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燃烧实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9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60511.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燃烧实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燃料燃烧实验系统包括:平板点火装置,包括自燃点火保温釜、升降台以及设置于升降台上方且随升降台升降的点火平台,自燃点火保温釜的上端设置有进样孔,点火平台包括温度能够调整的加热平板;液滴进样装置,包括蠕动泵、输液管以及第一固定机构,蠕动泵用于将目标燃料泵至输液管的管口;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和第二固定机构,摄像机能够通过进样孔拍摄自燃点火保温釜内目标燃料的燃烧状态;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摄像机拍摄的燃烧实验图像以及对应的拍摄时间获取目标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本公开的燃料燃烧实验系统体积较小、不易堵塞,且能连续操作测试燃料燃烧性能。

    硝化棉粘度测量自动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88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67223.9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硝化棉粘度测量自动化装置,其包括:落球管、电磁铁、小球、两对光电开关传感器、控制单元、水浴箱、加热器、热电偶;落球管竖直地设置;落球管用于容纳硝化棉试液;电磁体设置在落球管的正上方,用于吸附小球;两对光电开关传感器用于确定落球时间;所述落球管设置在所述水浴箱中;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水浴箱中的水;所述热电偶用于测量所述落球管中的硝化棉试液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根据η=Kt·(ρ2‑ρ1)计算硝化棉粘度。

    硝化棉粘度精确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76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67596.6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硝化棉粘度精确测量装置,其包括:落球管、小球、三对光电传感器、电磁铁、控制单元;落球管竖直地设置,用于容纳硝化棉试液;电磁铁设置在落球管的正上方;小球吸附在电磁铁的下侧,且位于落球管的正上方;三对光电传感器能够调节地沿着落球管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三对光电传感器、电磁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一对光电传感器的输入时刻确定小球经过第一对光电传感器的时刻;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二对光电传感器的输入时刻确定小球经过第二对光电传感器的时刻;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三对光电传感器的输入时刻确定小球经过第三对光电传感器的时刻;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铁工作,以吸附或松开小球。

    一种基于电导率变化的硝化棉安定性动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0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20346.1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硝化棉安定性动态检测方法,该方法是采用超纯水吸收硝化棉在加热时分解放出的氮氧化物气体,实时记录溶液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值,根据达到预先设定的电导率时所对应的热稳定性时间,或者相同加热时间下电导率的变化值,对硝化棉样品的安定性进行动态检测。本发明的方法所需样品量少、能够实时动态监测硝化棉分解气体产物被水吸收后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值。本发明的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实验结果重复性、稳定性良好,解决了传统方法操作繁琐、依赖人工经验的难题,可为不同工艺条件下硝化棉安定性的评价及不同批次硝化棉样品的安定性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手段。

    基于真密度值的固-固二元混合体系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7527.6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真密度值的固‑固二元混合体系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推导并获取了固‑固二元混合体系组分含量的计算式,然后进行真密度测量,最后将固体组分及其混合物的真密度代入固‑固二元混合体系组分含量的计算式中后,计算并获得固‑固二元混合体系组分含量。该方法的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在检测过程中无需高温烘干,安全性高;最终获得的测量值满足国家军用标准平行差的要求,精密度好且准确性高。

    GC-AED的无关校正曲线法(CIC法)定量测定DNAN含量

    公开(公告)号:CN1095572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1602994.9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C‑AED的无关校正曲线法(CIC法)定量测定DNAN含量。所公开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中所用色谱柱为HP‑5弱极性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00℃、柱温箱190℃、分流比20:1、进样量0.5uL、柱流速3mL/min。AED参数为:传输线温度220℃、腔体温度250℃;所使用的检测元素为C,波长为C193nm;所使用的反应气是O2,H2;补充气He气压力为200KPa。所公开的DNAN的定量检测方法是利用色谱分析方法分别对二苯胺和DNAN进行分析,利用AED检测器对二苯胺和DNAN的C元素进行检测,且检测波长为C193nm,以二苯胺的C元素含量为标准,计算出DNAN的C元素含量,进而得出DNAN的化合物含量。本发明的元素色谱分析方法峰形良好,化合物定量采用非自身、非含能的标样,准确度高、重复性较强。

    近红外光谱测定PBX炸药中PCTFE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8195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1318.5

    申请日:201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高聚物粘结(PBX)炸药中聚三氟氯乙烯(PCTFE)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和收集PBX炸药样品260个,其中180个作为校正集,用于建立校正模型,80个作为验证集用于验证模型;采集所有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用标准方法测定样品中PCTFE含量;将校正集样品在6102.0cm-1~5697.0cm-1和4680.2cm-1~4242.9cm-1波段内的光谱数据,经一阶导数处理,与其PCTFE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相关联,用交叉检验法建立校正模型;用校正模型对验证集样品PCTFE含量进行预测,依据验证集预测均方根误差最小值选择出最优模型。利用最优模型,采集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直接得出PCTFE含量。该方法适用于PBX炸药中PCTFE含量的测定,操作方便、分析快速、准确。

    火药混合燃气生物染毒实验舱

    公开(公告)号:CN10151497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21756.3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药混合燃气生物染毒实验舱,主要为火炸药燃烧、爆轰气体的生物染毒试验提供各种模拟有毒环境。该实验舱包括隔离闸组件以及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主舱和数个隔离舱,主舱内用网眼分割板隔离成多个受试区,各隔离舱均封接在主舱顶部外侧且与受试区一一对应,每列隔离舱配置一个隔离闸组件且安装在主舱顶部内侧,隔离闸组件关闭或打开时,主舱与隔离舱之间为隔离或相通状态;主舱还装有与染毒实验系统中相关设备相连的进气阀、排气阀、传感器。试验时,通过染毒实验系统的闭环控制使主舱内达到试验所需的模拟环境,受试动物通过隔离舱掉入相应的受试区。本发明可避免生物染毒实验中毒气外泄、毒性累加效应,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