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1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9552.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屏障仿生芯片,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微通道层、多孔膜层、上腔室层和顶盖层,微通道层与上腔室共用流体空间并提供下层细胞培养的空间,在多孔膜层、上腔室层上设有通孔与微通道连通,上腔室层设有若干细胞培养腔室,细胞培养腔室的底部为多孔膜层的多孔膜,顶盖层对上腔室层进行封盖,并对上腔室层的通孔进行密封,在微通道层与上腔室层分别培养模拟关键功能界面内侧和外侧的细胞。本发明的芯片系统能够应用于复杂器官或多器官体外的疾病建模、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不同的科学研究,以及应用于特殊环境如深海、空间环境、高温高压、强光强辐射环境的生命科学研究,并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0070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910376520.5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33/533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方法,步骤一构建待测氨基酸缺陷型菌株;步骤二截取LuxI/LuxR循环放大线路所需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得到含有基于LuxI/LuxR系统的循环放大线路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中,使报告基因片段重复表达;步骤三将菌株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在培养基中饥饿培养。本发明利用循环放大待测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作为微生物传感器,以与蛋白质标志物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的核酸适配体作为“桥梁”,将对蛋白标志物的检测转化为对待测氨基酸的检测,利用构建的微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大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并且结合循环放大系统作为信号放大手段,大大提高了定量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144912.7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空间芽孢杆菌的引物、试剂盒及应用,针对以空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芽孢杆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LAMP),来实现对空间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体系,设计了芽孢杆菌引物并验证了引物特异性,优化了扩增体系中甜菜碱、镁离子和dNTP浓度,并确定了最优的LAMP反应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53466.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辐射剂量检测载荷,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光学检测单元、注射泵单元、微流控芯片单元,以及承载机构。其中,电源单元用于完成对外部供电的隔离转换,并为控制单元、光学检测单元、注射泵单元、微流控芯片单元提供稳定直流电。微流控芯片单元集成储液袋、微流控芯片微池、微通道、微阀,以及温控组件,结合注射泵单元和光学检测单元实现工程菌的灌流培养,以及对与工程菌辐射损伤效应相关的光学指标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294437.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过氧化氢响应的双色聚集诱导发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结构式如下:R为烷氧基、烷基氨基或芳基,X‑为Br‑或PF6‑。所述探针具有双色发射的特点,其荧光发射在检测过氧化氢前后分别呈现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为其生物应用提供了便利度。在模拟重力效应的监测中,内源性过氧化氢的变化可简单的通过绿色信号与红色信号的比值呈现出来,减少了人为观察荧光颜色的误差,降低了背景的嘈杂,为阐明模拟微重力下发生的氧化应激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9496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8726.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作用于抑郁症的闭环迷走神经刺激系统,植入式纳米发电机收集心跳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源管理模块收集和存储植入式纳米发电机转化的电能;心率传感器采集心率数据并传输给反馈微控制器;反馈微控制器接收并识别抑郁症发作前或发作时产生的异常心率数据,触发电源管理模块和脉冲发生器间的控制开关,脉冲发生器将电源管理模块储存的能量以电脉冲形式向迷走神经刺激电极输出;迷走神经刺激电极对迷走神经电刺激。本发明突破现有迷走神经刺激术无法长期稳定应用于临床的技术瓶颈,在保留传统迷走神经刺激术微创手术和精准刺激等优势的基础上,引入自供能单元,整个系统由心脏跳动直接驱动,可实现长程稳定的自驱动闭环迷走神经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8984.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可降解电刺激系统,包括纳米发电机和电刺激电极,所述纳米发电机通过心跳、呼吸、机体运动产生持续电流和/或电压,传导至所述电刺激电极,电刺激电极固定于体内神经、肌肉、骨的靶位置,将电刺激电流和/或电压作用于靶位置。本发明的系统可释放电压、电流或电场刺激,解决了现如今电刺激器件需要电池供能且预后需要二次手术移除的难题,使得临时医疗器件可实现体内完全降解,减轻了病患的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94209.8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33/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未知或模糊目标物的分子印迹材料,由包含模板、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在内的体系形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去除模板后获得的印迹材料含有与模板相契合的印迹空穴,未知或模糊目标物包括信息未知或模糊的化学或生物单一目标物,以及混合目标物体系。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样品中未知或模糊目标物的富集和分离;对待测样品中的未知或模糊目标物成分进行分析检测;评估待测样品与模板样品的差异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夹心法传感器检测技术。分别使用分子印迹和适配体进行目标物捕获和探针标记,根据标记前后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实现定性或定量分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12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17873.7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质谱的复杂交联肽段鉴定方法,属于生物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对蛋白质库中的蛋白质进行理论酶切并建立肽段索引;然后对每条肽段上的交联位点进行假设并建立离子索引;之后对谱图进行离子互补假设并使用离子索引进行肽谱匹配,最后经粗打分、细打分和重打分后获得最终结果。所述方法可直接实现谱图与所有满足条件的交联肽段进行肽谱匹配,并且谱图的正确结果肽段基本分布在排名靠前位置,只需要在一个很小的检索空间内再进行一次细打分将正确结果召回。
-
公开(公告)号:CN11235457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771073.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7/447
Abstract: 本申请首先提出设计一种多维多通道并行微流控电泳芯片,其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具有不均匀的横截面面积,能够改善蛋白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获得高分辨蛋白分离指纹图谱。同时提出一种检测系统,其包括上述多维微流控电泳芯片,能够应用于微生物、临床血样等生物样品进行分析识别。进一步,还包括一种检测方法,其使用本申请提出的检测装置,通过获取高分辨分离图像并借助图像解析鉴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