碳球的碳层间距,增加活性位点,优化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非金属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其制备及锂硫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715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84728.0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其制备及锂硫电池,属于无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过渡金属磷化物中,非金属元素填充于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磷空位中;所述非金属元素为硫、氮、氟、氯或硼。将硫粉和含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在氩气气氛进行煅烧以制备硫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将含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在氩气与氨气氛围进行煅烧以制备氮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得到氟元素、氯元素或者硼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将所述非金属元素填充磷空位的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应用,能有效提高锂硫电池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循环稳定性。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5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290881.0

    申请日:2020-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为二硫化三镍纳米片包覆的中空硫球,中空结构能够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表面包覆的二硫化三镍纳米片能够改善导电性、有效抑制穿梭效应且有利于加快氧化还原过程,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该正极材料的备条件温和,制备周期短,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能。

    一种基于数据混淆的代码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387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604663.2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混淆的代码保护方法,对代码中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并将分类后的数据分别进行价值挖掘,依据其不同的数据特征采用不同的混淆方法混淆所挖掘出具有混淆意义的有价值的数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将待保护代码中数据进行分类,分为个体数据、集合数据与逻辑赋值数据。分别针对个体数据、集合数据与逻辑赋值数据进行价值挖掘,挖掘出有价值的个体数据、有价值的集合数据与有价值的逻辑赋值数据。针对有价值的个体数据、有价值的集合数据与有价值的逻辑赋值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数据混淆方法进行数据混淆,数据混淆后的待保护代码为被保护代码。

    一种无定形磷化钴/纳米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172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71768.8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定形磷化钴/纳米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导电性;导电碳网络可以为电子和离子的传输提供通道。所述复合材料材料可以实现高载硫量以及高的硫利用率,能适应充放电过程中硫的巨大的体积变化。无定形磷化钴纳米片与高结晶态磷化钴相比能有效物理和化学吸附多硫化物,减少穿梭效应的发生,能暴露足够的催化活性位点,提供大量缺陷位点,促进多硫化物向最终放电产物的电化学转化,提高反应的催化动力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