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839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61200.6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区间相似度的飞行器结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及装置,涉及机械结构随机模型修正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修正的飞行器结构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结构参数生成多组随机参数,将随机参数输入到构建好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响应参数;基于随机参数生成随机样本,将随机样本输入到由随机参数以及响应参数构建的有限元仿真的代理模型,得到模拟响应;基于模拟响应、子区间相似度指标以及麻雀搜索智能算法,得到修正后的飞行器结构模型。本发明能够降低工程机械结构仿真模型的不确定性,减少模型仿真与试验观测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高效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39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61200.6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区间相似度的飞行器结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及装置,涉及机械结构随机模型修正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修正的飞行器结构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结构参数生成多组随机参数,将随机参数输入到构建好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响应参数;基于随机参数生成随机样本,将随机样本输入到由随机参数以及响应参数构建的有限元仿真的代理模型,得到模拟响应;基于模拟响应、子区间相似度指标以及麻雀搜索智能算法,得到修正后的飞行器结构模型。本发明能够降低工程机械结构仿真模型的不确定性,减少模型仿真与试验观测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高效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5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61207.8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间相似度的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涉及动力学参数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分析的飞行器动力学系统的传递函数以及传递函数的输入参数的区间向量;基于区间摄动法、待分析的飞行器动力学系统的传递函数以及输入参数的区间向量,得到飞行器动力学系统的输出区间的上界以及下界;基于区间相似度理论、输入参数的区间向量以及输出区间的上界以及下界,得到输入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本发明以区间摄动法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区间相似度原理确定区间上下界和参数灵敏度分析,相较传统通过抽样确定区间上下界和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能适应有具体传动模型的区间计算,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5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61207.8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间相似度的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涉及动力学参数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分析的飞行器动力学系统的传递函数以及传递函数的输入参数的区间向量;基于区间摄动法、待分析的飞行器动力学系统的传递函数以及输入参数的区间向量,得到飞行器动力学系统的输出区间的上界以及下界;基于区间相似度理论、输入参数的区间向量以及输出区间的上界以及下界,得到输入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本发明以区间摄动法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区间相似度原理确定区间上下界和参数灵敏度分析,相较传统通过抽样确定区间上下界和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能适应有具体传动模型的区间计算,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12937.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区间几何相似度的飞行器敏感性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机械结构区间模型敏感性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敏感性分析的飞行器结构区间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结构参数生成多组区间参数输入到有限元模型,得到响应参数;将区间参数生成的区间样本输入到有限元仿真的代理模型得到模拟响应;基于模拟响应和试验响应生成对应的多区间几何,以及多区间几何相模型;基于多区间几何相似度指标以及麻雀搜索智能算法,得到修正后的飞行器结构区间模型。本发明能够降低不确定性对工程机械结构仿真模型的影响,减少模型仿真与试验观测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高效的区间模型敏感性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34883.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胞体重合度的动力学结构区间模型修正方法及装置,涉及机械结构区间模型修正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修正的动力学结构区间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结构参数生成多组区间参数Rc,将区间参数Rc输入到构建好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响应参数Sc;基于区间参数Rc生成区间样本Rm,将区间样本Rm输入到由区间参数Rc以及响应参数Sc构建的有限元仿真的POD‑RBF代理模型,得到模拟响应Sm;基于模拟响应Sm、多胞体重合度指标以及猎食者优化算法,得到修正后的动力学结构区间模型。本发明能够降低不确定性对工程机械结构仿真模型的影响,减少模型仿真与试验观测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高效的区间模型修正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70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89832.5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 东莞市欧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视觉的喷胶及喷胶质量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机器人控制器、喷胶机器人、胶枪和3D相机;其中,上位机通过机器人控制器控制喷胶机器人带动3D相机移动,对工件进行扫描,获取工件三维点云,并基于工件对应的工件点云数据处理模板对获取的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喷胶轨迹,喷胶机器人带动胶枪按照目标喷胶轨迹移动,完成待喷胶工件的喷胶;并在喷胶过程中,通过喷胶机器人带动3D相机移动,实时对胶路进行扫描,获取胶路的轮廓信息,并基于获取的胶路的轮廓信息实时判断当前胶路质量。本发明系统可实现多种类工件喷胶加工的快速转换,同时实现胶路质量实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5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158176.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06 , G06F18/213 , G01M13/00 , G01H17/00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ener过程和P‑EMD的机械结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属于机械产品剩余寿命预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P‑EMD对采集的机械结构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多个IMF,其中,P‑EMD表示基于粒子群优化和基于埃尔米特插值多项式的经验模态分解,IMF表示本征模函数;计算分解得到的IMF信号的近似熵,并判别所述近似熵的退化趋势;基于近似熵的变化轨迹,利用基于Wiener过程的剩余寿命预估模型对机械结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机械结构剩余寿命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089832.5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 东莞市欧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视觉的喷胶及喷胶质量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机器人控制器、喷胶机器人、胶枪和3D相机;其中,上位机通过机器人控制器控制喷胶机器人带动3D相机移动,对工件进行扫描,获取工件三维点云,并基于工件对应的工件点云数据处理模板对获取的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喷胶轨迹,喷胶机器人带动胶枪按照目标喷胶轨迹移动,完成待喷胶工件的喷胶;并在喷胶过程中,通过喷胶机器人带动3D相机移动,实时对胶路进行扫描,获取胶路的轮廓信息,并基于获取的胶路的轮廓信息实时判断当前胶路质量。本发明系统可实现多种类工件喷胶加工的快速转换,同时实现胶路质量实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58176.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0 , G06K9/00 , G01M13/00 , G01H17/00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ener过程和P‑EMD的机械结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属于机械产品剩余寿命预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P‑EMD对采集的机械结构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多个IMF,其中,P‑EMD表示基于粒子群优化和基于埃尔米特插值多项式的经验模态分解,IMF表示本征模函数;计算分解得到的IMF信号的近似熵,并判别所述近似熵的退化趋势;基于近似熵的变化轨迹,利用基于Wiener过程的剩余寿命预估模型对机械结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机械结构剩余寿命的预测精度。
-
-
-
-
-
-
-
-
-